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家浴缸通古今,养活雄兵百万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义行军的拉拢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义行军的拉拢

    凤双双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手背青筋根根凸起。

    小皇帝,是在威胁她。

    和林相合谋,逼她和蓝江回京。

    表面上是回京勤王,实则暗藏杀机。

    若路上安排几次“意外”,让她们死在半途,凤家军便群龙无首,届时朝廷再以稳定军心为由,派亲信接管

    呵,小皇帝,倒是打了一手好算盘。

    可惜,他太天真了。

    凤家军,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即便她和蓝江真的死在回京路上,段江也会立刻接掌兵权。

    若段江也遭不测,还有苗宇、黄阳、张起

    凤家军上下,人人皆可领军,轮不到皇帝染指!

    朝廷这些年,可曾给过凤家军一粒粮?可曾发过一件冬衣、一双草鞋?将士们饿着肚子守边关时,朝廷在做什么?

    如今,小皇帝竟妄想仅凭一纸诏书、一个帝王名号,就要掌控凤家军?

    痴人说梦!

    厅内寂静无声,唯有烛火摇曳,映照出凤双双冷厉如刀的眼神。

    两位朝廷大臣如坐针毡,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时不时偷瞄她的神色,生怕她下一瞬便拔剑而起。

    他们来拒北城已有不少时日,比谁都清楚——这天下,恐怕没有一处比拒北城更安稳。

    这里没有流民,没有饥荒,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家家户户有水有粮,即便一时短缺,也有粥棚救济,田间地头随手可摘的瓜果蔬菜,足以果腹。

    更令人惊叹的是,几乎每户人家的院子里都种着西瓜,藤蔓茂盛,果实饱满,比京郊皇庄里精心培育的还要清甜多汁。

    拒北城,早已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苦寒边关,而是一座生机勃勃的世外桃源。

    章远这些日子,几乎整日泡在章府后院,摆弄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无人机、音响、太阳能风扇甚至学会了开车。

    他不仅会开拖拉机、耕地机,连那庞然大物般的大货车也能驾驭自如。

    有时章海鹏犯懒,不想半夜去耕地,便是他代班。

    章海鹏手下的死士,有一半也都学会了开耕地机,为的就是随时能替主子分忧。

    而这些学会驾驶的死士,都被凤双双破例从奴隶籍提拔,正式编入凤家军。

    剩下那一半死士眼红不已,纷纷开始学开大货车。

    章海鹏索性拆了后院围墙,停了一辆大货车供他们练习。不过月余,已有数人掌握基本操作,每日驾着这钢铁巨兽,往返于田间地头,运送百姓、肥料、种子

    这大货车,装得多、跑得快,比马车方便百倍!

    府上顿顿有肉,章远吃得红光满面,哪里还想回京?

    陈亭年岁已高,在军营里不参与操练,便主动请缨,教孩子们识字。

    短短一月,竟有上百个孩童跟着他读书写字。

    凤双双得知后,亲自送来崭新的毛笔、钢笔、雪白如云的纸张,甚至还有几台太阳能风扇!

    陈亭在京都活了大半辈子,何曾见过如此精良的文房四宝?

    更别提那夜间亮如白昼的电灯,炎炎夏日里送来清凉的风扇

    每日有酒有肉,有孩童恭敬地唤他“先生”,这样的日子,他怎舍得离开?

    若不是小皇帝送来密旨,以凤双双和蓝江家人的性命相胁,逼凤双双和蓝江回京他们根本不愿踏进这将军府。

    就在这时,章海鹏带着周瑾和八名黑衣死士踏着朝露而来。

    章海鹏的耐克踩在将军府的地板上,锐利的目光扫过厅内众人,最后定格在凤双双身上。

    "凤双双。"章海鹏紧了紧身上的锦袍。也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从广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函。

    漆印上赫然是义行军的徽记,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义行军的密函"章海鹏压低声音,将密函递到凤双双手中时,指尖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这个细节被凤双双敏锐地捕捉到,她立即会意,起身对陈亭、章远做了个"请"的手势:"二位大人,没什么事的话我就不留你们了。"

    她的声音温和却不容拒绝,两位大臣识趣地跟着离开,待脚步声远去,凤双双才用匕首挑开漆印。

    信纸上,马修齐的字迹龙飞凤舞:

    "凤将军台鉴:

    前番所议镇国大将军之位,实不足以酬将军之才。今愿以半壁江山相赠,待大事成日,当与将军共登九五,同掌玉玺"

    凤双双的指尖在"共掌玉玺"四字上停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史书上的"共治"从来都是权宜之计,哪次不是以血洗收场?这个马修齐,竟想用如此拙劣的谎言来笼络她。

    "说说这个马修齐。"凤双双将密函放在桌上。

    章海鹏深吸一口气:"此人出身罗湖马氏,是百年望族的嫡系血脉。五岁能诵四书五经,七岁通晓《孙子兵法》,十岁时"他看了眼周瑾,"在周瑾先生主持的院试中,以《论王道》一文震动江南。"

    周瑾苦笑补充:"家师曾言,此子之才,"如明珠在匣,终难久藏"。"他袖中的手不自觉地握紧,"更可怕的是,他二十岁就暗中联络各地豪强,以"均田免赋"为口号,三年间囤粮百万石。"

    凤双双眸光一凛。难怪义行军能在饥荒中保持战力,原来早有预谋。她忽然想到什么:"他们的精铁武器"

    "来自一处铁矿。"章海鹏从怀中取出第二封密函,"这是今晨刚收到的的。

    灯光映照着凤双双的侧脸。她忽然将两封密函都投入火中,纸张在烈焰中蜷曲变形,化作飞舞的黑蝶。

    章海鹏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马修齐此人"

    他斟酌着用词,"就像他豢养的那头雪豹,可以共猎,却永远不会被驯服。"

    凤双双望着渐熄的火焰,忽然问道:"这么说来,义行军的身后没有什么高人?"

    章海鹏沉默下来,这个他还不能确定。

    凤双双看着他:“你的人还没有打入义行军的高层么?”

    事实上,章海鹏麾下的几名死士,晋升的速度已经十分惊人。

    从之前的千夫长,统领千人队伍,在接连的攻城战中,凭借悍不畏死的勇猛表现,迅速脱颖而出。

    其中,白胜的晋升最为耀眼——他从千夫长一跃成为总兵,统领万人,麾下设有十名千夫长,直接跻身七品武官之列。

    这样的升迁速度,在军中极为罕见。要知道,普通士兵想要晋升至总兵,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的积累,而白胜等人仅用一场战役便完成了这一跨越。

    白胜等人自幼被培养为死士,忠诚早已刻入骨髓,但章海鹏仍不忘施以恩惠。

    解除奴籍、保障家人温饱,让他们再无后顾之忧。

    更何况,他们的勇猛并非仅靠血肉之躯硬拼,也是得益于神明的馈赠——

    防弹衣护体,唐横刀锋利无匹,再加上药物治愈伤势,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正因如此,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该效忠于谁。

    白胜不仅勇猛,更是个聪明人。

    升任总兵后,他随上司两次面见义行军首领马修齐,并暗中带回了一幅画像。章海鹏从袖中取出,递给凤双双:

    “这是马修齐的画像。”

    凤双双接过画像,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白胜此举,不仅展现了出色的情报能力,更证明了他的深谋远虑。

    画像上的马修齐,约莫二十三四岁,眉目深邃,面容俊朗,比凤双双和章海鹏大不了几岁。

    凤双双微微挑眉,没想到这位搅动风云的义军首领竟如此年轻。

    章海鹏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

    “呵,生得倒是副好皮囊,虽比本将军还差些火候。想拿捏凤家军,将我们当作他平步青云的垫脚石……”

    他五指猛然攥紧,指节咔咔作响,

    “痴人说梦!”

    能坐稳一军主将之位的人,哪个不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精明角色?

    譬如那陈广,平日里总是一副憨直鲁莽的模样,粗声大气活像个莽夫。

    可一旦触及利害,他就变得异常精明起来。

    见老兵们配齐了唐横刀、防弹衣与精铁盔甲,他当即要给自家新兵也全套讨来,少一枚铆钉都不罢休;

    军营力有的太阳能灯和电扇他也不能少,不到半日,他麾下营帐已灯火通明,扇叶转得比谁都快;

    还在凤双双那争了个与张起平起平坐的军职。

    更绝的是,他带来的起义军家眷,被他成功安排到了尚未分配的良田上耕种。

    而他手下的几名得力干将,也被凤双双破格提拔为副将军,归入陈广麾下。

    这些农民起义军,大多目不识丁,仅有一个读书人充当军师。

    可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愚钝的。

    马修齐若以为能用几句空话就让他们俯首称臣,那可就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