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拒北城的上空月明星稀,清冷的月光洒在斑驳的城墙上,为这座边陲要塞镀上一层银辉。陈伟送来了一车碎米、一车蔬菜和一车肉类,。
跟之前不太一样的是——三十只毛茸茸的小鸡、二十只摇摇摆摆的鸭子,还有十只摇着扁嘴的小鹅,正挤在竹筐里发出细弱的叫声。
陈伟是从古董店回来的,回来时天色早已暗沉,路过集市时,他发现今日恰逢赶集,尽管夜幕低垂,仍有几个小贩守着未卖完的家禽不肯离去。
那些小鸡仔饿得“咕咕”直叫,声音微弱却揪心。
陈伟停下脚步,看着它们挤在狭小的笼子里,羽毛凌乱,眼神怯生生的。他心头一软,索性将剩下的家禽全部买下,用一个垫了干草的纸箱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装好。
回到住处,他抓了一把碎米撒进箱子,又撕了几片嫩绿的菜叶丢进去。小家伙们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啄食,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发出满足的“啾啾”声。陈伟蹲在一旁,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待它们吃饱喝足,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尝试一次传送——而这次的结果,远超他的预期。
此前,陈伟也曾向拒北城传送过活物,但每次只能送过去寥寥几只小鸡崽。若要传送三四十只,他不得不往返多次,耗时费力。
然而今夜,当他集中精神,将整箱家禽连同仓库里的物资——成堆的蔬菜、肉类、碎米,还有精心准备的军粮、压缩饼干、罐头,甚至户外用品如帐篷、兵工铲和背包——全部纳入意念之中时,奇迹发生了。
他闭上双眼,感受着体内那股奇异的力量缓缓流动。耳边传来“哗哗”的轻响,像是微风拂过树叶,又似流水冲刷卵石。
几秒后,声音戛然而止。陈伟睁开眼,仓库已然空空如也,连一片菜叶都没留下。
“成功了!”他握紧拳头,难掩兴奋。这不仅意味着传送效率的提升,更暗示着某种未知的规则——浴缸传送的能力,或许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强。
望着手中空荡荡的纸箱,陈伟的思绪飘向更远的地方。
既然如今能一次性传送这么多的小鸡仔,那么更大型的牲畜呢?比如小猪仔?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拒北城的景象:荒芜的校场边搭起简易的围栏,肥硕的猪崽在泥地里打滚,士兵们围在一旁,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新鲜的肉食、鸡蛋、甚至未来的乳制品若能实现,这座孤城的生计将彻底改变。
“抽空就去集市看看。”他低声自语,回到房间内准备休息。
自从挖掘机出现在拒北城,城内的百姓的干劲就更足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耕种方式——挖掘机挥舞着巨大的机械臂,轻而易举地掘开坚硬的泥土,开凿水渠,挖掘蓄水河道。原本需要数百人耗时数月才能完成的工程,如今短短数日便能竣工。
在凤家军的带领下,拒北城的疆域不断扩张,界碑一次次向外推移,已经踏入同国、源国和蛮族的领地。
这些新占领的土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绝佳的耕种之地。凤家军每立下一块界碑,便立刻派兵驻守,修筑营寨,确保疆土稳固。
而那些曾经盘踞在此的源国、同国和蛮族百姓,早在战败时便已仓皇逃离,唯恐凤家军清算旧账。
他们的离去,使得拒北城的扩张更加顺利。如今,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只剩下凤家军的旗帜猎猎作响,以及百姓们热火朝天的开垦景象。
两辆拖拉机、一辆耕地机日夜不停地运转,黑烟滚滚,仿佛不知疲倦的巨兽,将荒芜的土地翻整成松软的沃土。
百姓们紧随其后,播种、施肥、灌溉,原本无人问津的荒野,如今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农田。
就在拒北城全力开荒之际,一支新的队伍出现了——曾经回乡的源人,拖家带口地回来了。
将士们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尘土飞扬的大道,不由得震惊——三万多人,浩浩荡荡,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
他们之中,有大约五千青壮年得男子,其余皆是老弱妇孺。许多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甚至有人奄奄一息,只能躺在马车上苟延残喘。
这些源人在逃亡途中饱受饥荒之苦,听闻拒北城如今粮食充足,河道丰沛,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
段江得知后,立刻下令安置他们,并发放粮食。
当夜,源人的驻扎地里,传来阵阵压抑的啜泣声——他们终于有粮了!拒北城的水渠里,真的有水!带领他们回来的同乡没有骗他们,他们真的能活下去了!
这些源人骨子里刻着勤劳的基因。
原本段江安排他们先休整几日,适应环境,谁知第二天,他们便主动前往军营领取锄头,投身耕种。对他们来说,歇息一日仿佛都是罪过。
拒北城的本地百姓见状,大受鼓舞,纷纷更加卖力地劳作。整个拒北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所有人都铆足了劲,誓要将这片土地变成真正的粮仓。
凤双双当即下令在四座城门张贴告示:
“城中百姓,凡耕种一亩田地者,奖励碎米两斤。”
“耕种五亩者,奖励面粉或粟米两斤。”
“耕种十亩者,奖励蔬菜八斤,食盐两袋。”
“耕种二十亩地,奖励肉三斤,布匹一卷。”
“耕种三十亩地,用过的农具赠送,另奖硫磺皂两块,毛巾三条”
“耕种五十亩以上,可分得田地,凤家军将帮忙修建房屋,登记造册,成为永久大乾子民!”
“以上奖励皆可叠加,耕种期间,每日供应两顿白粥,内含鸡蛋肉糜”
此令一出,全城沸腾!
新移民的百姓、远道而来的源人,在城墙下相拥而泣。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甚至有人倒在了半路上,只为寻求一线生机。
如今,他们不仅被接纳,还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换取粮食、布匹、盐巴,甚至土地!
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饿死,不必恐惧被人杀害充饥,不必害怕死后尸骨无存!
更令人振奋的是,拒北城已经开始筹建学校。凤双双宣布,无论是本地百姓,还是外来移民,子女皆可入学。
这意味着,下一代人将不再愚昧,他们将识字、明理,甚至有机会成为官吏、学者、工匠
拒北城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陈伟也一直没有闲着。
他将成吨的有机肥料和种子,崭新的农具传送给拒北城,同时带着浴缸在国内四处不停奔波。
洪灾预警区的河堤上,陈伟的浴缸正静静蛰伏。
决堤的瞬间堪称惊心动魄,浑浊的浪头咆哮着扑向浴缸,却在接触缸沿的刹那化作温顺的漩涡。
洪水以巨大流量被吞噬,水位线却始终维持在警戒线以下。
某次行动中,转移的居民们躲在安置点里,听着窗外暴雨如注,却不知几十里外的河堤正上演着超自然的一幕——足以冲垮城镇的洪峰,正在一只浴缸里安静地打转。
半个月内,陈伟的足迹几乎遍布半个华夏。
十二处重大险情被他化解于无形。气象台的预警红色一次次亮起又熄灭,防汛办的应急响应刚启动就宣告解除。
当村民们回到完好无损的家园时,民间开始流传"河神显灵"的故事,祠堂里的香火也开始旺盛起来。
而互联网上则掀起另一场风暴。
有网友晒出对比图:"专家预测的洪峰水位和实际记录相差三米!
"话题气象学失效了吗一度冲上热搜。
某位退休水利专家在微博发文:"这种现象违背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却不知自己的困惑正来自某个年轻人的一只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