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家浴缸通古今,养活雄兵百万 > 第一百零四章 真有同行?

第一百零四章 真有同行?

    凤双双眸光陡然一凛,指尖微微收紧,那张向来从容的面容此刻紧绷如弦。

    "义行军到底是何底细?"

    章海鹏从贴身的暗袋中郑重取出一卷密信。竹筒不过寸许,表面还带着体温。

    凤双双伸出纤长的手指,轻挑竹筒封蜡,抽出其中白纸,缓缓展开——

    死士的笔迹潦草却清晰:

    "属下潜伏三月,仍未能触及义行军核心。然观其军粮,每日所食,皆为粟米熬粥,米粒颗颗饱满,洁净如玉,无沙无糠,更无麸皮掺杂"

    凤双双目光一滞,修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粟米,即小米,在拒北城本是无人问津的粗粮。百姓素爱白米细面,鲜少有人主动兑换此物。

    如今饥荒横向,义行军竟能日日供应?更诡异的是,这些粟米品质极佳,完全不似乱世之物。

    "神明所赐"

    她指尖轻敲紫檀木案,发出沉闷的声响。

    若真如密报所言,义行军背后之人,恐怕真与神明同出一源!

    这个念头让她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玉佩,温润的玉质此刻却冰凉刺骨。

    密卷下半部分,绘着义行军所用兵械。除寻常刀剑外,更有数种形制诡谲的冷兵器,每一件都标注了详细尺寸和重量:

    流星锤:精铁打造的刺球以九节锁链相连,挥舞时如陨星坠地,据说能一击砸碎重甲骑兵的胸骨。

    狼牙棒:三尺长的硬木嵌入三十六颗精钢倒刺,杀伤力惊人。

    剑棍:这种兵器尤为奇特,一端为三尺青锋,另一端却是六棱铜棍

    这些兵器,绝非当世工匠所能打造!凤双双指腹摩挲纸面,细腻的纸张在她指尖发出轻微的沙响。更令人在意的是,所有武器的设计都透着一种诡异的"标准化"——同种兵器的尺寸、重量分毫不差,这跟神明送来的东西一样。

    纸背另有一行蝇头小楷:

    "凡投军者,家眷皆可分六亩上等水田,两年不纳粮,两年后依收成渐征。伤残者赐田十二亩,战死者子女由军中抚养至及冠。"

    ——好一招"以地换心"!

    如今林相横征暴敛,百姓易子而食者不计其数。义行军却反其道而行,轻徭薄赋,分田安民。难怪流民扶老携幼,千里投奔;沿途城池更是望风归顺,守将主动献关

    "果然好手段。"凤双双揉了揉眉心,将所有内容用平板拍下,投入香炉中。

    与此同时——

    陈伟正弯腰整理库房里的古董,突然看到浴缸口出现的平板电脑。

    他皱眉擦了擦手上的灰尘,捞起平板,指纹解锁的瞬间,瞳孔骤然收缩。

    "粟米?精制冷兵器?分田制度?"

    每一条情报都如惊雷炸响。

    按照密报估算,五十万大军每日需消耗粟米绝对不少,却能保持米质纯净如一,这绝非古代生产力所能及。

    而那些奇形兵械,分明不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东西!

    最令他脊背发寒的,是义行军的组织策略:

    土地改革:几乎照搬了现代土改政策的精髓,却又巧妙地融入了"均田制"的外衣。

    减税政策:类似"休养生息",却暗含现代阶梯税率的概念,贫困者可申请减免。

    农村渗透:与《论持久战》中的"建立根据地"战术如出一辙,先取乡村,再围城池。

    "真的有同行?"陈伟猛地攥紧平板,转头盯住浴缸,声音陡然提高:"你小子还有个双胞胎?"

    浴缸静默无言,在灯光中泛着淡淡的光泽。

    他用指节敲了敲浴缸瓷壁,发出清脆的声响:"就算真有同行,天天让人家吃小米,连榨菜都舍不得发,装什么救世主?"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屑,"怕是从义行军头上赚完钱就要跑路,然后就留这群人自生自灭了。"

    陈伟大步踏入书房,手指在一排排书脊上掠过,一本本典籍被他抽出,在书桌上堆叠成小山。最后,他取下墙上那幅《沁园春·雪》,小心翼翼地展开。宣纸已经泛黄,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墨迹依然遒劲有力。

    "凤双双,"

    他低声自语,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穿越时空的文字,"看来是时候给你看看这些了。"

    纸条与书本放入浴缸的同时,手机铃声突兀响起。陈伟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黄师傅。

    "陈老板!我们到了你村里的仓库了,弟兄们正在山下卸货!还有一个送米的老板也在。"

    陈伟应了声,夜色已经笼罩了远处的山峦,他拖着浴缸,开着小货车下了山。

    眼前哗啦啦落下的书籍在羊毛地毯上堆成小山。

    凤双双原以为神明会为平板中的内容忧心忡忡——若义行军真有世外高人坐镇,他的统一大业必将横生枝节。

    这段时间,她也算是见证了那群流民如何蜕变成铁军:他们像野火般席卷州县,这样的敌人,恐怕比任何精锐之师都更难对付。

    "就只是书?"凤双双在书里翻了翻,没有找到陈伟的纸条。

    随后她就看到了书卷中的沁园春·雪——""六个字如雷霆劈进眼底,墨色酣畅得几乎要破纸而出。她仿佛看见万里山河在字句间奔涌,千军万马在宣纸上厮杀。

    "俱往矣"她喃喃念出下半阙,喉头突然发紧。那些曾在史册里叱咤风云的英雄,此刻竟被这寥寥数语轻描淡写地拂过。而最后那句"还看今朝",分明是把改天换地的权柄,亲手递到读词人掌中。

    凤双双如获至宝,捧着书籍一直看到了天明。

    神明的意图忽然就变得清晰:义行军再强,终究是这盘棋局中的一枚棋子。真正要破解的,是滋养他们的土壤,是让他们星火燎原的

    帐外传来的脚步声打断了她思绪,段江端着早饭进来,随后就默默退了出去。

    当一声惊叫划破军营时,凤双双正读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段落。

    凤双双掀开帐帘,六具钢铁巨兽撞进视野。

    那是比陈伟视频里更震撼的实物:明黄车身反射着刺目的天光,液压臂折叠的姿态像沉睡的巨龙,履带碾过的草地上留着深深的齿痕。有个胆大的亲兵正试图攀上驾驶室,琉璃窗后的操作杆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挖掘机"凤双双抚过履带上的泥渍。神明上次赐下的《工程机械图解》里说过,这些钢铁手臂能轻易挖断城墙根基,一日掘出的土方足够填平护城河。但现在它们静静趴伏着,如同等待唤醒的符咒。

    蓝江正用刀鞘拍开第十个往挖掘机上爬的莽夫。

    "都去操练,天天就知道凑热闹!"他笑骂着一脚踢在一个新兵的屁股上。

    程源泉赶到时,正看见十几个百战老卒为谁先学操作吵得面红耳赤——之前学会开货车的那批人可是都拿到了不菲的奖赏,待遇也是涨了一半。

    不少城里的媒婆上门说亲,都快把他们家的门槛给踏破了,这让不少人一直眼红到了现在,如今又有新的驾驶工具,众人当然都不想放弃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