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章 红楼一梦关我什么事2

第2章 红楼一梦关我什么事2

    长安坐在一辆马车上,旁边除了于秋果外,还有一个年岁稍大的妇人,带着的小丫头正是一直给她送药的那个。

    她们是礼部侍郎家的下人,府里大老爷刚升了官,所以老夫人和大夫人带着家小回乡祭祖,他们都是跟着伺候的。

    那天从城外的庙里拜佛回来,正好看到于秋果母女俩的惨状,老夫人善心大发让人救了她们。

    于秋果喊对方孙妈妈,她是专门给老夫人做家乡菜的,如今负责调教于秋果,做出更符合老夫人口味偏好的菜肴,于秋果正满脸殷切地听着对方的吩咐。

    长安心想,这个老夫人应该是南方人,或者是金陵周围的人,所以才有一个单独做专业江浙菜的厨娘,以慰思乡之情。

    那孙妈妈看起来也有四十左右了,按照大户人家的行事,是该要早早备下新厨娘的。

    只是她扭头看着于秋果,这样的高官之家,怎么没有直接用家生子,而是会用个外来的呢?

    马车走得很快,但也花了五天才到的金陵。

    听着外面渐渐热闹了起来,车里几人尽管都很好奇,但也没有掀开帘子往外看。

    没一会儿就有管事从前面来,吩咐说不进城直接去渡口。又过了两炷香后,马车才停下来,她们几个也都下了车,各自提着包袱,等着前面主子们上船后再走。

    长安悄悄抬眼看去,当真是一座好豪华的大船,船上有三层,层层都是雕梁画柱,一眼望过去,登船的梯子宽得都能过马车。

    等都上了船后,长安和于秋果被分到了一个小船舱,只有母女俩住一起,到底是方便了许多。

    只是船上屋子之间的隔音不太好,所以母女俩偶尔说悄悄话时都会蒙着被子。

    饶是这样,也说不了太多。于秋果经常要去老夫人那里伺候,长安也没歇着。

    上船后的第三天,就有个面庞莹润,两颊有梨涡的大丫鬟,将她带去了二层的一个船舱内,  交代了另一个丫鬟,教她学好规矩,这样等到京城后就能直接老夫人院子里当值了,省的回去了再被大夫人责罚。

    从金陵到京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长安的学习速度始终保持得不快也不慢。

    她到底不是真的小孩子,但怕学得快了怕让人起疑,学得慢了又怕被嫌弃粗笨。

    所以在刚开始学规矩时,她就旁敲侧击了一番,先是夸教她的这个大丫鬟人美心善,不嫌弃她愚笨,再就是用羡慕的语气说:“姐姐这样聪慧,当初肯定是一学就会!”

    水玉笑着戳了戳她的脑门,才说:“我呀,再聪明也比不上你琼玉姐姐,她当初可是半个多月就学完了规矩,现在都是咱们萱荣堂的大丫鬟了!”

    长安在心里算了一下,打算等下船时才学完,结果又听水玉说要是学得太慢了,就没资格进内院,孙妈妈的孙女到现在还在外院呢。

    于是她就控制着速度,一个半月的时间学完后,还被水玉夸了好几句。

    船进京后,就通知众人先下船,母女俩紧紧挨在一起,站在岸上的仆妇堆里。

    就见先前停在码头上的几辆马车迅速上了船,两盏茶过后才依次在丫鬟妈妈们的簇拥中驶下来。

    长安和于秋果一起,被安排在队伍中间的马车上,车里装的都是竹筐瓦罐之类的灶具。

    车队晃晃悠悠的进了城,左拐右拐的好一阵儿才停下。

    她们是没资格跟着从正门进去的,是从挨着厨房的侧门进的府。

    这是一座三进院子的府邸,老夫人住在正中的第三进,后面还有个花园子,看起来这个侍郎家里,真是非富即贵的。

    等到了萱荣堂后,把东西都搬下来,又安置好后,就有人前来传话,说老夫人体恤大家辛苦,各自吃了饭就回屋休息,两天后再上值。

    看着站在廊下的长安俩人,琼玉又喊来个刚留头的小丫头,指着她们说:“后罩房的西北角,还空着一间屋子呢,打扫出来给她们住。你们也帮着一起,收拾好了赶紧歇着。”

    随后又看了一圈,因为主子出了趟门,就有些懒散的丫头们,皱着眉头说:“老夫人心慈,但也别想着偷懒耍滑的,做好各自的事儿,要不然就另攀高枝去!”

    院子里的人,听完这一番话里有话的敲打后,连忙各自散开做活,母女俩也被带到了后罩房。

    后罩房有一排屋子,其余屋子里面什么样不知道,但这个屋子在西北角,现下正是午后,门口也能晒到日头。

    屋子不大,靠墙盘着一个火炕,并排睡两人没问题,靠着门还有一扇小窗,于秋果看到后满足的很,一个劲儿说老夫人心慈,得好好伺候才能报答老夫人的恩情。

    后罩房挨着府里的后花园,门开在最靠近东边的位置,也是后门了。

    琼玉和水玉这种有牌面的丫鬟,都住在前面的抱夏,两个大丫鬟每人一间屋子。还有四个二等的丫鬟是两人一间,后罩房这里住的都是干粗活的三等丫鬟和厨娘等仆妇。

    来帮忙清理打扫的小丫头们叽叽喳喳的,也有人好奇地问她们的来历。

    于秋果抹着泪说:“家里男人不在了,我后娘带来的几个兄弟要把我俩带回去分开卖了,小春还差点儿被打死了。幸亏遇到了咱们老夫人,看我在路上哭得凄惨,就把我们娘俩带回去,还给小春抓了药,要不然我们娘俩。还不知道要沦落到哪里呢。”

    也许是因为,母女俩的遭遇让人可怜,也许是和老夫人出自同乡,又能彰显老夫人的慈悲善心,所以母女俩在萱荣堂的日子过得还可以,至少没有被恶意排挤。

    夜深人静时,于秋果也曾拉着长安的手,垂泪说:“小春,别怪娘,咱们得先活着,才能等到去找你爹的那天,要是被那几个王八羔子强掳回去,咱们娘俩谁也活不了。”

    “娘,我都知道。”长安也握紧了于秋果的手说:“在生死面前,为奴为婢又算的了什么呢。娘,我不怪你,真的。”

    母女俩抱着哭了一场后,就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好像是认了命,可只有二人知道,去西北找人的念头,一直都不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