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引人发笑
“宋小姐果真不知情吗?”
盛光瑞却眯了眯眼,仿佛根本就不相信宋思所说的话。
“为何我当时听说宋小姐和顾将军之间的情谊十分深厚?顾将军之前每日下朝都要来宋府一趟呢?”
“我骗大人有什么意义呢?”
宋思安丝毫不怵,依旧不卑不亢。
“他自然要来宋府呀!我们两个的婚姻是陛下赐的,这个盛大人应该是知道的吧?铁板钉钉的婚事,他来我这里问问准备情况,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并且盛大人来之前没有问清楚吗?来的人可不止他,还有礼部的那些大人们。过两天我们就要议定婚期了,我说这两天顾将军怎么没来,还在心里嘀咕他是不是要逃婚了呢?”
盛光瑞听她这么说,又上上下下将人打掉了两三遍,这才下了一个结论。
“宋小姐倒是比传言当中的更加伶牙俐齿。”
“盛大人谬赞,小女子愧不敢当。我只不过是说了一些实话而已,盛大人若是不爱听,我也没有办法。”
到了这里,盛光瑞也不想再继续试探了。
“今日我是奉陛下之命来调查顾大将军相关事宜的。我听说顾大将军之前将他库房全部搬空,作为聘礼送到了宋小姐的府上?”
“有这种事吗?”
宋思安看起来倒是比盛光瑞还要惊讶。
“他倒是确实给我送来了一份很丰厚的聘礼,只是……我不知道这聘礼竟然搬空了他的库房。”
盛光瑞来之前,他还觉得像宋思安这样在浣衣局待过三年的女人,应该很好对付,轻轻吓唬一下,大概就会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吐得一干二净。
可没想到眼前的人四两拨千斤,一问三 不知,竟让他无从下手。
但是他忘了,宋思安不仅在浣衣局呆过,她还过了十多年锦衣玉食的大小姐生活。
浣衣局的三年并没有折断宋思安身体里最坚硬的那部分骨头,反而让她长出了一份敏锐铠甲,知道要往哪个方向去防,才能挡住外界来的刺探。
两个人几乎是对视了一眼,盛光瑞在宋思安的眼里,除了无辜,什么都看不到。
“那小姐现在知道了。”
他只能硬邦邦地撂下这句话。
“并且现在不管小姐知不知道,都麻烦小姐带我去你们库房看一下。”
“我需要亲眼确定一下,顾大将军库房里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你的意思……是要看顾翎奕给我的聘礼单子?”
“不只是单子,我还要看到实物。”
盛光瑞借宋思安犹豫,仿佛终于拿到了她的把柄,说话的语气都有些咄咄逼人起来。
“怎么?你们不是还没有定婚期吗?难道说……婚期都没有预定,宋小姐就已经把顾大将军给你的东西全部都用完了吗?”
“倒也没有这么严重。”
宋思安这下是真的忍不住笑了。
“我只是没有料到,顾大将军府上出来的聘礼……居然还要被人盘查。当时他的管家亲自带着人把东西搬进了我的库房,入库的时候还跟我说这都是顾大将军在边境上真刀实枪拼回来的御赐之物,但现在全数都赠予我了。”
“即便是普通人家,送出去的聘礼也不见得会往回要的,盛大人还不是顾府的人呢,如今又是打着什么旗号来我府上要清查这些东西的呢?”
“还是说……这是陛下的意思吗?”
皇帝当然不会直接下令让盛光瑞去查聘礼。
皇帝的原话是让盛光瑞好好去查一查,顾翎奕府上如今还有些什么东西,但将军府的库房现在已经是个空库房了,所有的东西都在宋思安这里,他自然是要来看一看的。
不过这个话说出去确实有些难听。
追到还没有预定婚期的婚约对象家里去查聘礼……更何况那些东西人家还说是为了保护礼朝,一刀一枪拼来的……
他如今这么查,不就是在质疑一个为国家流血流汗的人吗?
盛光瑞来之前根本没有想到宋思安会这么难对付。
他的脸色更加僵硬了几分。
“我这么做也是为了还顾大将军清白,如今顾大将军在朝堂上被弹劾的很厉害。宋小姐还是请配合一下吧。”
他这句话的语气比之前软了不知多少,如今看起来就更像是在与宋思安平辈相交了。
“原来只是需要我配合一下呢。”
宋思安故意露出了一个有些诧异的表情。
“刚刚盛大人这样急匆匆的走进来,我心里还万分庆幸,这是陛下赐的宅子,普通的官员不能随意进来搜查呢!”
盛光瑞的表情更加僵硬了。
不光之前,他现在也在动这个心思。
只是他也只能动一动心思,不能这么做。
“宋小姐说笑了。”
见盛光瑞这个表现,宋思安终于满意,站起身带着人往库房走去。
“盛大人进来时,一开始好好跟我说不就行了吗?我前两天才刚刚把东西整理出来,我这边刚好有一个单子,可以和顾府那边,送过来的单子对照着看。”
“我也不知道顾翎奕在朝堂上到底被人弹劾的是什么罪名,居然要查到我这里来?不过既然盛大人想要我配合,我自然是万分愿意的。”
这下不管盛光瑞信不信她不知情,都不得不回复几句了。
“宋小姐有所不知,御史台的人前几天弹劾顾大将军克扣军饷,中饱私囊……”
“哈哈!”
他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宋思安就先笑出了声。
“抱歉,沈大人,我也不想打断你的,实在是这几句话……有点太好笑了。”
“我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子,不过我还是好奇,难道御史台的每一次弹劾,都这么引人发笑吗?”
宋思安脸上的嘲讽神色几乎盖都盖不住,她只用帕子轻轻掩着自己的嘴,微微皱着眉头强行压抑自己的笑意。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将军回京之前打的最后一场仗,他可是掏了自己的私库,我旁边的牧民手里买了些东西,筹措了一部分粮食,硬生生在边境线上等到了北境那边的粮草支援。”
“除了这场仗,之前还有多场战役……难道将军用自己的能力应对朝廷拨粮的青黄不接这种事情……发生得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