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古武大佬在六零 > 第172章 包裹
    七天过后,四人手脚都磨出了些水泡,不过也因此熟悉了各种农具的用法。

    第八天,周家两辈人就和胡孝义一起去上工了。

    胡孝义带领着四人去开了,一周一次的分组大会。

    后面分配的岗位不同,几人也就没同路了。

    李爱花把周家几人教出来后,就和许翠上了罐头厂去卖了冬天存下来的鸡蛋。

    完了后,又去供销社买了菜种回家把菜种都撒上,用稻草盖着,给菜种提供生存环境。

    胡林恢复了每日上山锻炼,捕猎的日子。

    周家兄妹在家无所事事,帮着李爱花干些家务。

    带到第一批熟食出来后,胡林上杨家和杨青一起去县城。

    到县城后,把自行车给杨老头看着,杨青去上学,胡林去罐头厂宿舍那里卖熟食。

    卖完后,胡林想到家里整天无所事事的周家兄妹,去供销社买了些糖果回去给他们解馋。

    这两兄妹,可以给他们找点事儿做。

    他们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又只能在家里。

    再玩下去,人都要玩废了。

    不过让他们干点什么好?

    胡林骑车回去时,一路都在想这个问题。

    第二天,胡林再和杨青骑车上县城的时候。

    胡林坐在后座,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捏着后座钢架问杨青。

    “你的小人书,和课本这些都还在吗?”

    杨青诧异胡林问这个,回:“在啊。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你不是不读书吗?”

    “我想拿来给家里的俩小孩用。

    给他们找点事儿做,不然天天在家里跟游魂一样。”

    胡林吐槽了一下,话一转,

    “到时候你来教书的时候,顺便把他俩也带上。”

    “不是吧?你让我教孩子?

    可我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啊!”杨青无语了。

    胡林用人也不能这么个用法吧。

    真把他当老师了。

    也不怕他误人子弟。

    “那你当初还要教我呐!怎么没见你叫?”胡林翻了个白眼。

    “可你不会哭闹啊!

    我可听说周家那小妹才五岁。

    你让我教她,她要是哭闹咋搞?想想我就头大。”

    杨青极不情愿,出着主意,

    “他们这个年纪不正是该读书的年纪,直接让他们去读书不就好了。”

    “他们要是能直接去读书,我还用得着找你?”胡林冷声反问。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杨青在心里想着,瘪瘪嘴,有些不高兴。

    “我怎么感觉你对他们好上心,连我都赶不上。”

    比当初的他强多了。

    他才和胡林这么亲近的相处多久,就冒出两个周家孩子来。

    再这么下去,他在胡林心里还有位置嘛!

    杨青越想,心里就越酸溜溜的。

    “他家那么惨,我当然上心了。

    换你家这么惨,我也上心。”

    胡林察觉到杨青这攀比的想法,内心无语极了。

    “他家怎么惨了?”杨青不知道周家的那些事儿。

    “寄人篱下就是最惨的。”胡林敷衍。

    杨青不依不饶,“那让他们盖房子不就好了。”

    胡林“……”

    杨青这是倔上了。

    “你废话怎么那么多?

    等你该知道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现在专心骑车,回头把你的课本都带过来,教他们。”

    胡林不想再跟杨青掰扯,直接武断的下结论。

    杨青撅着个嘴巴,委屈得都能吊油瓶儿了。

    当天晚上,胡林找上周家两口子。

    “孩子,找我们啥事儿啊?”周弘乾语气温和,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几天,他们两口子天天干活儿。

    手上、脚上的水泡,破了皮儿还不待结痂就又干活儿。

    如此反复,折腾得他们是身心俱疲。

    李爱花去卫生室给他们开的药也不管用,因为没有给伤口愈合的时间。

    “是这样,我想让兄妹俩继续读书。

    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想法?”

    胡林看出两人的疲态,和强撑着的精神,言语简洁,直击目的。

    长久不下地干活儿的人,突然大量干活儿,就是这样,停下来就只想睡觉。

    “你是说上学校去念书?”周弘乾迟疑。

    他们家现在这身份,去上学,显然是个不现实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教育,基本彻底停摆,上不上学都无所谓了。

    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不是。杨青每个星期放假,都要来教我妈读书。

    我看兄妹俩都在家无事可做,所以我想让他们一起学习。”

    胡林解释。

    “这样的话,那没问题。

    说来,你婶子也是教师,其实这事儿交给你婶子最合适。

    只是我们现在都要干活儿,所以只能等有空的时候再教俩孩子。

    到时候杨青要是想学的话,也可以过来听听。

    你婶子可厉害了,之前是大学教授呐!

    但因为留过洋,又遇上了那事儿,就停职了。

    本来还想着就在家教俩孩子也不错。

    后来又出了些事儿,就跟着来这儿了。”

    周弘乾一阵唏嘘。

    “没想到还有这些事儿。”胡林也跟着感慨了句,心里暗自上心了。

    留过洋,那可是富家小姐才能去的事儿。

    看来许明珠的身份也不简单。

    “地里一般是盛夏和秋收后就不忙了,到时候就有空再教他们了。

    现在不着急,让俩孩子温书也好过无事可做。

    杨青的教学还是不错的。

    之前我妈大字不识一个,杨青教了几年,从,现在看书、算数都不成问题。”

    胡林举例李爱花,让两口子放心。

    “行,到时候空下来,我再想些教案吧。”许明珠应了下来。

    “你们都没意见,明天我就去和杨青说。”胡林确认。

    “好。”周弘乾应了声儿。

    这边沟通好了后,胡林第二天去杨家和杨青说了此事儿。

    许明珠教人的事儿,还是没影儿的事儿,胡林就没说,只让杨青多教兄妹俩人。

    杨青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到底答应了下来。

    “你到时候先看看周怀民学到哪里了。”胡林叮嘱。

    “知道了。”杨青无可奈何。

    几天后,杨青放假带着一堆书往胡家去。

    胡林在旁边看了一下,见杨青还能胜任后,便绑着沙包上山去锻炼了。

    四月初,胡吉瑞他们家收到了胡军寄来的信。

    说胡军这个月要回来,问他们有没有什么要带的东西。

    他可以帮忙在京城那边买了寄回来,那边东西什么的都齐全。

    高如琼吃完晚饭过来找李爱花,正好看见两家人都闲着。

    就坐在一起聊了会儿。

    后头,胡林让高如琼写信回去,让胡军多带些牙膏、牙刷、毛巾这些回来。

    现在家里人多,毛巾不够用。

    毛巾在县城都是紧俏货,家里的几条毛巾,都是她和李爱花经常上县城,捡漏来的。

    而且牙膏早用完了,只剩之前上市里买的牙刷还坚挺着。

    平时沾点盐刷牙也还凑合,但始终不如牙膏好用。

    可偏偏上一趟市里,交通又不方便。

    为了买这点东西,跑一天,也怪麻烦的。

    李爱花听闺女说完,就回屋去拿了钱。

    送高如琼出门的时候,把钱给了高如琼,让她寄给胡军。

    高如琼笑了笑,对李爱花说了句“回吧”,人就往家里去了。

    比胡军先到的是胡军寄回家的包裹。

    还是个不小的包裹。

    都是给家里和胡林带的东西。

    胡吉瑞家里没人,邮差叫了几声儿,也不见人应,只好把东西拿去村长家。

    像这种特殊情况,防止丢件,只能这么操作。

    到下工的时候,村长带着快递,送到胡吉瑞家。

    他们家正在做饭,看到信和包裹,面上都带着笑。

    去年胡杏儿要满十六后,就没去上学了。

    而是像大人一样,下地干活儿,所以家里才没人。

    胡忠拆了信,嘴里念着。

    胡杏儿和高如琼在厨房做晚饭。

    听完信,胡吉瑞看了眼包裹,“我把包裹给大哥他们拿过去。”

    “包裹里面还有我们的东西,你记得拿回来,别搞错了。”

    高如琼说了一句,胡吉瑞抱着包裹上胡林家去。

    到胡家,两家人正在吃饭。

    因为李爱花没有去上工,所以不需要下工再回家做饭,也就比他们家先吃上饭。

    李爱花和胡孝义看到胡吉瑞来了,停下吃饭,起身相迎。

    周家的人看见,也停了碗筷。

    胡林见此,也跟着停了下来。

    其实她是没那么多讲究的。

    而且她对胡吉瑞他们一家,也没觉得可尊重的。

    虽然现在两家是交好,但很多东西,还是要再考察。

    “你怎么来了?”胡孝义看着胡吉瑞,有些诧异。

    他和胡吉瑞有些时候,分到一个组上工,两人一天也不见得能说上一句话。

    对胡吉瑞突然登门,他是惊讶的。

    “来送东西。”胡吉瑞抬了抬手里的包裹。

    “胡家帮忙买的东西到了。”李爱花笑了笑,上前去接过包裹。

    胡吉瑞没让,“这里面也有我们的东西。”

    “那到那边桌子上拆去。”胡孝义反应过来,带着胡吉瑞往旁边的四方桌上去。

    李爱花给胡吉瑞倒了水。

    胡吉瑞把包裹放在桌上,解开补丁布包裹,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毛巾粗略看去有五六张,牙膏、牙刷四套,还有几双鞋子。

    胡吉瑞把毛巾和牙膏、牙刷拿出来,然后用布包裹把几双鞋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