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鬼子一听,觉得有道理,拼一把没准还能活命,但不拼肯定死。
就在几个小鬼子商量的时候,长歌已经把子弹压满了,现在还剩下6头鬼子,长歌的枪里有5发子弹,剩下的那个嘛,呵呵,多借他几条腿也跑不出去。
就看几个小鬼子数完数,一下子都窜了出去,长歌也没客气,“啪啪啪”,连着5枪,撂倒了5个,剩下的那个,还没等长歌冲出去呢,就被方平给收拾了。
13个小鬼子和5个二鬼子全都收拾完了。
长歌看着那些村民,远远的躲着,偷看着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操蛋又憋屈的日子啊!算了,多杀鬼子吧。
长歌朝着村民喊道:“老乡,帮忙把这些尸体埋了吧,枪什么的你们也收好,可以用来保护村子,不过,你们还是别在这里住了,去山里躲躲吧,小心鬼子报复。”
长歌喊完,就带着两个傀儡准备走了。
“后生,你等等!”
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长歌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就看见那些村民稀稀拉拉的走了出来,领头的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者,穿着长衫拄着拐棍,在一个中年人的搀扶下,缓慢的走了过来。
在长歌的前方七八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后生,老朽替村里人谢过救命之恩!”
说着就要给长歌跪下,把长歌吓了一跳,赶紧过去把他拉住了,这么大岁数了,长歌怎么能让他下跪呢。
“老丈千万别客气,都是华国人,守护国家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不过是正好碰上了。”长歌说道。
“真是好后生啊!”老者激动的擦了擦眼泪,他都以为今天会被灭村了呢,谁能想到,居然有人来救他们。
他们可是都看见了,那些小鬼子和二鬼子被这几个后生,一枪一个,都给打死了,真是解气啊!
“老丈,能否问一下,这是哪里?我们主仆三人要去最近的县城,请问该怎么出去?”长歌抓住机会问了路。
“县城?后生啊,那县城都被鬼子占了,你们去了,就是自投罗网啊!”老者闻言紧紧的抓住长歌的胳膊,说啥也不想让他去,那不是送死吗?
“老丈,我们就是为了打鬼子啊,与其让那些畜牲天天出来扫荡,还不如直接把他们堵在窝里,您说对吧?”长歌一脸轻松的说着。
“可是…”那是死路一条啊!老者随即又想到,这年头在哪也活不下去啊,叹了口气又说道:
“我让人送你们出山吧,咱们这地属吕梁山区,别的没有,就是山多,离咱们最近的就是兴县了,我让人把你们送到官道上,后生啊,千万要小心啊!”
老者拉着长歌泪眼朦胧的说道。
“老丈放心吧,我们会小心的,就此别过,您老多保重,还是带着村里人进大山里躲躲吧,村里已经不安全了。”长歌对着老者抱拳说道。
“哎,我知道了,剩下的事,你就别管了,这帮畜牲我们会埋好的。铁头,你去送送几个后生。”老者朝着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吩咐道。
“知道了,爷爷。”铁头说道。
铁头带着长歌三人走出了村子,开始了翻山越岭,在路上,长歌也跟铁头打听了很多当地的情况。
知道这附近有八路军活动,但具体在哪,没人知道,附近还有鬼子的检查站,还有正在建的炮楼,整天的扫荡,到处抓壮丁干苦力,所以他们都是躲在山里,今天要不是有二鬼子跟着,小鬼子根本找不到。
长歌一边听着一边分析,想找到八路军还得去县城折腾一下,长歌可是知道,县城肯定有八路军的情报人员,长歌打算让人来找自己,自己找他们估计是难了,人生地不熟的,再把自己给丢了。
几人走了半天的时间,天快黑的时候,才走出大山。
铁头停下脚步指着前面的土路说道:“先生,我只能送你到这了,再往前就是官道了,路上有鬼子,我…”
长歌拍了拍铁头的肩膀说道:“铁头兄弟,谢谢你了,剩下的路,我们自己走就行了。”
长歌又回头跟方平说道:“方平,给铁头兄弟拿点吃的。”
铁头一听赶紧摆手,“不行不行,你们救了我们的命,怎么还能拿你的吃的呢,这不行。”
长歌说道:“铁头兄弟,你回去还有不少的路程,饿着肚子怎么赶路?而且,我们也不缺这点吃的,拿着吧,吃饱了,也能跑快点,早点到家,别让你爷爷担心。”
长歌说完,拿过方平递过来的一个布袋,塞到了铁头的怀里,转身就走了。
铁头抱着布袋,说道:“先生你们要小心啊!”
长歌头也没回的摆了摆手。
铁头看着三人一转眼就跑没影了,心里羡慕,可惜他没那个好身板,他还得趁着天没黑,找个过夜的地方,大晚上的赶路不安全。
好在出来的时候,拿了火石,要不然晚上估计能冻死,三月份的晋西北晚上还是挺冷的,有个火堆不仅能取暖,还能防着野兽。
铁头扭头往回跑,他们常在山里走的人,知道哪里有过夜的山洞,不多时,铁头就来到一个山洞前,挪开洞口的大石头,进去看了一圈,就开始捡柴火,一切都弄好,天也黑了下来。
生着火堆,又把洞口堵上,铁头才坐了下来,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拿下水囊,喝了两口凉水,才打开长歌给的布袋。
布袋很沉,还叮咣作响,铁头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现在打开后,铁头就傻眼了。
这是啥?一个铁盒子,上面还画了一头猪。
铁头没见过罐头,也不知道咋开,数了数有6个,干脆放到了一边,又看向布袋里的白馒头,足足十个大馒头。
“乖乖,这馒头可真白啊,就是地主家的少爷也吃不上这么白的馒头吧。”铁头呢喃着,拿了一个馒头,吃了起来。
“真香啊!”铁头细嚼慢咽的吃着馒头,舍不得一下子咽下去,越嚼越甜。
里面还有一个油纸包,铁头打开一看,嗯?是肉,闻着真香。
铁头咬了一小口,细细的嚼着,稚嫩的脸上挂上了笑容,真香啊,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
铁头才16岁,要是在现代还是个孩子呢,可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大人了。
铁头一边吃着一边想着长歌几人,“那个人应该是个富家少爷吧,细皮嫩肉的,穿的衣服也没有补丁,还能吃上白馒头和肉,肯定是个富家少爷,嗯,有本事的富家少爷,打鬼子一点不含糊。”
铁头吃了4个馒头,咬了两口肉,就不再吃了,把肉又细细的包好,放进布袋,拿回去给爷爷尝尝,又系好口袋,抱进怀里,添了几根粗木,才靠着山壁睡了过去,脸上还挂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