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总裁豪门 > 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 第188章 农门状元的原配妻6

第188章 农门状元的原配妻6

    翰林院的工作清闲的很,除了修书就是修史,再就是起草诏书,经筵日讲,也就是侍读、侍讲学士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辅助皇帝学习治国之道。

    翰林院是整个朝堂的清贵衙门,最高的官职也只是正五品的翰林学士,然后就是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正六品的侍讲学士,从六品的修撰,和正七品的编修。

    可以说整个翰林院就是人才储备基地,曾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在这里上职的人,哪个不是天之骄子,每三年一届殿试,一甲三人都会来这,所以这是最不缺的就是状元。

    但长歌又是不一样的,她是目前大周朝唯一一个六元及第,所以之前的那些状元看长歌,都有些不顺眼,但同时也佩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是一路考上来的,谁都明白这其中的艰辛。

    林书瀚在公房里,死死的攥着拳头,他今天一看见长歌,就特别的讨厌这个人,而且还有些怕怕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这种感觉。

    长歌的工作是修史,修前朝的史书,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翻书,长歌突然有种在档案馆工作的感觉。但清闲是真清闲啊。

    不用每日上朝,按时上职,按时下职,有点朝九晚五的意思,当然了,大朝会是要去的。

    不过这样的大朝会都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像正旦也就是春节,冬至等重大典礼时,九品以上在京官员均需列班行礼,但无议事权。

    甚至连台阶都上不去,就是在大殿外的广场上候着。

    能进到大殿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现在明白为啥古人要拼了命的升官了吧?

    官职低,你就得在外面站着、冻着、晒着,还不能动,不能上厕所,不然就会被定失仪之罪,就连咳嗽都不行。

    当然了,官职高也不好受,每天要上早朝,知道啥叫点卯吗?也就是说卯时就得点名上朝了。

    卯时是早上的5点到7点,那么至少要3点起床,然后准备去上朝,这还得是住的离皇宫近的,住的远的,差不多半夜12点就得起床,就问谁能受的了。

    可能有人会说,骑马不是快些吗?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没有路灯,就一盏灯笼,屁大点的亮光,一不小心就会从马上摔下来,每天都有因为上朝被摔伤的。

    当然也可以坐轿,但你得到二品才有这个资格,更多的人选择步行,一走就是一个多时辰,也就是两三个小时。

    很多四品的官员因为住的远,家境好的就在皇宫附近租房子住,家境不好的,就干脆住在朝房,也就是值班室,方便第二天上朝。

    要是倒霉点,碰见像老朱或者四大爷这样的工作狂皇帝,那可能会更早,不光有早朝,还有午朝。

    可就算如此,还是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学子,前赴后继的选择科考当官,所以说,古代不好混,当官的不好混,百姓就更难了,连吃饱肚子都是奢望。

    也有比较舒服的,可以外放,去地方任职,天高皇帝远的,那才叫舒服,可时间久了,就怕皇帝把你忘了,所以很多外放的官员会经常写请安的折子,真以为他没事干了吗?不是,他是怕皇帝把他忘了,这才时不时的问候一下。

    长歌是过过这样的日子的,如今时隔多年,又要苦逼的给皇帝打工了。但为了任务,为了功德,她还不能低调,就问气不气。

    长歌自从上职以来,就开始整理林书瀚背后的关系网,官官相护可不是说着玩的,尤其是京城里复杂的联姻,说起来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周朝的国姓为周,当今皇上的年号为景和,已有六个成年的儿子,大皇子周明是长子,贵妃所出,二皇子周昭为嫡子,皇后所出,三皇子周弘德妃所出,四皇子周宣慧妃所出,五皇子周易淑妃所出,六皇子周桓敬嫔所出。

    这六个皇子都已出宫建府,各自也有了正妃和侧妃,以及无数的侍妾。

    林书瀚的妻子赵氏的嫡姐就是大皇子周明的侧妃。

    如今还没有立太子,六个皇子也分成了好几派,当然明面上就两派,老大和老二,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嫡子,古往今来立嫡还是立长都是众说纷纭,站队成了普遍现象。

    礼部右侍郎赵炯算是大皇子半个老丈人,天然的就站到了大皇子身后。

    长歌整理完这些关系网,就觉得有些头疼,在心里跟重九沟通:“要不来个毒药得了,省时又省力。”

    重九听完说道:“那也行,反正都是弄死他。”

    “唉,原主可是说不得好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一家子流放。”长歌叹气的说道。

    “主人,我去查一下他老丈人吧,我不信这世上有屁股干净的官员,况且他还是大皇子党。”重九回道。

    “行,你去查吧,最好把证据也带回来。”长歌说完又开始翻阅资料。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说翰林学士张大人找长歌。

    长歌谢过来报信的人,起身去了张大人的办公室。

    “下官见过张大人。”长歌拱手行礼。

    “沈大人免礼,坐。”

    “谢大人。”长歌坐在了张大人对面。

    “沈大人乃我朝第一个六元及第,可喜可贺啊!沈大人可有表字?”张大人问道。

    “已取了表字明哲。”长歌说道。

    “明智通达之意,好字,明日你随我一起进宫,为陛下讲经,你回去准备一下吧。”张大人捋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

    “是,谢大人提携。”长歌站起身拱手谢过,后退三步,才转身出了门。

    长歌出了房门就在心里琢磨,进宫的事应该不是张大人主动的,长歌自觉她还没那么大的脸,应该是上面的意思,既然是皇帝的意思,那么就肯定跟她殿试的策论有关。

    长歌心里有了底,又去了书库,她得找找有没有关于北戎的资料,虽然各个世界都差不多,但也有不同,还是要找资料详细看看,不能出纰漏。

    长歌在书库一待就是一天,把如今北戎的情况和长歌知道的历史做了一个比较,发现如今的北戎,更像是唐朝时期的突厥。

    他们自己也分成两派,一个是南戎一个是东戎,南戎就是每年掠夺边境的那帮人,而东戎则是掠夺南戎。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部落在西边,也经常性的扰边,但总体来说,还是南戎最可恶,他们不光抢粮食,还杀人。

    男人孩子全部杀掉,女人则是掠走作为生育的工具。

    难怪皇帝想打呢,确实是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