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总裁豪门 > 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 > 第185章 农门状元的原配妻3

第185章 农门状元的原配妻3

    长歌收了点利息,回到鄢州后,先给沈秀才夫妻找了一块风水宝地安葬,又重新立了族谱建了祠堂。

    就开始专心读书了,她准备参加明年的县试。

    这个世界的科举和原生世界的明朝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不是考八股文,这让长歌很开心,真要是考八股那才叫烧脑。

    秀才考试分县试府试院试,都考过才能得秀才功名。

    县试每年一次,在户籍所在的县里考试,通常在二月举行,由各县知县主持,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

    主要是题型有:帖经、墨义和诗赋。

    帖经也就是填空题  ;墨义类似简答题;诗赋就是创作诗,五言或七言律诗、赋等题材。

    府试同样每年一次,在府城考试,也就是地级市,通常在农历四月举行,由各府知府主持,考试内容与县试类似,但难度稍高。

    院试每三年两次,在省城考试,具体时间差不多就春秋两季,由各省学政或者提学官主持,考试内容同样是四书五经,但增加了算学和律法。

    秀才功名就可以免除徭役,可见官不跪,可以穿学子服,也就是青衫,告诉大家你是读书人,受人尊敬,同时可拥有30亩的免税田。

    秀才就可以在府衙做小吏了,也就是考公上岸的意思。

    秀才再往上就是乡试会试殿试了。

    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内容相似,只是会试的难度更大一些,除了之前的题型,乡试增加了策问,而会试在这些基础上增加了论、判、表、诏。

    策问就是考查对时政、历史、治国策略的理解,题目涉及现实问题,如边防、财政、灾荒。

    而论、判、表、诏则是:

    论:针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发表见解。

    判:模拟司法判词,考查法律知识和公文写作。

    表、诏:撰写官方文书,如贺表、谢恩表,考验格式规范和文采。

    这都是做官后需要用到的官文格式。

    殿试由皇帝主持,仅考策问,题目也是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如治国、民生、教化,题目由皇帝拟定。

    乡试同样在省城考试,考中者为举人,会试则是在京城考试,考中者为贡士,殿试则是在皇宫考试,考中者为进士。

    进士只排名不淘汰,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80名,三甲若干名,这个根据每次需求不同,取中的人数也不同,但每届的进士都不超过400人,更多的是300人左右。

    考中举人便可以做官了,但最多也就升到知府或者知州,再往上很难,门槛就给拦住了,除非你有大才,还得是入了皇帝的眼,文才运气缺一不可,古往今来也不超过一掌之数。

    长歌感叹:果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不过长歌运气比较好,明年二月考县试,四月考府试,八月就可以考院试,也就是说,顺利的情况下,明年长歌就可以取得秀才功名。

    长歌一心备考,家里的事情,都交给了重九。

    重九在郊外买了一个小庄子,有一百多亩地,总要有个生活来源嘛,不然实在说不过去。

    而杨氏则在后院一心照顾小包子,有了长歌投喂的丹药,小包子从小便聪明伶俐,而且力气很大。

    这大力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增加力气的,长歌没想要什么天生神力的人设,炼丹时自然也就考虑到了这些,一切都有迹可循才是正常的。

    如今长歌的沈家在鄢州也算是安定下来了。

    新春过后,长歌便走进了考场,有了七彩灵珠的遮掩,检查什么的,完全没问题,而且,长歌也不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了,她有经验。

    长歌想报仇,不仅要报复渣男,还得把渣男的靠山礼部右侍郎,也一同扳倒才行,所以长歌不想低调,她得入皇帝的眼,这辈子她可没什么靠山。

    上一次在女尊世界,她可是六元及第,而大周朝开国不足百年,三元及第仅一人,六元及第一人也无。

    长歌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小三元,在鄢州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第二年,长歌20岁,先参加了乡试,考中头名解元,然后便举家搬迁京城。

    家里的房产田地都让重九卖了,同时还在京城买了一处二进的院子。

    大周京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住的都是勋贵官员,外城住的都是兵士,商贾和平民。

    内城同样也分东西两城,以皇宫为中心,东文西武,东城主要是文官,西城是武官。

    外城则是:东商西兵南工北贫。

    长歌的小院就在内城的东城靠近城门处,属于内城的外围了,但跟外城比,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周围的邻居也都是些官位低微的住户,倒也清净安宁。

    长歌打量着这个小院,只是同样是两进的院子,大小跟鄢州没法比,连三分之二都没有。

    长歌叹气道:“京城居大不易啊!”

    重九也叹气:“可不是嘛,我还想买个庄子或者田地呢,可惜,没人卖啊!商铺都没有,这个宅子还是人家要调任,才买下来的。”

    长歌说道:“没关系,反正咱家人不多,够住了,一切等我考完再说。”

    重九点点头说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主人,那个谁也在这一片住,就在前面不远,隔了两条巷子。”

    长歌听了重九的话才想起来他说的是谁,“也不知道他家怎么样了?”

    重九笑嘻嘻的说道:“主人自己看就知道,保证主人能多吃一碗饭。”

    长歌听完就知道,肯定很热闹。

    “不急,晚上再看。”长歌的神识虽然被压制了,但伸到渣男家里,还是没有问题的。

    长歌抱着小包子先进了家门,后面的杨氏柳嬷嬷和王大一家也开始搬东西了。

    住宅分配还跟在鄢州一样,也不用操心。

    小包子如今已经三岁了,这时候都是算虚岁的。

    已经能跑能跳的了,说话也溜溜的,最让长歌满意的就是,他的长相随了原主,在灵兽奶的滋养下,长的玉雪可爱,机灵的很。

    长歌为了不让人怀疑,把自己的眉眼调的跟原主有些像,总不能让人怀疑小包子是捡来的吧。

    还把杨氏的嘴巴调成了原主的模样,总之就是,小包子完全是挑了父母的长相,任谁也说不出来这不是亲生的。

    “爹,咱们以后就住这里了吗?”小包子沈墨言在长歌的怀里好奇的打量着新家。

    “是啊,墨言喜欢吗?”长歌回应着小包子,抱着他往里走去。

    “喜欢。”其实他哪知道什么喜不喜欢啊,他又没有发言权。

    小包子从会说话开始,就一直叫长歌爹,叫杨氏娘,这也是长歌最得意的地方,有爹有娘的,小包子才能健康成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