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众人欢呼过后,有人壮着胆子开口问道:
“燕王殿下,您说的用工文书是什么啊,有什么用吗?”
听到这问题,杨凡也没有丝毫不耐烦。
“这用工文书就等同于契约,上面会写清楚官府用工所给的工钱报酬等细节,你等确认无误之后,就在上面签好名字即可。”
“日后一旦你等发现工钱被扣发或者少发,亦或是官府没有履行好文书之上所说的待遇,你们便可以凭这文书状告当地官府,要求对方履约。”
听完杨凡的话,众人都惊呼一声。
“王爷的意思是,咱们只要有这文书,那受了官府衙门的欺负,咱们也不用忍气吞声,能像平时上衙门告状一样,把官府告上堂去?!”
杨凡点了点头。
“不错。”
见此众人的双眼都亮了起来。
连官府都可以告,那这文书他们确实非签不可了。
毕竟以往他们可没少经历过这种事,明明官府答应了给工钱给饭吃,结果等他们干完活以后,官府的人却翻脸不认。
现在有了这文书,他们就不用担心官府的人出尔反尔了。
但也有人微微皱眉。
“王爷,您说咱们可以靠这文书状告官府的人,可问题是,咱们到时候想告不还得是告到县官面前去吗,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会认?”
此人此话一出,刚刚还满脸激动的众人便都安静了下来。
对啊,他们到时候就算真被官府的人欺压了,又能去哪里告呢,不还是告到县官们前面吗。
他们一帮屁民,还想状告堂上的大老爷,到时候别说是有人给他们主持公道了,只怕是他们连活着走出公堂的机会都没有吧!
一时间,刚刚还激动无比的众人都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安静了下来。
看到众人这副失意的模样,杨凡淡然一笑。
“我知道各位父老乡亲的担忧,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这个问题,你们明日签的文书盖的不是官府的印,而是我燕王府的印。”
“盖上我燕王府的印以后,若有人敢违背,便是在与我燕王府作对,之后诸位乡亲要是碰到问题以后告不成,我燕王府自会为你们主持公道!”
听到这话,众人眼中都闪过惊喜之色。
有燕王做担保,那他们还担心个什么劲。
“我等叩谢王爷大恩大德!”
说着一帮人都跪了下来,对着杨凡叩拜起来。
见此杨凡颇有些无奈。
他这可算不上恩德。
毕竟这橡胶生意的收益他可是要占大头的。
“都起来吧,明日都记得到县衙签订文书,钱师爷,此事就交给你了!”
杨凡抬了抬手,随后转头对钱师爷说道。
钱师爷赶忙应是。
他好歹也是知府的师爷,些许文书签订之事,对他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事。
只不过在场百姓见此却都有些着急起来。
“王爷,明日您不在场吗?”
见这些百姓着急的模样,钱师爷冷哼一声。
“王爷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有时间留在这里。”
众人一听这话都沉默了下来。
虽然他们没有说什么,但杨凡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失望。
很显然,百姓们依旧不信任钱师爷,或者说,他们并不信任官府。
想到这里,杨凡便笑着开口说道:
“日后本王毕竟要在这环山县大力发展橡胶树的产业,既然如此,那本王也得多上上心才是,这样吧,今晚本王就留在县里,顺便看看本王的计划还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
一听杨凡要留下来,刚刚还失落无比的一众百姓瞬间就高兴了起来。
虽然他们也不过才第一次见到杨凡,可杨凡带给他们的亲和感却是前所未有的。
最主要的是,没有杨凡这个大人物在,他们也生怕县里的官员又会想出什么名目来克刻他们。
到时候要是那些人不按燕王殿下的命令办,他们岂不就空欢喜一场了吗。
而只要燕王殿下还留在县里,那他们就不用担心了。
“王爷,今日真的不回去了吗?”
燕北看了看手下人扛着的自行车,忍不住凑到杨凡身旁问道。
杨凡摆了摆手。
“如今兖州大小事务皆以平定,我暂时留在此处也没什么问题!”
听他这么说,燕北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乖乖闭上了嘴。
反正王爷总能哄好公主殿下,根本不用他操心。
而钱师爷自然也明白杨凡是为什么留下来的,这让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别人对百姓那是嗤之以鼻,可燕王殿下对待百姓却是真心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