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250章奸夫淫妇,只是导火索

第250章奸夫淫妇,只是导火索

    这样的案子即便是在变法之前的大明,每年也都会发生无数次。

    甚至连街头的百姓都已经听腻了这样的案子。

    只不过这一次,一切都在向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

    栾彬控制的几家报刊,刊印出这件事情之后不久,其余商贾开办的报刊,也清一色的刊登了这条消息。

    只不过这一次,这些商贾们的口风却截然相反。

    除了栾彬控制的报刊之外,几乎所有的报刊,都无条件的站在了李氏这一边。

    疯狂的朝着“李氏”的娘家人展开了口诛笔伐。

    只不过在这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天下百姓的沸反盈天。

    随着大明的扫盲运动,百姓的识字率也得到了极大的好转。

    起码每家每户都可以找出一两个,识字的人出来了。

    当看到这些报道之后,无数人气愤的将手中的报纸撕的粉碎。

    “呸!这些报纸咋就昏了头了一个个咋帮那对儿奸夫淫妇说话”

    “这种人浸猪笼还有什么好说的当街死了那算他命大。”

    “可怜这丫头的爹娘,家门不幸。”

    这些读者跟报刊之间的对立,从未如此尖锐过。

    而这一切,也仅仅只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由于大明所有的孩子,都被社学收入了学堂,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书。

    因此,这些在社学中读书的孩子们的观念,也跟自家的父母形成了激烈的对比。

    每每至午间饭后,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院落中传来争吵声。

    “爹,您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你个小兔崽子,我是你爹,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说你老子是不对的了”

    “家门不幸,当真是家门不幸啊!当初老子就不该供你读这个书!”

    这个案子所带来的影响,很快便彻底的超过了案子本身。

    金陵街头。

    朱元璋抱着朱允炆正在翻看着这几日的报刊,爷孙二人显然也已经察觉到了这则消息。

    刚一看到这则消息,朱元璋的眉头便不由得紧皱了起来,指着面前的报纸不由得笑道:“允炆呐,你看到这篇消息了吗”

    在一旁的朱允炆若有所思的抬起头,而后道:“皇爷爷,允炆读过了。”

    朱元璋忍不住呵呵笑道:“你可知道这些报纸,明知道这么说会受千夫所指,为何还要这么着急的替李氏说话”

    朱允炆不由得一愣:“允炆不知”

    朱元璋冷哼道:“那是因为他们怕!若是连他们都不帮李氏说话,那到时候所有的丫头,小子都被族里捉回去种地了,那谁去替他们做工”

    这些报刊可有一人是傻子

    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家的读者,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不被逼到万不得已的份儿上,这些报刊是绝对不会这么说话的。

    朱允炆还是有些不解的问道:“皇爷爷,他们说的不对吗”

    朱元璋斩钉截铁的说道:“当然不对!”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爷娘,哪来这丫头这条性命益!”

    “逆了父母之命,便反出家去,若是天下人人如此,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朱允炆低着头道:“可是皇爷爷,那李氏也没有说不给爹娘养老。”

    听到朱允炆的话,朱元璋沉默了。

    因为朱元璋忽然想起了,在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一点点,将自己留给他的大明江山给败光的。

    朱元璋顷刻之间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对着朱允炆笑盈盈的招了招手笑道:“允炆,来你过来,来”

    片刻之后,朱允炆的惨叫声便响彻了整个奉天殿。

    “你个小兔崽子,你为了这对奸夫淫妇,都敢跟咱顶嘴了”

    “咱平日里宠着你,你还当真以为自己可以无法无天了吗!”

    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啾啾。

    最终在朱元璋的“教诲”下,朱允炆眼带泪花的拼命点头道:“皇爷爷,允炆知道了,这对奸夫淫妇,就是应该浸猪笼!”

    听到朱允炆这么说,朱元璋的心情才总算是稍稍有了几分好转。

    不过朱元璋的心里总是不放心。

    因为老朱知道,这些乡民需要对抗的,是大明的新贵。

    那些动辄家产巨万万的商贾。

    这李氏的娘家人,陷入不是这些商贾的对手。

    想到这里,朱元璋登时便有些不淡定了。

    将朱允炆扔给宫中的下人之后,朱元璋便换了一身便衣朝着宫外走去。

    自从朱元璋全面放权给朱标之后,朱元璋其实就很少出宫了。

    因为朱元璋知道,百姓们的日子并没有像自己想的那么好,反而是比以前更累了不少。

    朱元璋怕出宫,怕见到老百姓提起朱家父子的名讳,就恨得咬牙切齿的模样

    直到真的走出皇宫之后,朱元璋恍惚间却有了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整个金陵的街道,比以前整洁了不少。

    在金陵的主干道上,随处可见正在施工的水泥路面。

    甚至在一些核心干道,路面已然被铺设上了青石板。

    只不过一路走来,朱元璋明显的感觉到,街头巷尾少了不少坐在树下乘凉的老人。

    金陵的百姓确实富了,但金陵的人情味,也确实淡了

    朱元璋的心中百感交集,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究竟是不是对的。

    刚出紫禁城没多久,便见到远处的应天府衙,突然冲出了一大队的衙役纵马而出。

    朱元璋透过车窗看着远处的这一幕不由得一怔。

    旋即便听到那衙役高声呼喝道:“朝廷办案,从速闪开!”

    朱元璋眉头一紧,旋即便对着毛骧低声问道:“应天府这是要去干啥”

    毛骧赶忙应道:“陛下,听说是李氏娘家那边出了大事,方才来了人报官。”

    朱元璋眉头一皱,当即便下令道:“快,跟上他们,咱不能看见李家人吃亏!”

    “是!”

    伴随着马匹的嘶鸣,马车“噌”的一声便冲了出去,朱元璋险些都被这马车给颠下车。

    毛骧赶忙说道:“皇爷,最近京城的路好了不少,马车的速度比以前也快了很多。

    朱元璋摆摆手道:“咱没事,赶紧去李家那边瞧瞧。”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