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包厢的窗户,崔莹一眼便看到了高丽的遣明使。
崔莹的双眸中的目光分外复杂。
“总算是来了通知后厨,准备上菜吧。”
“是。”
“嗯”
崔莹的眉头一挑,只见楼下的高丽遣明使丝毫没有上楼的意思,反而是在楼下缓缓的展开了一张横幅。
上书个十二个大字。
“老贼崔莹,此时不死,更待何时!”
“国贼!国贼!我高丽百姓就毁在崔老贼手里了!”
“崔莹!你枉活六十有六啊!我高丽百姓大好的前程,就这么毁在你的手里了!”
在这些遣明使的眼里,如果不是崔莹从中作梗,离间大明与高丽的关系。
现如今被大明扶持的,焉能是小小的琉球!
高丽世代恭良,在高丽人的眼里看,无论如何这个被大明帮扶的番邦,也不应该是琉球!
听着酒楼下这些遣明使的疾呼声,崔莹的面色变得铁青,死死的盯着脚下的这些遣明使。
心中有气,但更多的则是恨铁不成钢。
“竖子竖子!”
崔莹在包厢中徘徊良久。
或许是崔莹不小心在窗户中露出了身影,终于有人喊了出来。
“崔莹老贼就在那间包厢!”
不知是谁掏出一枚鸡蛋,狠狠的朝着崔莹所在的包厢扔了过去。
听着窗户外“噼里啪啦”的声响,崔莹的心中却是无尽悲凉。
就在崔莹看着面前的文书苦笑之时,酒楼的伙计战战兢兢的端着饭菜来到了包厢。
“客官,您,您点的菜”
崔莹微微颔首,没有做声。
当那伙计刚走进来时,崔莹便察觉到了一丝异样,这店小二怎么端盘子的手白白嫩嫩的,压根就不像是干粗活的样子
还没等崔莹细想,便见那店小二猛地从餐盒下掏出了匕首,朝着崔莹扑了过去。
崔莹身旁的两个长随眼疾手快,同时上前,将那“店小二”按倒在地!
店小二眶眦欲裂的盯着崔莹,忍不住狞笑起来。
“崔莹!老贼!我高丽臣民的前程,就这么毁在你的手里了!现如今连琉球岛民都行将富庶了,你满意了!”
“苍天为何降此奸佞来我高丽啊!”
“你当真是为了自己权柄,不顾黎民百姓吗!”
这是一场临时起意的刺杀,整个流程简易到几乎令人发指。
纵然是身旁的那两名长随没有反应过来,行伍出身的崔莹,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这名书生按倒在地。
看着面前被按倒在地上的书生,崔莹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听着刺客的谩骂声,崔莹若无其事的拿起了筷子,手有些颤抖的夹了一口菜。
“大人,此人如何处置”
崔莹叹息道:“交应天府衙吧”
“是。”
不多时,长随便将刺客带走,包厢中只剩下了崔莹一人,目光略微有些呆滞的看着眼前的这一桌酒宴。
窗外的谩骂声隐隐尚能传入耳畔,心中一股悲凉之意不由得涌上心头。
手中夹着的菜还未送进嘴里,崔莹骤然间感觉到喉头一甜“噗”的一声传来。
崔莹便一口老血吐出了出来,而后便失去了意识。
戎马半生没有要了崔莹的命。
大明的压力压在崔莹的身上,没有压垮崔莹。
刺客没有刺伤崔莹。
但是高丽的这些遣明使,要了崔莹的半条老命。
炎炎七月天,岱宗草青青。
虽是盛夏时节,由于地处北方,且三面环海,海风长驱直入穹山,岱顶之上的气温却正是宜人。
近年来随着商贾北上,在岱庙与碧霞祠旁不远处,也悄然平添了几处建筑。
这些建筑看似茶肆,但并无招牌,亦未开张。
几日之前,茶肆后院平添了些许江淮歌女的莺燕之声,自昨日开始,便不断的有小轿自山下而来。
而在茶肆最深处,大名鼎鼎的姑苏沈家家主沈旺,正在眺望山下。
“老爷,您请的客人都快到了。”
沈旺微微颔首:“命后厨好生准备,万不可怠慢这些贵客!”
“诺!”
此地便是沈旺斥巨资修缮的岱宗会馆,平日里从不待人接客,今日是沈旺第一在这会馆之中宴请宾朋。
自从大明开海以来,江南商贾便开始排斥沈家。
但沈旺终究是江南巨贾,有海运这一项宛若印钞机的买卖在手里。
沈家的资产不减反增,在大明所有商贾中,沈家的仍旧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现如今沈旺连老脸都豁出去了,大明各地的商贾总要给沈旺一个面子,各家也都派了人来泰山赴约。
不多时,待众宾云集,沈旺也丝毫不顾沈家家主的身份亲自出门相迎。
一顶顶轿子停在茶肆之前,众人刚一下轿便看到了满脸带笑的沈旺。
“各位员外舟车劳顿,路上辛苦了,沈某不甚感激,还请各位入内歇息!”
下轿的众人不由得脸上一惊。
所有人脸上的惊讶之色溢于言表。
毕竟各大家也都不是家主亲至,来人更多的不过就是沈旺的晚辈罢了。
像是晋阳王氏来的便是王石长子王经义。
见到沈旺亲自出门相迎,众人不得不低头作揖行礼道:“沈伯伯折煞了。”
沈旺倒也不在乎这些,赶忙招呼这些人入内。
王经义等人刚一走进茶肆,所有人都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好家伙,沈旺这是从江南搬来了一处园林啊!
茶肆内水榭歌台一应俱全,加之岱顶宜人的温度,王经义这些后生晚辈,哪里见过这个,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由得有些兴奋。
这一切,自然也在沈旺的预料之中。
看着眼前的这些后生,沈旺在一旁笑盈盈的说道:“各位游玩且不必着急,今日沈某请各位来,是有要事相商的。”
王经义等一众公子哥也不由得愣在了原地,所有人都满脸疑惑的看向了沈旺。
“敢问沈伯伯说的要事是”
沈旺悄然在一旁坐下。
身后的长随也识相的赶忙替沈旺斟满了茶。
沈旺端起茶盏泯了一口淡然道:“自然是你我商贾日后的发展。”
山上天气,一日三变。
在这些“贵客”走进茶肆之后不久,岱宗之麓便阴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