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222章两位大才辅佐倭皇,必有没好未来

第222章两位大才辅佐倭皇,必有没好未来

    当沈旺见到黄子澄跟齐泰两人的时候,这两人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沈员外!”

    虽然两人跟沈旺不是故知,但是这东夷也远非是他乡可比了啊!

    放眼整个大明,即便是再穷的郡县,也不可能穷成东夷人这个姥姥样啊。

    虽然说东夷跟高丽一样,每年都孜孜不倦的往中原派着使者,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

    但是归根到底,东夷人比诸中原,其实基本就相当于中原的秦汉时期,甚至还不如秦汉时期。

    曾经黄子澄跟齐泰两人以为,大明的史书将东夷称作不毛之地,不过就是一种比喻。

    直到真正的抵达了东夷之后,这两人才知道,这个词实在是太写实了。

    甚至很多人,连大夫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给人看病全靠安慰剂(符水)。

    至于礼仪,只要不吃人就算是最高礼仪了。

    读书就更不可能了。

    都不说是四书五经了。

    想读书起码得找几个识字的人吧

    压根就没几个识字的人,上哪读书去!

    以前的时候,黄子澄跟齐泰两人其实也看不惯,国子监把这些番邦的学生,先送去娃娃堆里开蒙。

    现在到了东夷一看才明白,这安排实在是太合理了!

    东夷人哪里是读不读书的问题,这明明是得先学着当个正常的人,才能去考虑读书啊!

    道路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

    中原的乡绅们看到乡里的路坏了,还知道找几个人出来修一下。

    东夷的路

    主要是靠人走。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至于朝廷修路

    不好意思,幕府不太擅长这种业务。

    其余的水力什么的就更不在乎了。

    不过这些东西东夷人也不怎么需要,毕竟没两步就冲海里去了。

    也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水灾。

    此时的沈旺有些好奇的看着两人问道:“不知二位先生可否透露些许天子旨意不过沈某绝不强求,二位先生方便即可。”

    毕竟是天子旨意,往往都是绝密,沈旺跟这两人也不是特别熟,故而也没有问的太过直白。

    现在的黄子澄跟齐泰也顾不得什么保密不保密了,就凭沈旺这一嘴的吴侬软语,这就是亲人呐!

    黄子澄看着沈旺叹了口气道:“原本我等以为,陛下有自己的打算,将来有朝一日,我二人在东夷或可策应天朝”

    “但是我二人现在明白了,陛下绝非此等想法!”

    沈旺不由得一愣,而后黄子澄继续道:“陛下定然是得知了,这东夷百姓过得是何等的水深火热,就是派我二人来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

    沈旺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合着这俩货是真觉得自己是来救世的

    你们救世了,我们这些商贾咋办!

    别看现在东夷人老老实实的趴在这里听话。

    没有人比这些商贾们更清楚,东夷人如果能爬起来,第一个收拾的就是这些,平日里天天花高价,给他们塞垃圾的商贾!

    就在沈旺准备提醒一下这俩货是汉人的时候。

    沈旺突然就从黄子澄跟齐泰的眼睛里,看到了些许睿智的光辉,只得转而问道:“那,那二位先生准备从何处下手”

    黄子澄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道:“自然是青史!”

    沈旺不由得一愣,有些疑惑的看着黄子澄问道:“青史”

    “不错,我跟齐兄上岸之后,便一直在苦思,东夷为何沦落至斯!”

    “最后我等终于想明白了,东夷人最差的地方,就是浩荡青史!”

    “由于东夷人所谓的万世一体,整个东夷三岛,实际上已然成了一潭死水!”

    沈旺陷入了沉默,良久后才开口问道:“所以先生想要”

    黄子澄斩钉截铁的说道:“东夷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改朝换代!”

    “倭皇气数早已竭尽!”

    “自古以来,除周之外,未尝闻有四百载之气运者!”

    “区区弹丸小国,焉配千年气运!”

    “上天或许早已示警,然东夷民蛮士愚,未曾察觉,遂有今日之祸!”

    “为今之计,当从速寻出东夷之主,迎其登临大位,方有转机!”

    儒家一脉,深信气运之说,更是坚信五德轮转。

    伏羲氏为木德起,至明为火德。

    你东夷卡在一个德上不动了,那国内不是一潭死水就出鬼了!

    黄子澄在一旁说,齐泰听得则是连连点头,脸上尽是赞许之色。

    “那依黄兄之见,当今倭皇是何德”

    “东夷人依海立国,应当是水德,我们要找的,也应当是土德之主。”

    “黄兄果然大才!”

    当听到这两人这么说时,沈旺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因为沈旺总算是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这么放心的让这两位“大才”来辅佐倭皇了。

    这俩货但凡是辅佐的稍微有点不用心,东夷的小日子,都有可能过的越来越好

    幸亏这俩货不在大明了!

    幸亏科举变法了,他们二人不能继续参加科举进入大明官场了!

    陛下圣明,天佑大明啊!

    不过看着这两人的样子,沈旺也基本打消了跟两人合作的想法。

    跟这俩货合作,沈旺还不如原地把家产给捐了。

    不过看这两人的模样,即便是不合作,好像也不太影响沈旺利用这两人啊。

    还没等沈旺反应过来,黄子澄便看着沈旺满脸严肃的问道:“沈老爷可愿助我二人,匡扶东夷社稷,救夷民于水火之中”

    沈旺闻言不由得一愣。

    而后沈旺的脸上登时便露出了几分笑意:“黄先生,齐先生,二位先生与沈某同在异乡,自当相互扶助,如有沈某可以出的上力的地方,沈某义不容辞!”

    听到沈旺的回答,在场的两人不由得心头一喜。

    “沈员外当真义士啊!”

    “现在的商贾能有沈员外这般觉悟的不多了。”

    黄子澄跟齐泰不知道的是,在几十年后,也有一群跟他们的头脑几乎一样简单的人,踏上船只远渡重洋,一切只为弘扬他们的“圣教”。

    最终在他们的“治理”下,一个又一个古老的帝国轰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