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176章蠢蠢欲动的北元

第176章蠢蠢欲动的北元

    说罢,那年轻人便拿出了一份,前几日刚刚经由工部盖印过的专利文书出来。

    这东西也是大明宣布变法以来的一个产物。

    主要是用来记录天下各地的“秘方”“秘法”申报刊印登记。

    同时也制定了一套,极为严格的审核流程。

    由于通讯手段落后,为了防止有人打时间差抢注专利,在每份文书的上面,都写明了登记时辰精确到时刻。

    同时在文书的最后,也标注了,自注册日起,半年后赴申办衙署复勘。

    到时候必需回到衙门,重新补上一方印章,整个专利技术才算是正式生效。

    中间的这半年,其实就是为了给朝廷一个时间,去筛查在天下各地,是否有其他的相同专利注册。

    这种东西在诞生之初风靡一时。

    但是对于这些商贾们来说,也算是见怪不怪了。

    不过这一份专利文书,上面却赫然写着即时生效!

    不仅如此,在文书的名讳一处,赫然盖着一方“秘”字印章!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眼前这位小掌柜的恩师,不仅发明了水泥这东西,而且绝对也是一位手眼通天的人物!

    否则工部绝对不会开出这样的专利证明!

    听到这里,这帮商贾们才算是放下了心。

    “小掌柜,您这么说我们就算是放心了。”

    “我们还担心您会碍于隔壁那家铁厂的颜面,不敢卖给我们水泥呢。”

    大明向来都是盐、铁专营,想要炼铁,在朝廷里没点关系是不可能的。

    如果隔壁那铁厂以权势相逼,这水泥厂如果是寻常人家,绝对不敢擅自发卖,甚至可能连专利都被人抢过去。

    “各位这就多虑了。”

    听到这句话,一众商贾登时便松了一口气。

    “隔壁铁厂的专利,也是我恩师的。”

    噗!

    方才好不容易稍稍放松了些许的一众商贾,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合着这水泥厂,从头到尾就是一个人的

    一众商贾面面相觑。

    大家都是在大明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人,跟这种人抢生意,不就是找死

    良久之后,才有商贾尴尬的回过神来,看着栾彬拱手道:“原来是栾大掌柜,失敬失敬,老夫告退!”

    说罢,那商贾头也不回的就往外走。

    栾彬登时便变了脸色,赶忙说道:“这位客官,您还没下单呢,这就走”

    听到栾彬的话,那商贾已经迈出去的腿,登时便悬在了半空中。

    这宝贝合着你还往外卖!

    这些商贾里们脸上均是写满了不敢置信。

    “您,真卖”

    “卖啊!我开门做生意,为什么不卖!”

    “就是现在厂子产能不太好,交货可能会晚一点,不过各位放心,我栾某人可以向你们保证,一年之内,所有的货物一定全部到位!”

    一众商贾忍不住敛息屏气了起来。

    你可真是你师傅的好徒弟啊!

    这帮商贾们相互对视了一眼,登时便争先恐后的朝着栾彬扑了过来。

    “栾大掌柜,我要一百万石!”

    “我嘉兴骆氏,要二百五十万石!”

    “栾大掌柜,我沈家不急,五百万石,您五年之内交货就成!”

    这些商贾都是久经商海,只要你往外卖就成啊!

    水泥这玩意,压根就不一定非要建成铁厂。

    修城墙不行吗

    修桥、修路,什么东西用不到!

    只要拿到货,出了青沙洲就能翻几倍转手卖出去!

    这压根就不是做买卖!

    这就是在抢钱!。

    栾彬在乎的从来不是钱。

    仅仅就这几日,栾彬购入的田产,就足够栾彬安安逸逸的吃上一辈子了。

    栾彬虽然跟在任以虚身边的时间不短,但却是任以虚的那些学生里,最为用功的。

    钱这个东西,无外乎就是一些纸罢了。

    虽然大明的“宝钞”不过才滥发了几年的时间。

    但是由于朱元璋那个大手大脚的性子,大明的宝钞,依旧急需足够的商品,去消化掉滥发带来的通胀。

    而且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可能只指望自己手底下的这几个厂子。

    像是修筑高炉,这样看一眼就知道,大致原理的生产技术,瞒是瞒不住的。

    栾彬反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生产力上。

    在所有的商贾大肆修建高炉的时候,栾彬却是在到处搜罗着冶铁、打铁的熟练工。

    对于栾彬来说,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宝贝!

    春江水暖鸭先知,很快便有商人想着要将铁厂开到江北去。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江北,尤其是大都一带,实在是太适合开铁厂了。

    既靠铁矿近,又靠近石炭。

    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时常南下的北元。

    其实这压根就算不上是什么威胁,只是因为这些战战兢兢的商贾们还不知道,自己跟自己的这些同行们,已然化身成了一个何等可怕的怪物罢了。

    商贾们不知道自己何等强大,草原上的鞑靶,同样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对手何等可怕。

    元顺帝、王保保等一干君臣,也均已薨逝。

    草原上的大汗,则是北元的最后一任皇帝,原本历史上应该被蓝玉,于捕鱼儿海生擒的脱古思帖术儿,亦称开元帝。

    而此时,北元朝廷之中朝政,则尽系于重臣太尉蛮子之手。

    在历史上,太尉蛮子的名声,或许远远不如王保保。

    但是太尉蛮子的抗击打能力,一定是远超王保保的。

    自洪武五年,大明开国以来第二次北伐,太尉蛮子就逐渐的从王保保的手里,接过了北元的军政大权。

    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挨揍生涯。

    洪武五年,东路军李文忠引兵攻和林,太尉蛮子集重兵与李文忠血战,一度射杀李文忠胯下坐骑,但是当射死李文忠的坐骑之后,太尉蛮子第一次见到了李文忠的恐怖。

    正常的蒙古骑兵,在战马死后,基本上也就算是凉了半截了。

    但是李文忠的战马一死,李文忠登时便拎着刀从马上跳了下来,转为下马步战,硬是转败为胜,而后一举攻破了,窝阔台的龙兴之地和林。

    打的太尉蛮子,一度怀疑是战马限制了李文忠的发挥

    殊不知,李文忠仅仅是一道开胃菜,从洪武五年开始,徐达、汤和、傅友德、沐英等人轮番上阵。

    在大明的军中几乎形成了一个惯例,胜太尉蛮子者为猛将,太尉蛮子就成了一个类似于白展堂的角色,凡是能打过白展堂的,就是高手,打不过白展堂的,就是菜鸡。

    最终直至捕鱼儿海大战,太尉蛮子被武定侯郭英(朱元璋贴身侍卫,二虎原型)斩于马下。

    但是这一次,整个北元君臣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在天元帝的面前,摆放着的则是,近日来在大明发生的诸多大事!

    金陵大水,淮西遭灾!

    朱元璋宣布变法!

    胡惟庸、朱亮祖谋逆伏诛!

    天下士人怨声载道!

    大明军改,四十万将士卸甲!

    陆仲亨、周德兴谋逆伏诛!

    高丽、东夷秘使泣血陈书,唯望大元救济厮难!

    精兵没了,猛将死了,良相死了,连周遭的那些番邦都看不下去了!

    你朱家怎么跟我大元打!

    汗帐之中,太尉蛮子的嘴都快裂到耳朵根了。

    得知了这些消息的草原各部盟,还没等天元帝降旨,就一个个的跑到汗庭来请战了!

    自从元顺帝逃回草原以来,各部盟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谁人不想打回中原,重现黄金家族的荣光!

    就连一向老成谋国的太尉蛮子,这一次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