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总裁豪门 > 青梅嫁人后,新帝占有上瘾 > 第156章 腻了就是腻了

第156章 腻了就是腻了

    李总管看着前面不远的坤宁宫,却不敢让人去请苏晚晚。

    生怕帝后见面大吵一架。

    古丽见到这边的人影,走近想行礼,却被李总管用手势挥退。

    她心惊胆战地回坤宁宫禀报苏晚晚:“皇上就在外头,脸色好可怕。”

    苏晚晚很疑惑,披上衣服出来时,广场上已经没了人影。

    她面色凝重地站了一会儿。

    想过他过来兴师问罪,为马姬撑腰。

    却没想到他会直接拂袖而去。

    情况可能比她预料得还要严重。

    这才几天,他连与她当面沟通都不肯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

    果然,腻了就是腻了。

    即便新鲜几天,也很快变得索然无味。

    古丽站在旁边不敢出声。

    却替苏晚晚感到不值。

    她是见过当初苏晚晚住在乾清宫时与皇帝一同坐卧情形的。

    当时那样如胶似漆,如今不闻不问。

    只能说,男人真是喜新厌旧,皇帝也不例外。

    这些日子,反而是马姬和嫣若姑娘往御书房跑得极勤,成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就盼着被宠幸。

    而苏晚晚这个新皇后,挂着个管理后宫的大权,实际上什么都做不了。

    后宫各项管事大权被太皇太后和张太后两个人的心腹把持着。

    皇后好容易硬气一回,发落下人,皇帝却只顾着那个妖艳的马姬。

    如今皇宫上上下下都看着皇后的威信能不能立起来。

    皇帝却不替皇后撑腰。

    像马姬这样上门来辱骂挑衅的,只怕会越来越多。

    皇后哪里还会有什么威信?

    真是叫人憋屈。

    ……

    接下来几天,陆行简一直没来坤宁宫。

    马姬闯坤宁宫一事,就像落入湖面的石子儿,只是当时荡起一圈涟漪。

    事后湖面恢复平静无波,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可大家都知道,湖面底下的暗流涌动,从未停歇。

    坤宁宫又恢复了门可罗雀,安静至极。

    直到喻夫人带着两个孩子来拜访。

    萱姐儿和忱哥儿看着富丽堂皇的坤宁宫,眼睛都直了。

    两小只摩挲着柱子上的盘龙图案半天舍不得松手。

    喻夫人把礼物拿出来。

    “是两个孩子的小心意,不值什么钱,也就是给娘娘逗个闷。”

    芸姐儿是个懂事的孩子,从苏家回去后便把遇到鹤影的事与喻夫人说了。

    提到苏晚晚正病着,娘家却不闻不问,苏老爷更是横眉冷对没个好脸色。

    喻夫人思来想去,还是带着一对儿女过来看望苏晚晚。

    她看出来了,苏晚晚其实更喜欢和天真烂漫的孩子打交道。

    和大人来往,反而淡淡的疏离。

    大概是和孩子相处比较轻松自在,不用有什么顾虑吧。

    苏晚晚看着眼前璀璨精致的兔子料丝灯,眼神有一瞬间的凝滞。

    喻夫人笑着介绍道:

    “这是忱哥儿前阵子收到的礼物,喜欢得不得了,听说要来看您,就非要把这盏灯当作礼物送给您。”

    萱姐儿不服气地说:“这是大哥送我的礼物,是忱哥儿抢过去的。”

    苏晚晚笑道:“那我把它转送给你,好不好?”

    语气轻轻柔柔的。

    萱姐儿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大哥哥的舅舅家就在云南昆明,说是那里正好产这个灯,明年再给我送一个就好了。”

    这么美这么温柔的晚晚姐姐,可要早点好起来呀。

    她虽然也喜欢料丝灯,可更希望晚晚姐姐能开心,病早点好起来。

    这样没架子肯陪她们小孩子玩游戏的大人,并没有几个呢。

    可惜她变成了皇后娘娘,来看她一回都要走好远的路。

    萱姐儿又翻出一本手写的字帖:“这是我的礼物,姐姐你喜欢吗?”

    这声姐姐把苏晚晚叫得心都化了。

    顿时觉得自己年轻好几岁。

    她笑吟吟地接过字帖,摸了摸萱姐儿的头发,才翻看起来。

    字帖抄的居然是《齐物论》。

    苏晚晚挑眉,这可不该是萱姐儿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该写的字帖。

    萱姐儿活泼得很,挨着苏晚晚坐下,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

    忱哥儿也不甘示弱,挨着苏晚晚站着,苏晚晚一伸手,他便乖巧地去坐在她膝盖上。

    “你这仿的哪家字帖?字写得真好。”

    “是我大哥哥自己写的字帖。”萱姐儿快人快语。

    苏晚晚挑眉看向喻夫人。

    原来萱姐儿临摹的是杨稹的字。

    喻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喜上眉梢:

    “我们家用修参加完会试后,整个人都开朗了好几分,还特地给萱姐儿和忱哥儿准备了启蒙书籍笔墨。”

    两个亲生骨肉能得到优秀长子的认可,喻夫人还是感觉很荣幸。

    苏晚晚却看着那句“今者吾丧我”,目光闪了闪,落在桌子上的料丝兔子灯上。

    这篇晦涩难懂的庄子名篇,哲理深奥,肯定不适合萱姐儿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启蒙。

    却适合劝导她这个养病的深宫怨妇。

    她瞬间明白了杨稹的意思。

    不过是借着《齐物论》来劝诫她放开胸怀,不要拘泥于情爱而自苦。

    想来也是更深入地回答那日她在茶楼所提的问题。

    不得不说,杨稹真是个极其聪慧之人,难怪年纪轻轻才名远扬。

    苏晚晚笑着回应:“看来杨公子这次要高中了。”

    喻夫人笑眯了眼睛:

    “听我家老爷说,这次会试的阅卷官是

    梁阁老,大大夸赞了一篇文章,打算点为会试第一名。”

    她压低声音,却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

    “我家老爷听闻了一耳朵,应该就是用修的那篇文章。”

    “那可真是大喜事。如果能连中三元,在咱们大梁王朝那可是第二份!”苏晚晚衷心夸赞。

    喻夫人谦虚地笑着捂嘴:

    “这种大喜事,也只敢梦里想想。”

    杨稹乡试时就是案首,如果会试又是第一名,就只差殿试拿下“状元”称呼了。

    连中三元,那可是百年才一遇的“科举奇才”。

    大梁王朝第一位“连中三元”,乃是宪宗时期的内阁商首辅。

    可见这个荣誉含金量有多高。

    若是杨稹将来也能入阁,“父子两阁老”,想必也是千古佳话,读书人喜闻乐道的山峰。

    喻夫人离开后,苏晚晚让人把料丝兔子灯摆在起居室的案上,与那座古朴的青铜大鼎挨着。

    古丽擦拭桌案的时候,好奇地多看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