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187章 顾炎武,黄宗羲

第187章 顾炎武,黄宗羲

    朱慈烺身边带着方正化。

    周围还隐藏着一些高手。

    另外就是善于观察和分析情报的德妃刘远芳。

    这个时候天气还相对较冷,刘远方穿着厚衣服女扮男装,这也倒没有那么引人注意。

    三人坐在一家名叫云德轩的茶馆的角落里,默默的喝着茶。

    看着很多人在大堂里高谈阔论。

    并且外面还不断地有人赶来。

    朱慈烺之所以会过来凑热闹。

    是因为他得到了情报,历史上的明末清初五大学者,也就是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和朱舜水等人。

    就是今天这场聚会的主角。

    在李自成围攻京城的时候。

    黄宗羲与顾炎武、还有方以智本身就在京城。

    王夫之和朱舜水两人,则是后面随着时局的变化。

    他们想到京城来看看新的皇帝和新的大明朝廷,究竟跟以前有何不同之处?

    同时也是想看一看,有没有机会一展胸中抱负?

    这些人都很有才华。

    原本就有比较响亮的名声。

    到了京城之后自然就很快就相互认识了,并且现在已经变成了好友。

    其中最幸运最理智的人还是顾炎武。

    因为他当初也是国子监的学员。

    但是当初国子监的大部分人,都跑去宫门口跪着逼宫的时候。

    顾炎武选择了冷眼旁观,他并没有跟着那些家伙乱来,他是发自内心的不认同那些家伙的所作所为。

    而这也让他有幸逃过了一劫。

    要是他当时也参与了逼宫,那么朱慈烺可不会对他网开一面。

    甚至那个时候的朱慈烺,根本没有注意到顾炎武的存在。

    也是后面让锦衣卫调查之后。

    才知道顾炎武当时正是国子监的生员……

    ……

    大家正在讨论着的时候。

    门外又走进来一个文人。

    朱舜水:“王兄你可来晚了啊,快快进来跟大家认识一下,不少人还不认识王兄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人,乃是我们志同道合的好友。”

    其他的读书人纷纷站起来拱手行礼:“见过王兄,认识王兄当真,三生有幸。”

    “王兄之名早就如雷贯耳,今日有幸一见,吾辈之荣幸。”

    “闻名不如见面,王兄果然风采不凡……”

    王夫之赶紧客气地拱手回礼:“诸位过奖了过奖了,多谢各位抬爱,刚才聊的是什么?不如大家继续,别因为王某而打扰了大家的雅兴。”

    黄宗羲:“生员不得议改,咱们今天只是好友相聚,随便闲聊一下,大家随意。”

    顾炎武:“黄兄说得对,大家不用太过拘束,咱们就是好友相聚,相互闲聊而已。刚才我们说到了朝廷大军取得的胜利,这一次大胜当真振奋人心啊!

    陛下英明神武,朝廷大军英勇善战,直接拿下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地盘,甚至大西南也即将回归朝廷的怀抱,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其他人也跟着齐声说道。

    方以智:“此事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官吏商贾,甚至三岁孩童都已知晓,并且大家都在拍手称快。那么各位可知其中原因,大家为何拍手称快呢?”

    说到这里,大堂里面安静下来。

    有些人是确实不太明白,而有更多的人是心里明白却不敢直说。

    这里是公共场合,人多眼杂,他们心里多少有一点顾忌。

    王夫之:“哈哈哈,看各位都这么谦虚,那就由我来开个头吧!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京城周边地区到处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包括一些中小型水库,还有很多用以灌溉庄稼的沟渠。”

    “自然是知道的,那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不知道?”

    “对对对,此事我们都知道……”

    王夫之:“朝廷组织了大量的人力来修建水利工程,除了闯贼那边的俘虏,还有从辽东与高丽半岛押回来的那些俘虏之外,其他人去做工都是有工钱可以拿的。

    并且工钱每月都会按时发放,从来都不拖欠,也不会克扣,所有干活的人包括那些俘虏在内,朝廷还提供饭食。而新修水利工程的地方,可不仅仅是京师周边。

    远的到了陕甘之地,南边到了中原地区,东边到了山东半岛,至辽东地区都在大量兴修水利,大家想一想,那得是多么庞大的开销啊?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大家当然知道钱从哪里来,不就是靠抄家灭族吗?

    另外就是清洗地方豪强以及各种利益集团,还有大量收起商税。

    对此有人认同,也有人认为杀戮过甚。

    私下里也有不少人对这些事情都是有意见的。

    但是这里是公共场合,又是在京城之中。

    说不定大厅里面就有锦衣卫和东厂的暗探。

    所以其他人又沉默了下来。

    朱舜水:“看来大家还是放不开,那就我来说一说,试问各位,贪官污吏该不该杀?通敌卖国者该不该杀?倚仗权势侵占民田,并且鱼肉乡里欺压百姓的人,各位认为该不该杀?”

    “该杀,杀的好。”出身贫寒的学子立刻大声喊道。

    其他人也跟着纷纷开口:“确实该杀,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竟然敢公开违抗朝廷旨意,他们就该死。”

    “陛下英明神武,杀的好……”

    朱舜水:“既然大家都认为杀得好,那么此事就不用再多提,朝廷公开的各地案例很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具体的情况大概是个什么回事?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商税的问题,自大明洪武年间就定下了商税是三十税一,但是商税一直都是空有其名,很难收到税收。直到当今陛下登基之后,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

    王夫之正在说着商税的事情。

    门口处又进来了一个老头子。

    老头子左手拿着本子,右手拿着最近才推出的一支硬笔。

    看起来随时都准备记录的样子。

    老头子进来之后张望了一下,就往角落里边走去。

    准备悄悄的在一边观望,顺便进行他的记录。

    结果那个家伙到了角落之后,突然看到了朱慈烺。

    朱慈烺也看到了对方。

    没想到在这里还会遇到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