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洪县县委书记李泰峰,顺利升任市人大副主任,由市人大副主任兼任县委书记,至此,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副厅级干部。市里此番安排,意图十分明显,便是期望李泰峰能借助副厅级干部的身份,对东洪县部分过于强势的本土势力形成一定的制衡,也为下一步退居二线做准备。
东洪县党政干部会议已接近尾声,会场上的气氛却陡然热烈起来,众人围绕新任县长的人选问题展开了调侃式的讨论。在许多东洪县干部心中,东洪是他们世代扎根的地方,“东洪是东洪人的东洪”这一观念根深蒂固。以往,并非没有外派干部前来任职,然而,那些外来的干部在这片土地上仿佛水土不服,没有一个能真正干出一番亮眼的成绩,最终都只能带着遗憾,黯然离去。
李泰峰坐在主位上,静静地听着台下干部们的议论。随着讨论的深入,话语愈发离谱,他的脸色也逐渐变得阴沉起来。拿起杯子上的杯盖,轻轻的敲了敲桌子,那清脆的敲击声,声音不大,瞬间让会场安静了下来。李泰峰平和的道:“你们都在说些什么?简直是乱七八糟!‘听话,送三年政绩,不听话,送三个小娘们?’,这话从咱们党员干部嘴里说出来,合适吗?你们的觉悟呢?党性又在哪里?组织上选派干部到东洪,一心只为推动东洪的发展,绝不是来搞什么抢班夺权的!”
这时,坐在旁边的一位县委常委、副县长曹伟兵嘟囔着,语气中满是不满:“若不是抢班夺权,为啥不让我们东洪人自己推选县长?偏偏派个30出头的毛头小子来领导我们?说到底,还不是上面有人,靠着劳动人事局局长丈人的关系。他丈人在东原担任市委副书记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三分,如今老邓都调到省里去了,这小子就敢来东洪,完全没把我们这些本地干部放在眼里。”
曹伟兵身为东洪县土生土长的年轻干部,年轻气盛,说话很不中听,有的时候,甚至会让县委书记李泰峰下不来台。
原本,前任县长因打牌被调往市直机关担任二线干部,这让曹伟兵看到了晋升的希望,家里人也为此前前后后忙碌运作了好几次。无奈曹家虽在本地算得上是大家族,可在上级层面缺乏有力的人脉支持,眼见县长之位花落别家,曹伟兵心中自然满是怨气。
李泰峰眉头紧皱,严肃地扫视了一圈会场,说道:“组织上选谁当县长,目前尚无定论,你们不要在胡乱猜测。别把那些毫无根据的小道消息拿到县政府党政扩大会上来讨论。大家好好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是中共东洪县委员会,是东洪县人民政府的重要会议场合,庄重而严肃,岂是你们能像街头巷尾的老百姓那般随意闲聊的地方?同志们,说话做事都得有分寸!”
李泰峰也是地地道道的东洪人,其从政生涯几乎都在东洪这片土地上度过。从人民公社时期的普通干事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历经岁月的磨砺,一路攀升至如今的县委书记高位。东洪县各个层级的领导岗位,他几乎都曾任职过。在东洪县,他凭借多年的积累,树立了绝对的威望,人脉资源也极为深厚,县里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曾受他提携。当然,县长的任免并非李泰峰能够决定,而是要经过市委班子集体讨论决策。而作为县委书记,李泰峰很多时候,为了维持县里各方势力的平衡,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在复杂的权力博弈中寻求微妙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