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 第3230章
    王瑞凤之前没太留意周海英曾是建筑公司一把手的事儿,只知道他是建委书记,所以,对夏光春审计的事,并没有和周海英联想到一起,便表态说:“周海英那儿,我找个时间跟他谈谈。毕竟周鸿基对东原有特殊贡献,每次我回省城,碰到周老爷子,他都苦口婆心地让我多管教周海英。”

    齐永林不客气地说:“瑞凤同志,我发现你们还是有点搞个人崇拜那味儿。很多人把吃饱饭这事儿,全归功于周鸿基一个人。实际上,是小岗村率先搞起包产到户,这股风才在下面刮起来的,周鸿基也就是把这事儿拿到了咱们东原的桌面上。就算没有他周鸿基,也会有别人站出来做这件事。不能把历史大势推动的发展,功劳都算在一个人头上。实事求是地讲,周鸿基同志是个好同志,政治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也丰富,但要当副省长,还得有长远的眼光和宏大的格局,很明显,周鸿基同志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

    王瑞凤听着齐永林发了这一通牢骚,无奈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她早就知道,齐永林和周鸿基之间矛盾不小。特别是周鸿基到省政府任职,第一件事就是向省委大力推荐钟毅同志接任市委书记,这事儿肯定让齐永林心里特别不痛快。

    王瑞凤说:“你这话可有点过了,不能否认前任的历史功绩。整个东原在省内率先实现包产到户,要是没有周鸿基大力推动,这事儿落地说不定得推迟很久。这事儿推迟一天,说不定就有老百姓要挨饿,推迟一年,那得耽误多少生产啊,多少人要饿死还说不定。”

    齐永林不想在这事儿上跟王瑞凤起争执,便说:“嗯,鸿基的事儿,就交给历史去评判吧。我现在最要紧的是拿到线路和执照。瑞凤啊,我好歹也当过东原市长,办这点事儿都这么费劲,咱们省上真得好好反思反思了。”

    王瑞凤心里自然明白,虽说自己身份地位特殊,但要改变这种局面,可不是发几个文件、处理几个人就能解决的。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文化现象,一种流淌了千年的传统和陋习,好像不请客吃饭、不打招呼、不走后门,事儿就办不成。这可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土壤造成的。

    王瑞凤说:“齐市长,咱俩心里都清楚,省厅的事儿咱们管不了,在东原的地界上,咱们还能管一管。你说的周海英这事儿,我记下了。要是跟他谈话解决不了问题,就用行政手段,前提是得抓住龙腾集团违法的把柄,只有这样,咱们才能依法查封它。”

    齐永林还是气不过,说:“查封,查封恐怕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看只有把周海英赶出东原,东原才能有个清朗的环境。”

    王瑞凤笑着说:“可没哪条法律规定能把人赶出东原啊,咱还得依法办事。只要有确凿的违法线索,查实后一定严惩不贷。”

    夏光春回到审计局后,赶忙把电话打给了夏南平。夏光春和夏南平是一家人,论辈分,夏光春还得恭恭敬敬喊夏南平一声叔叔。夏光春把建筑总公司的事儿,前前后后、详详细细地跟夏南平沟通了一番。

    夏南平在电话那头苦口婆心地劝道:“光春啊,听叔一句劝。现在组织上已经对周海英的事儿做了严肃处理。周海英在建委的时候,那是一手遮天,得罪了不少人。就说商恒华那事儿吧,他失联之后,我们建委的纪检组织专门跟光明区派出所对接,硬是把商恒华的户口都给退回原籍了,还特意给临平公安打招呼,把他一家人的户口都退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