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山拉着推车,顾长河在后面跟着,江暖听到动静,一抬头,就看到顾长山拉了一推车的木柴走进来。
“长山哥,长河哥,你们这是干啥呀,木柴我自己上山就能砍。”
“江暖,收着吧,前几天你们还没回来的时候,楠风给我爹打了电话,特地交代我们给你多打点柴。这些木柴也不是我们一家砍得,村子里人知道我给你砍柴,他们每次上山也都会帮你弄点回来,这不,才几天时间就弄了这一推车。”
顾长山解释着,和顾长河已经开始把木柴搬下来了。
江暖还能说什么,那是村里人的一番好意。
算了,看来自己真的要找时间去山里弄几头野猪回来了,不然都对不起村民们对她的照顾。
卸完木柴后,顾长山还说了句。
“江暖,以后木柴你自己别砍了,大家都商量好了,以后每天上山多给你带半捆柴,我估摸着封山之前还能给你拉上三四板车的木柴来,一个冬天应该够用了。”
江暖知道就算拒绝,那些村民也都会继续这样干,也就不说什么谢谢了,有时候语言上的感谢还不如来些实际感谢。
“行,我就不跟大家客气了。”
“嗨,有啥客气的,比起你为我们大队做的事,不过是给你砍些柴而已。”
两人送完柴就离开了,方琳听到动静从对面走了过来,看到江暖院子里那满满一摞的木柴,满眼羡慕。
“暖暖,村子里的人对你是真的好,我这些天砍柴砍得手都麻了。”
“那你从我这里拿些过去,这边冬天非常冷,木柴你可得多存着点,至少要存上半年的。”
“嗯,我和村子里的人打听过了,到时候直接买点木柴回来。”
“对了,你冬天的衣服够吗?特别是厚棉袄,这里可比京都冷多了。”
“应该够了吧,我来的时候带了二十斤的棉花票,要不我这两天去公社买点棉花和布,做两身厚一点的棉衣,对了,我带了两件军大衣呢。”
“那没事,那军大衣质量不错,也保暖,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在做一件新棉衣,厚一点的。或者买点毛线自己织几件毛衣,后面猫冬了白天也没事,基本都是窝在家里,多的是时间。”
“可我不会啊,我的毛衣都是我奶给我织的。”
“学啊,我之前也不会,也是来了这边后跟着别人学的,正好找些事情打发时间,不然猫冬几个月,你会闲出屁来。”
“说的也是,那我改天去公社看看。”
第二天下午,方琳家院子里,来了好几个人,有知青院的,也有这个村子里的。
男同志负责烤羊肉,女同志此时都聚在屋子里擀饺子皮,包饺子。
顾春芳和顾绣巧也在,知青这边方琳叫上了周佳红程斌夫妻,郝佳,还有这次新来的三位新知青,陶桃,简书唯和江宏。
再加上许甜甜和江暖,一共十一个人,因为吃烧烤,也不用担心一桌坐不下。
“郝佳,你今天应该可以回城探亲了吧。”
下乡知青每两年可以请假回城探亲,不过也不是所有知青都有这个探亲假的,还要看知青在乡下的表现。
只有非常优秀的知青才有资格请假回城,但这个假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也有长短。
像东北这边,一般能有个两个月的探亲假,主要还是因为这边冬天不用下地干活,像南方那边的城市,有些探亲假都不到一个月的。
问话的是周佳红,她下乡时间最久,期间也回去过一次。
但是那一次回城让她伤透了心,之后便也不在想着回去了,这次和程斌结婚,周佳红也只是在信里提了一句。
郝佳听了,眸光微暗,随后摇了摇头道。
“算了吧,我估计回去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说起来我已经有三个多月没给家里写信了。以前吧,总盼着家里人能给我写回信,后来时间久了,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奢望,慢慢的也就不在抱希望,这样自己反而活的更轻松。”
说着,郝佳咬了一大口刚烤好的羊肉,砸吧了两下,露出一个满足的笑容,说道。
“现在我每个月能有三十多的工资,听顾厂长说年底还有奖金呢,我觉得日子比以前在城里舒坦多了。等以后我钱攒够了,我就在咱们村子也盖两间房子,要是遇上合适的男同志,那就成个家,是在没有合心意的,一个人这样过着也挺好的。”
在场的人听到郝佳这番话,都是一阵唏嘘。
那些被家里送来下乡的女知青,各有各的不得已,大多数还是因为家里重男轻女,舍不得家里的男孩子来乡下吃苦,就让家里的女孩子下乡。
像周佳红,郝佳,吴桂花,还有这次新来的陶桃和徐艳红,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然,也有自愿选择下乡的,但也都有着各自的不得已,比如方琳,是为了家族,为了避免吴家人的纠缠。
再比如许甜甜,她是因为不想让体弱的二哥来乡下吃苦。
一时间,气氛有些低迷,郝佳见状,立马出声缓解气氛。
“喂喂喂,都干啥呢,今天可是方知青的乔迁之喜,别因为那些不值得的事情扫了兴致。说起来我还要谢谢我那重男轻女的爹娘呢,没有他们让我下乡,我哪里能找到现在这么好的工作,还认识你们这些可可爱爱的朋友们。来,为我们能从五湖四海相聚在这干一杯。”
有郝佳这番话,周围气氛也渐渐活跃,他们也看出郝佳是真的不在意以前那些事了。
“对,干杯,以后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在这里,我们就是家人。”
最年长的程斌拿起面前的酒碗说道。
以前的他,因为担心自己成分的问题,被这里的人区别对待。
可现在,村子里的人大多都知道他父母的事情,但他们从没有因为这点就瞧不起程斌,反而对他多了一丝关心。
如今程斌只想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回馈这帮可爱的村民,他也真正的融入了这个村子。
“相逢即是缘,为我们这份友谊干杯。”
方琳端起酒碗,好爽说道,她没有高门子弟的势力,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觉得高人一等,反而方琳很喜欢交友。
“干杯,也感谢你们喜欢这个村子,你们的到来,让我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增长了见识。”
顾春芳端起酒碗回应道,以前的她,就是个目光短浅的山村小妞。
自从和知青院的这帮人认识后,从他们的描述中,顾春芳认识到了一个别样的祖国。
顾春芳很喜欢听知青院的这些人将他们所在城市的繁华盛景,哪怕没有见过,可她也能通过这些人的描述,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城市的繁荣。
几碗酒下肚,大家的情绪也都上来了,天南海北的聊着。
这时,顾春芳忽然说了句。
“暖暖,过两天你能来我家吗?我娘给我安排了一个相亲。”
顿时,所有人的八卦因子都活跃了起来,齐齐看向了顾春芳。
“婶子怎么这么着急啊,你不才十八吗?”
“哎,其实也不是我娘给我安排的,是我舅妈介绍的,对方是阳山大队的,今年十九,他爹是阳山大队的会计。”
“阳山大队的啊,那不是隔壁公社的吗?听说阳山大队的条件还不错哦,去年他们年底算工分,一个工分差不多一毛二了。”
一旁的周佳红说道。
“嗯,我娘就是阳山大队的,当年我娘嫁给我爹的时候,大家都说我爹高攀了呢。”
“你们哪天相看?”
江暖问道。
“后天上午九点左右,正好星期天,我那天休息。”
“那你是怎么想的,想这么早嫁人吗?”
江暖关心的问了句。
顾春芳忽然就扭捏了起来,拽着自己的衣角,低着头吞吞吐吐了半天才开口道。
“我也不知道,可看着村子里像我这般大的也都开始相看了,好几个都已经结了婚,我也担心往后拖着自己就成老姑娘了。”
江暖倒也理解顾春芳的担忧,毕竟现在十七八岁结婚,二十岁不到就当妈的人真的是比比皆是,反而十八九岁还没找婆家的才显得不正常。
“那万一看对眼了,以后你工作怎么办,阳山大队离咱们大队远吗?”
“不远,阳山大队就在铁牛大队隔壁,也就十几里路。”
说话的是周佳红。
顾春芳也点了点头道。
“这边的工作我是不会放弃的,我觉得女人还是要有一份工作,自己能赚钱,那在婆家腰杆子也能硬起来。”
江暖很满意顾春芳的这个想法,然后点了点头道。
“行,后天我过去看看,只要对方人品不错的话,你们也可以试着聊聊,不用着急定下来的。”
“暖暖,你对我太好了。”
“嗯,知道就好,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就算真的成了,我觉得二十岁之前别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