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男子一家一连串的奇怪反应,王丛有些发懵。
好在他有着丰富经验,表面上并未显露出来。
所以,他轻轻摆了摆手,连忙说道:“这位大哥,你先别紧张,我不是警察,就是来你这里吃饭的顾客。”
“你想想,我要是警察的话,肯定不能这么客气和你讲话了。”
好像说得有道理。
可男子并未放松警惕,依然将女人和女孩紧紧护在身后。
厉声质问,“你不是警察,为啥总是盯着孩子他妈妈看?”
王丛解释说:“你别多心,我是个外地游客,头一次来边境城市,感觉哪都新鲜,想着向你打听,我该去什么地方游玩才好。真的,我没有恶意。”
男子上下打量王丛好几眼,渐渐地松弛下来。
说道:“好吧,我相信你。请你回去等着,饭菜马上就好。”
嘴上这么说,可男子仍旧时刻保持警惕。
就是王丛回去坐着,他还在暗中观察王丛的一举一动。
出了这么个小插曲,反而激发出王丛极大好奇心。
没过多久,男子端上来一荤一素两道菜,还有个大酱汤。
冒着热气的菜肴,发出独有的香味。
王丛也是饿了,抄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他没喝酒,倒是把酱汤吃得一干二净。
尤其大米饭,米粒晶莹剔透,软糯且有弹性。
吃饱喝足,王丛并未着急走。
趁扫码付钱的机会,对女人厨艺赞不绝口,还特地问起大米饭好吃的原因。
此时的男子,终于信任王丛。
态度也变得轻松,滔滔不绝的告诉王丛,这里的大米好吃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种植的水稻只有一季。
二一个,他们焖米饭用的锅,是本民族特有的石锅。
这种锅由耐高温、耐腐蚀的花岗岩材质制成,能够使米粒受热均匀,从而焖出带锅巴的大米饭。
由这个话题谈起,王丛得以赢得老板好感。
并且还和男子一边抽烟,一边聊天。
由浅入深,王丛终于把话题引入到他妻子身上。
王丛觉得奇怪,看他们夫妻年纪不小,可女儿怎么才七八岁。
“不怕你笑话,我和孩子他妈直到四十岁,才有了英爱。不是不想要孩子,实在是情况特殊,不敢有孩子。”
“为什么?”王丛发觉自己的话问得有些操之过急,容易引起男子警觉,急忙解释,“您要是觉得不方便说,就当我没问。”
“唉!”男子叹了一口长气,无奈苦笑道:“其实说了也没啥,孩她妈是从对岸偷着跑来的。”
原来,二十年前,对岸由于连年受灾,老百姓经常吃不饱饭。
那时候,边境线管理不严,不少人趁着晚上天黑,偷偷趟着江水跑到这边来。
因为这边的农村,有好多少数民族村屯。
对岸的人和这边村民语言相通,习惯一致。
特别是女人。
她们想要吃饱饭,而这边男村民由于穷,娶不起老婆,有很多的光棍。
眼见骨瘦如柴的女人找上门来,管她们吃饱穿暖还是不成问题的。
两下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于是,绝大多数女人就此安顿下来,和光棍们搭伙过日子。
这种情况,在当时十分普遍,算不得新鲜。
李英爱的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她妈妈毕竟是偷渡过来,没有这边身份,只能四处躲藏,以便躲避边防警察的检查。
一晃二十年过去,时过境迁,他们终于熬过风头。
这些年,全靠英爱爸爸的几亩薄田,勉强糊口。
可随着英爱越来越大,再这么下去,一家三口早晚有吃不上饭的那一天。
考虑英爱妈妈做饭味道好,厨艺精湛。
两口子一商量,才在县城开了这家小吃铺。
王丛终于明白,男子为什么对他那么紧张了。
生怕警察把他妻子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