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强打着精神,在一旁整理着资料。
等他查到一条与亥姆霍兹德罗中心的信息时,表情瞬间一僵,下意识地想要汇报给方具瞻。
但抬头看见熟睡的方具瞻,他最后还是硬生生地讲堵在喉咙的话咽了回去。
……
霉国时间,上午九点多。
优化一组,也即双抗设计组,在经历了一夜不眠不休地研究后,总算是得出了一些实验数据。
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抱太大期待。
然而,当一项项指标数据化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原本的抗egfrviii单抗,血脑屏障穿透率只有0008。
通过各种手段,可以达到001。
但如今,他们尝试按照许秋给出的办法进行双特异性抗体设计。
也就是抗egfrviii与抗转铁蛋白受体组成双抗。
最终发现,其脑部摄取率提高到了015!
足足十八倍!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他们想了诸多办法,最终都难以让它的纯粹穿透率超过001……然而许秋出手,直接就翻了将近二十倍!
小数点都往右挪了两位!
而且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
抗体的半衰期也降低到了十二个小时。
从七十二个小时,降低到十二个小时……
这意味着,毒副作用简直是呈现出几何倍数的降低,全身暴露毒性将低到一个让人发指的程度!
这又是什么概念?
全身暴露毒性降低,意味着疗法的容错率更高,也有更多的试错成本!
可想而知,这简直是改变了整个疗法的治疗基础。
甚至于,连适应症都扩大了!
原本因为身体太过羸弱不能适应阿尔法射线疗法的人,此时也完全有了被治愈的机会!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就因为加了一个抗转铁蛋白受体?”
此时,组内不少人都满脸的震撼,只觉得无法理解。
而这时,一名生物大分子教授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昨晚指导完众人操作方法后,就跑去钻研许秋这套改进方案的原理了。
此时终于有了初步的结论。
翻阅着手里密密麻麻的资料,他面容疲倦,却难掩眼神中的震撼,道:“许医生的优化办法,直接缩短了抗体fc段,仅保留fab区域……这让分子量从150kda降至110kda!
“就像是小球更容易穿过固定直径的孔洞,如此处理之后的双抗,穿透效率也直线上升!
“更别提转铁蛋白受体本身在bbb内皮细胞就是高表达,可以通过转胞吞作用将双抗整体转运到靶区了!”
而这种处理,也导致了半衰期的减短。
可以说,一次处理,直接创造了两个优化史上的奇迹!
即便在场的人都是哈佛医学院精中选精的科研人才,其实也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了。
“二组呢?二组是负责解决肿瘤抗原异质性导致的治疗逃逸的!”
尽管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此时一组的人已经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了。
他们匆匆出了实验室,往二组的地方赶去。
相比一组,二组的工作显然还要复杂一些,因此进度上也是慢了不少。
然而,二组众人已经很满足了。
若是没有许秋直接指出te1这个靶点,他们光是寻找、筛选目标靶点,可能就要数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但现在,盯着一个te1就行!
不过饶是如此,不少人仍然带着怀疑。
靶点的选择,从来都是用钱堆出来。
从没听说过谁能仅凭理论,就能直接找到合适的靶点。
不过,自家的方具瞻院士都没什么意见,他们自然不该多嘴,埋头苦干就是了。
“双靶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测试覆盖率!”
这时,二组组长招呼了一声。
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
二组的优化目标,就是为了解决治疗逃逸。
之前的靶点,大概只能覆盖百分之七十的脑胶质瘤。
而许秋从血管基质入手,选择了te1靶点,理论上是一个成功的方向……但最终覆盖率能到多少,仍然是个未知数。
很快,在众人紧张的注视着,二组开始了检测。
约莫一个小时后。
一套检测程序结束。
实验室内已经是寂然无声。
此刻,所有人都呆滞地站在原地,呆呆地望着那一串串数据。
如果说,之前他们一组的十八倍已经很离谱了,那么现在,眼前的数据就可以用极尽夸张来形容了……
原本,大概有30肿瘤细胞因egfrviii阴性而逃逸。
然而现在……最终检测出来的结果,竟然只有4左右逃逸!
这意味着,te1在胶质瘤的表达率非常高,甚至可能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如此之高的覆盖率!
这一刻,众人的目光都有些呆滞了。
二组组长更是瞠目结舌,觉得自己的世界观有点崩塌。
他们研究了这么多年,也才提升到百分之七十。
往后的每一个百分点,几乎都可以说是用金子堆出来的。
就像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后几步。
越往后,每一步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然而,许秋仿佛无视了这一切客观规律。
他指点出一个方向,初极狭才通人,随后就是豁然开朗的新世界!
“双靶点设计,同时攻击肿瘤细胞和血管基质……而te1则可以覆盖egfrviii阴性但依赖血管供应的克隆……
“这两者加起来,几乎将绝大多数的胶质瘤都给囊括进去了。
“至于剩下的百分之四,这大概属于特殊的变异类型,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二组组长心神激荡。
毕竟,临床上绝大多数疗法,基本上也只能覆盖“大多数人”而已。
如今他们的阿尔法射线肿瘤疗法能精准命中96的胶质瘤,其实已经算是业内标杆,堪称小奇迹了。
“不只是如此,还有放射免疫协同!”
二组组长看向下一个环节。
许秋除了设计双靶外,还提出了“ac-225治疗后注射pd-1抑制剂的”联合用药法。
这一点,二组组长翻阅了诸多资料,随后pacific试验就已经初步证实放射免疫协同增效……
而他们根据许秋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同样没有任何意外。
根据预测,联合用药前,一年无进展生存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五。
而用药后,竟然能攀升到百分之四十一!
这个跨度之大,甚至已经让众人感觉眼前的项目不是从自己手里出来的一样了……
然而最令人震惊的却不是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