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方具瞻却并未动怒。
他静静地望着助理,等待着对方的解释。
这助理跟了他多年,办事靠谱,应当不会遗漏这些细节。
果然就听助理继续说道:“方院士,我在交谈中感觉到,raysearch实验室那边似乎也很迫切……
“忙中就会出错。与其等他们准备妥当后派人过来,不如把主导权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而且,我还有意无意地透露,我们对他们的蒙特卡罗引擎只是心血来潮……错过这个机会的话,我们可能就会放弃蒙特卡罗引擎!”
这就和普通人半夜冲动之下做决定一样。
尽管一个庞大的研究所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但,决策者是人。
只要让raysearch实验室觉得这个机会绝无仅有。
那自己这边就能占据谈判桌的上风。
“想来是因为蒙特卡罗引擎太过昂贵……”助理猜测着。
方院士交代下来任务,他不可能贸然就直接跟raysearch实验室那边取得联络。
肯定要搜集各种信息,做到知己知彼。
而根据已有的情报,蒙特卡罗引擎硬件投入就要上百万美元,再加上基础软件、附加功能、单独授权费、每年的维护费用、数据库调用资格等等……
这让蒙特卡罗引擎只有极少数大型肿瘤中心或者是质子治疗机构能负担得起。
所以那边才急于寻找销路。
而若是能与哈佛医学院合作,不管是医学院本身的名气,还是方具瞻的影响力,对他们来说都是打开销路的助力。
方具瞻点点头。
总之,别让己方陷入被动的局面就行。
“开始谈判之前,先开个小会,大致沟通一下情况。”方具瞻说着。
这次参与谈判的人员不少,有十几人。
其中三个,是方具瞻免疫靶向疗法研究所的负责人。
他们的履历都相当耀眼,有范德堡大学医学物理学博士,有前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其中主导的则是费恩教授,他也是方具瞻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项目核心技术之一的“脂质体包裹阿尔法核素”的技术正是由他开发。
而另一边的谈判团队,则一共有六人。
为首的是莫罗。
一名三十九岁的谈判精英。
值得一提的是,在助理介绍时,方具瞻才发现,对方竟然是促成pd-1抑制剂与放疗联用的跨国试验的主导者……
这让方具瞻有种世界真小的感慨。
今天才从许秋那边知悉可以用“pd-1抑制剂解除t细胞耗竭”,现在就碰上参与掲示这一机制的正主了……
此时方具瞻不由得思考——若是没有许秋提醒,自己若是碰到了莫罗,会反应过来pd-1抑制剂的妙用吗?
片刻后他摇摇头。
——不可能。
pd-1抑制剂看似与自己的肿瘤免疫靶向疗法没有任何关联,而如今疗法尚且还在完善之中,谁又已经想到抗原长期暴露后的t细胞耗竭问题?
估摸着,也就许秋能考虑得如此长远了。
若是没有许秋,自己恐怕不知道碰壁多久。
收回思绪。
方具瞻重新扫过众人,简单地介绍道:“当下我们有两个目标。
“一是拿到raysearch蒙特卡罗引擎,用以优化ac-225治疗的剂量模型。
“另一个则是亥姆霍兹德罗中心alphaca系统的使用权,从而实现阿尔法粒子活度动态监测。”
这两者缺一不可。
阿尔法射线治疗需要精确的剂量分布,以确保足够的肿瘤杀伤同时最小化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而传统统剂量计算方法可能不够精确,特别是在复杂解剖结构如脑干附近。
但蒙特卡罗却能通过模拟粒子运动路径,提供更准确的剂量分布预测,这对优化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至于后者。
它的作用就是纯粹的“监控器”了。
而且,可能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实时监控阿尔法射线、并且具有临床应用可能的设备!
由于阿尔法粒子的短射程和低γ光子分支比,传统成像技术如spect或pet难以有效监测其分布。
而alphaca则可以通过直接检测阿尔法粒子的电离径迹,提供高分辨率的活度分布图像,以帮助实时调整治疗剂量。
在确保肿瘤区域获得足够辐射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
简单来说。
一个是精确剂量,一个是实时监控!
莫罗翻阅着手边的资料,大致了解完情况后道:“想要拿下这两项技术,保守成本就要超过五百万美元。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alphaca系统愿意把使用权出售的前提下。”
然而事实上,亥姆霍兹德罗中心的alphaca系统并未商业化,如今仅限鸥洲那边内部合作……
想要拿过来,不是这么轻松的。
方具瞻眉头一皱。
此事无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务之急是把蒙特卡罗引擎搞到手。
这时候,费恩教授道:“五百万美元肯定行不通。目前我们的科研基金可能只剩下三百万左右……就是全部放在这两样技术上都不够用。
“更何况,我们还得针对血脑屏障穿透率、治疗逃逸做其他研究,这些都是花钱的大头!”
“能匀出多少?”方具瞻问了一句。
他没想到,经费比自己想象得还要紧张!
费恩教授算了算,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字:“最多一百二十万美元。”
方具瞻颇为头疼。
这还是他从保罗那边拿到了主导权之后的结果。
此前,他们研究所的经费更是惨淡!
“能谈下来吗?”方具瞻看向了莫罗。
莫罗顿时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不是……
我倒的确是谈判专家。
但五百万的谈判成本,你就给一百二十万,就是神仙来了也不行吧?
而且最要命的是,方具瞻还要求一天之内谈妥!
谈判本就是拉锯战。
互相试探底线,这个过程必然极度漫长。
他当初针对pd-1抑制剂的跨国实验,谈判共历时两年半,才最终达成各方的一致意见。
如今钱不够,时间还紧凑,怎么看都不可能成功。
方具瞻思索良久,最后看向了费恩:“费恩教授,我们有什么筹码吗?”
费恩来之前就做过功课,此时有些严肃地点点头,道:“有。”
……
一个小时后,跨洋视频会议开启。
研究所这边的谈判团队已然准备就绪。
尽管心里对蒙特卡罗引擎极为重视,但他们没有忘记方具瞻的叮嘱,一个个都表现得颇为随意,仿佛并不是很在乎这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