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 第673章 高人指点,恩同再造!

第673章 高人指点,恩同再造!

    “许秋说过一句话,我记了很久。

    “他说,‘让医生只需要当医生’。这其实就是答案了……既然是合作,那就只合作……许秋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不是因为做了什么,恰恰是因为什么都没做。”

    赖光圳考察过不少医院,也见过不少人。

    医院有大有小,各种花里胡哨的制度层出不穷。

    人也是上至院士杰青,下到实习生医学生。

    但,像临医这种没有冗余的制度、院长不用自己的灵光一现对医院进行干涉的,少之又少。

    而像是许秋这种人,更是绝无仅有了。

    此刻,范鑫等人也默默地点头。

    如果是王修文要谈合作的话,大概率要带一堆的附加条件,然后画一个个大饼。

    甚至合同里面还埋了各种雷。

    但许秋,就跟“节段性血管骨架化游离”一样,把整个合作过程也进行了大瘦身,与合作无关的一切内容全部剔除。

    什么多余的条款都没有。

    任何不必要的动作都不去做。

    纯粹的合作。

    这在当下仿佛是一股清流。

    此时他们也有点庆幸了。

    能够加入许秋的“肺移植转运通道”之中,也帮忙出一份力,现下看来或许没什么回报,但未来,这笔投资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

    不过哪怕临医的肺移植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也不在乎。

    就当是颈七互换术的学费了。

    ……

    嗡嗡嗡——而突然的,申昆仑的手机响了一下。

    来了条新消息。

    他看了一眼,表情顿时就有些错愕了。

    “申主任,考核有变动?”一旁的赖光圳问道。

    申昆仑摇摇头,把手机屏幕展示给对方。

    赖光圳望去,旋即目光一凝。

    上面只有一行简短的内容:“苏黎世医院脑血管中心主任,莫雷蒂教授已经抵达安溪市。”

    “……”

    莫雷蒂教授?

    这一瞬,赖光圳眼里的惊愕都快要溢出来了。

    这位教授在国际领域的地位,可是要比自家戴教授还要高出不少。

    真正的国际大腕。

    不过,比之沃森还要差一些。

    毕竟苏黎世医院和霍普金斯医院就有不小的差距,两家医院同一个等级下的医生,差距自然存在。

    就像是协和主任跟临医主任一样。

    虽然都是正高职称,但水平能一样吗?

    当然,协和主治和临医主治的差距也是极大的。

    “这么看来,她是奔着分层考核来的?”范鑫也凑过来看了眼,了解情况后做出了猜测。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赖光圳点点头:“没想到,莫雷蒂教授居然真的在考核之前赶来了!”

    之前他和戴教授交流过,后者就曾经透露莫雷蒂会在这段时间落地大夏。

    但,预估也就是大夏年会开始前几天。

    结果现在,硬生生为了许秋的分级考核,提前十天就到大夏了。

    此刻不免有人担心起来:“让各地级市的医生观摩就已经有泄密风险了,但到底是自己人。但莫雷蒂……”

    这话一出,不少人心里有些焦虑了。

    着实是之前霍普金斯的抢劫行为给他们留下了阴影。

    这要是莫雷蒂看了考核体系,也突然想效仿沃森前辈,那不是又来一出所有权之争?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忧心忡忡了。

    “相信许秋医生。”

    这时候,申昆仑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而这话直接终结了所有争论。

    众人沉默半晌,随后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的确……

    对方都同意莫雷蒂来了,肯定早就预料过了各种情况,他们着实没必要瞎操心。

    “应该还有一两个小时就能到临医?”

    赖光圳把话题拉了回来。

    而申昆仑则回答道:“如果省院那边不整什么幺蛾子的话,理论上莫雷蒂教授落地安溪市就会赶过来了。”

    虽说自己这边才收到消息。

    但,临医肯定早就做好了安排,派了专车去接送。

    这一点还是相信霍院长的。

    ……

    九点半。

    此时的临医大礼堂内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临医自家的神外医生、十九家地级市合作医院的同行……加起来能有个五六十人。

    当然,正主考官和考生们都还没来。

    不然人会更多。

    此刻,很多人都在观察大礼堂的布置。

    临医只是一个普通小三甲,院内没有这么多富余的场地,像协和那种临床技能中心、培训基地、基础操作训练室各种设备和场地都齐备,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因而,临医的大礼堂文能开会,武能考核。

    为此堂内的椅子还是特配的,前面五六排的椅子都可以挪动,随时都可以腾出空间来。

    而如今,临医大礼堂前部的椅子就已经被挪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考核台,上面各种手术器械,以及模拟病人,一应俱全。

    仅仅看这个架势,就让人内心升起一种紧张感。

    众人也随之低声议论起来。

    “感觉回到了考执医的时候……”

    “嘶,每年都有院内考核,你怎么直接回到考执医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

    “该说不说,这阵仗太吓人了,而且这次考核的还是赖主任他们……这些神经外科大佬从来都是当评委的,随便一个拉出来,都能当国家级比赛的主评委了!”

    “我前些天给一个中文核心期刊投稿,审稿人就是赖主任……他让我换个研究方向……难不成赖主任是想抢我的成果?”

    “噗,赖主任是告诉你你不适合这个方向,要么就是提点你这个方向没有研究价值,你不偷着乐,反而质疑起赖主任了!”

    “我感觉纯粹是赖主任觉得你的研究成果太辣眼睛了,劝你赶紧转行……”

    众人都有些忍俊不禁了。

    同时也有一丝丝羡慕。

    很多审稿人,拒了稿件就随便写一个理由。

    像赖光圳这种,愿意指点到这一步的,算是极其罕见了。

    委婉地告诉来稿者:能力不够、继续研究没有前途。

    总好过蹉跎几年乃至于十几年,最后才幡然醒悟发现自己一直走错了路。

    相比之下,有一位业内顶尖的老前辈,直截了当地劝阻自己“早点调整研究方向”,恩同再造。

    而这一刻,听到同行们的提醒,先前那位投稿论文的主任也是猛地一愣,总算是反应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