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不由望了眼这书生,殷勤得不对劲呀,先前的客人来,可没见他如此热心代劳,莫非是看上了刘小姐?
不止是她,袁清、沈旌也是颇为诧异地望了眼那书生。
刘小姐倒没觉冒犯,仍是笑吟吟的模样:“是啊,崔太太与母亲知晓这边卖姜汤,都夸小宋大夫考虑周全呢,她们这两日心焦,竟是忘了准备。这不,我便来替兄长买一碗。”
人家都夸自己了,宋英自然得谦虚两句,她谦虚地笑了笑,刚想张口,那书生却又抢先说了句废话:“令兄妹感情深笃。”
宋英:“……”
“看公子也是来应考的考生,不知可有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刘小姐语露关切。
宋英不由觑了眼她,又望望那书生,不对劲,这刘小姐貌似与这书生早就认识呀。
书生微笑点头:“刚才已是买了一碗喝下。”
刘小姐面上担忧稍减,抱着手炉微笑道:“那便祝公子旗开得胜,榜上有名。”
“借小姐吉言。”书生亦是微笑道谢,两人视线交缠,都快能渗出水儿来了。
宋英正看得入迷,不想刘小姐到底脸皮薄,在与书生的对视里红了脸颊,羞怯怯地移开视线,岔开话题:“小宋大夫,我的姜汤。”
“哦哦,姜汤,我这就给你盛!”宋英飞快地盛了碗姜汤递过去,颇有些意犹未尽。
这可不就是戏文上写的小姐书生相会的场景么,她还是第一次见到真的。
刘小姐接过姜汤,交给后方一个丫鬟,又是含羞带怯看了眼那书生,这才离去。
宋英直到这个时候,才留意到还有一个刘府的丫鬟,她记得刘小姐过来的时候是没有的,想来是她来得太急,人群又是熙攘,让那丫鬟落后了许多。
刘小姐走后,众人便纷纷把目光投向那书生,大伙儿又不是傻子,这么明显的事情哪里看不出来,那刘小姐说是来买姜汤,实际上是来与这书生说话的,或者说是来关心他、祝福他的。
面对众人的目光,书生倒是跟没事人一样,坦然自若得很。
这大庭广众的,又涉及刘小姐清誉,便是沈旌袁清这些同窗也不好多问什么。
一阵静默之后,宋英当先开口,打破了这奇怪的氛围。
“你们若是不嫌弃,可以站在我们的炉子边,这边暖和些。还有你们几个的考篮,也可放桌子下面。”
几人接受了到炉子边的提议,对于考篮却是坚持要自己提着,里面不仅有考试用的笔墨砚台,还有最重要的考篮,可是万万不能出差池的。
宋英也不强求,继续卖汤卖糖,忙得不行。
又是等了一阵,有差役出来喊道:“应考的考生,都到龙门前来,五十人一排,站好了!”
袁清几人向宋英道谢,提着考篮去排队,沈旌也把手炉递给了小厮书砚,并从他的手里接过考篮。
宋英放下碗勺,对几人祝福道:“预祝各位马到成功,圈内有名!”
不得不说,这句经过多次修改的祝福蛮合读书人的心意,便是周围一些不认识的考生,也遥遥向宋英道谢,小小地蹭了一下她的祝福。
反正她也没指名道姓,说的是各位。
宋英也是莞尔,把小凳子放在炉子边坐下,伸出手去烤,盛了那么久的汤,她的手都冻得有些僵,这会儿既然已经开始排队,准备入龙门,想来也没人再来买姜汤与糖果,可算能好好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