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他的经验,这藏经阁里的每一本经书,从熟读到钻研,哪一本不得花心思研读和反复琢磨。

    但沈翊却是看得极快,每一本都是通读一遍,迅速翻页过去。

    如此一天下来。

    沈翊能读个七八本。

    扫地僧只是不住摇头叹息,他根本不是在钻研,而是在囫囵吞枣。

    老僧忽然怀疑。

    难不成这小和尚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但旋即又摇头否定。

    就算能够过目不忘,若不能沉下心来体悟,也只是记得一段段晦涩经义。

    悟不到佛法神通。

    他嚼了一口手上的炊饼。

    不过小和尚算是懂事有礼貌,等他一头撞了南墙,我再提点他几句。

    扫地僧如是想着。

    足月过去。

    藏经阁的经书,沈翊翻看了三分之一,潜修空间中,却是恍然已经过了五年。

    灵台中的菩提树已然参天而起。

    枝繁叶茂,佛韵悠扬。

    扫地僧目瞪口呆。

    他本想等到沈翊心性急躁,抓耳挠腮,不得其法之时,出言点拨,恰合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之义。

    然而,他发现沈翊不仅不急。

    反而像是乐在其中。

    每日相见之际。

    扫地僧都有留意沈翊的个中变化,他的眼眸中温润如水,佛韵渐盛而不止。

    这是入了门道!

    勘破了顿悟之际!

    好小子,好天资,好机缘!

    扫地僧内心赞叹。

    天心寺修佛,本就讲究一朝顿悟,立地成佛的理念,众僧诚意修持,所为不过是勘破顿悟之机。

    没想到沈翊竟能在这种速读佛经之中开悟,让佛意迅速萌生成长,简直闻所未闻。

    又是一个月过去。

    藏经阁的经书,沈翊已经观览三分之二,潜修空间,又是一个五年过去。

    灵台中的菩提树,今已亭亭如盖。

    树下绿草如茵,生机勃然。

    扫地僧似乎已经将震惊习惯性地挂在脸上。

    这小和尚的开悟,竟能维持如此长久的时间,其佛韵满溢,行住坐卧,禅韵悠长。

    从入寺到现在。

    满打满算,不过半年而已。

    沈翊的佛法修为,已经赶得上寻常人十几年之功!

    即便是先前的无心小和尚,与沈翊相比,亦是相形见绌,颇有不如。

    扫地僧的眼中佛光凝聚。

    旋即倏尔散去。

    小和尚练过内力,踏破了先天,还修过佛门横练锻体,可惜可惜,却是全身经脉破损。

    一身内功发挥不出一成,想要复原,非得要以易筋洗髓经来洗经伐髓不可。

    小和尚倒也坦白,给交代的清清楚楚。

    广远广渡容他天天往我这里跑,是存了让我亲自考校的心思吗?

    扫地僧的一双佛眼中泛起些许笑意。

    那我就再看看罢。

    楼下的沈翊恍然无觉一双佛眼正在旁边,一直静静观察着他。

    此时夕阳西下。

    他缓缓起身,将佛经送还书架。

    今日佛经阅毕。

    他转身向着楼上的扫地僧,双手合十躬身行礼;“前辈,我明日再来。”

    ……

    江湖风云变幻。

    天心寺也不能幸免。

    前些日子,晋王一幅拜帖。

    提出随西陵使团前来拜访天心古刹。

    随行者,除了晋王亲至。

    还有太岳剑派,神拳门,天狼帮,天水阁等一众大小帮派掌门,来势汹汹。

    忘忧小和尚忧心忡忡:

    “忘尘,听说那晋王在四处招揽江湖宗门,这次来就是想让咱们天心寺投入他麾下。”

    沈翊捧着一卷经书。

    抄起一盏茶水抿了一口。

    “咱们寺内有方丈和长老们坐镇。”

    “广远和广渡两位禅师,均是地榜人物,想必无需担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