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对此很满意,很大方的表示可以支持技术,工部可以派人来学,至于她把技术人员派出去目前是不可能的,她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朱元璋回去后,也是认真参考了青州实行的政策,虽然说这个政策让青州的人对上位者的惧怕没那么严重,但是似乎更加可以凝聚人心,没见现在人才都想往青州跑。

    “标儿啊,你跟长安关系好,多跟她要点东西,在青州待了一段时间,回宫后感觉哪哪都不舒服。”坐惯了软乎乎的沙发,再看这硬邦邦的龙椅,真的是一点都不想坐。

    还有那平坦的道路,走哪都可以骑着的自行车,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吃,还有那有趣的时事报纸,真的是太好了,现在回来了,感觉哪都不顺眼。

    朱标听了属下的念叨,也听了亲弟弟朱棣的念叨,朱标现在对青州是十万分的好奇,但是作为太子,作为一个被老父亲寄予厚望的太子,他不能随意离开京城,只能赶紧给自家妹妹写信。

    忘忧这边,朱英和朱然哪怕再不舍,在家里一封封信的催促下,也不得不离开了。

    “大姐,二姐,我给你们一人准备了两个丫鬟,都会武艺和医术,要是他们敢欺负你,直接往死了揍。”

    “谢谢小妹,他们还不敢。”朱然叹了口气说道。

    “大姐,二姐,我把各种家具交通工具都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然后老头子和太子哥哥那里我也准备了,这次跟你们一起回京,也正好护送你们回去。”

    “小妹费心了,放心,姐姐回去就把铺子都开起来,争取把那些人的钱都赚过来。”两人热情高涨的说道。

    再不舍还是要分别,朱英和朱然还是踏上了回京的路,公主府内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忘忧想了想,老朱虽然重男轻女了一些,但是好歹人家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比历代大多数王朝的皇帝都强,所以她又给老朱同志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出去了。

    朱元璋没想到那臭丫头还能想着他,玻璃都给他安排上了,再看看那封慰问信,哭笑不得。

    什么叫他不想干了就退位,当皇帝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他要是退位了,还能来青州养老。

    朱元璋嘴上骂着,但是眼里都是笑意,说实话,他很心动的好么,京城现在虽然也在改建,但是比青州还差一大截啊!

    于是,朱标上朝的时候就发现老父亲的目光突然格外的渗人,还夹杂着说不清的热切。

    但老实说,朱标是一个合格的太子,现在当皇帝也没差,就是性子有些温和了,还得多磨练磨练。

    突然,朱元璋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让这个儿子去青州学学小女儿的驭人之术,不然他真怕这个儿子被人给欺负了。

    仅仅两年就把青州发展成那副样子,长安的手腕绝对够硬,并且,毫不夸张的说,这闺女可是有和他掰手腕的资本的。

    那些个重型大炮他可是参观了的,比如今大明军营里用的要先进很多,也是这个女儿只想要自保,不然江山易主也不过就在片刻之间。

    让标儿和长安走近一些,也是个好事,万一出了什么事,标儿也有个可以帮衬的人。

    但现在有件事很愁,标儿什么都好,就是子嗣稀少了一些,唯一的儿子允文也是扶不上墙的,万一出个什么事,允文绝对撑不住担子。

    朱元璋猛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藩王的问题,藩王手中若是权力过大,那是半分好都讨不到,看来他退位之前还得把藩王的事解决了,好在现在藩王也不是很成气候,收拾起来难度不大。

    青州,公主府内。

    “殿下,您又绣歪了。”青兰无奈提醒道。

    “这看着像朵花了吧!”忘忧拿起绣绷,看着上面的红点点说道。

    “像了像了,殿下比上次进步多了。”青兰夸的真心实意。

    “真哒?”

    “当然是真的,殿下这么聪明,肯定会一次比一次好的。”青兰笑着鼓励。

    忘忧笑眯眯的点点头,然后低头继续跟手上的针线作斗争,不是线把针缠住了,就是针塞进绣绷里找不到了,但就是很神奇的她一次手指都没扎到过。

    “青兰,你和青梅今年多大了?”

    “殿下,奴婢和青梅今年都十八了。”

    “那有没有心怡的人,有的话我给你们赐婚。”忘忧甩开手里的针线说道。

    “殿下,才没有呢奴婢可是要一辈子伺候殿下的。”青兰有些脸红的说道。

    “奴婢也不嫁人,嫁人可没有在殿下跟前好,殿下可不要赶奴婢走。”青梅有些担心的说道。

    “不赶你们走,我就是无聊问问,你们说等下个月船队回来了,我们去海外溜达溜达吧,一天天待在青州,人都要发霉了。”

    “殿下认真的,海外风险可大了。”

    “没事,本殿下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没事。”

    “那就一切都听殿下的。”殿下说没事那就肯定没事。

    但是忘忧没等到船队回来,先等来了他那太子大哥,以及太子府的一干家眷,另外还有老爷子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