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对阵二十万,优势不是一点半点。

    燕皇正势在必得之际,有个将领蓦地发问。

    “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城门锁,是从里锁上的……”

    此话一出,顿时惊起千层浪。

    是啊!

    那锁,只能从门内锁上。

    那么,是谁锁上的!?

    是谁锁的城门?

    显然,不可能是他们自己人所为。

    也就是说,他们之中,混杂着齐军的细作!

    盟军们顿觉脊背发凉!

    震惊过后,就是彼此怀疑。

    绥和部责怪大夏带领的东部盟军。

    “那细作一定藏在你们当中!只有你们和东境军交过手!我们可都是直接从南部过来的!”

    单春立时反驳:“北燕盟军也同样和齐军交过手!再者,就算你们是从南部过来,也很可能早就混入了细作,同样有嫌疑!”

    燕皇这时候倒是冷静了。

    他打断他们的争执。

    “都别吵了!吵得朕头痛!

    “不管细作在哪里,当务之急是御敌!

    “宣城城门机关落锁,我们出不去,齐军也攻不进来,怕什么!”

    这番话乍一听有道理,却禁不住细想。

    单春颇有作战经验,当即反问。

    “燕皇,你该不会到现在都没意识到,眼下我们都被困在宣城了吧?

    “我们出不去,粮草很快就吃完了!岂不是等死!”

    此话一出,顿时人心惶惶。

    遭遇围城,是极大的困境,首要解决的,就是粮草问题。

    齐军不着急攻城,恐怕就是想耗着他们、饿死他们!

    ……

    兵法云,攻其不备。

    宣城外。

    齐军原地驻扎。

    主帐内,凤九颜波澜不惊,一双眸子透着运筹帷幄的从容。

    徐峰请示。

    “娘娘,将士们都在问,何时攻打宣城。”

    凤九颜闻言,语调稀松平常地问。

    “你们以为,宣城为什么是战略要地?”

    徐峰和几位将领思索了片刻。

    他们回答不一。

    “宣城有宝藏,且位于南齐腹地。”

    “宣城官道交错,四通八达。”

    “宣城易守易攻……”

    他们说完,凤九颜目视前方,淡淡地说了句。

    “宣城还闹鬼。”

    众将领面面相觑,都十分不解。

    闹鬼?

    这,从何说起啊?

    凤九颜秘而不宣,只是望着帐外的高空,别有意味地说道。

    “今夜多雷电,吩咐兵士们,早些安置,养精蓄锐。”

    “是!”

    几人走出主帐,还是一脸纳闷。

    “你们说,皇后娘娘刚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我也没听出所以然来。宣城闹鬼,何时的事?”

    这时,其中一位较为年长的将领开口了。

    “确实有闹鬼传闻。”

    霎时间,其他人都看向他。

    后者瞧着那不远处的宣城,娓娓道来。

    “当年,太祖皇帝被困宣城,十万大军活活饿死,多亏那玉石碑显灵,助太祖逃离。

    “多年后,雷雨天气,有人见到那十万大军活过来,游走在城内各地,甚是可怖。

    “都说,这宣城里……”

    他停顿了一息,扫了眼期待他后话的几人,补上了一句。

    “宣城里,有阴兵护城。”

    阴兵?!

    大白天的,几人汗毛直立。

    他们都是带兵打仗的武将,就算犯怵,也不会表现出来。

    徐峰更是直言。

    “什么阴兵,都是子虚乌有的谣传!”

    旁边一人语调森森地提起。

    “方才皇后娘娘说,今夜会有雷电,那岂不是……”

    可能会出现阴兵!

    徐峰轻咳了声,“那个……养精蓄锐确实重要,今晚我早睡,你们没事儿别找我。”

    其他人看向那晴朗的天。

    这天气,怎么看也不像是会打雷下雨的。

    夜幕悄然至。

    宣城内。

    盟军们守卫森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夜半时分,忽听雷声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