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啊,公子……”
“舅父你先别急。”子婴打断了王贲,解释道:“马上就要过冬,虽然不清楚罗马为什么缺少粮食,可如果没有粮食的补充,今年冬季,罗马估计要死很多人,这不符合王道,相信大父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情景。”
“公子圣明!”李斯顿时带着笑意拱手道。
他心中这块巨石总算是落了下来,对于这十八个郡的土地安排,李斯并不是只有粮食,实际上,今年的棉花也是大丰收。
奈何,棉花可以囤积不坏,而整个大秦内部又有巨大的需求,北部的这几个郡的百姓,开始大规模将以前干草制成的被子替换成棉被。
而棉衣,也成了北方郡县冬季御寒的不二选择。
有了大秦的市场,这些棉花便能消化完毕,可粮食却不行,若是真烂在地里,对于当地百姓生产的积极性,将大受打击。
“也别先夸我,这批粮食我们大秦不收钱。”子婴沉声道:“还有,御寒的棉花,也要拨一部分一起送去罗马。”
“啊?公子这是为何?”李斯也是一愣,粮食不要钱,还要送棉花,这是什么亏本买卖。
粮食从地里进入粮仓,再到运入港口装船,之后再漂洋过海抵达罗马的港口,然后再卸货装运,分发到各地坊市。
这里面每一步都需要人力支持,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就算这上千万旦的粮食不要钱,就算从粮仓运往港口不要钱。
可宝船的维护,以及出海的水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钱的。
本来粮食短缺,就能卖一个很好的价钱,可公子为什么要白送,李斯想不明白。
而一旁的王贲脸色也垮了下来,大赚一笔对于前线的将士都是阻力,何况公子这是要白送,不但白送就连冬季御寒的衣物也一起提供。
“公子,我知道你宅心仁厚,可这样做是涨他人实力,百害而无一利啊!”
王贲心中苦闷,本以为子婴打下像娘亲,遗传了他们王家带兵打仗的能力,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哪一场仗不是大胜而归。
可长大之后,竟然又像其父亲,宅心仁厚,对那些百姓生起了怜悯之心,这可不是王者之范啊。
“公子,臣建议还是让这批粮食烂地里吧,这样也能当作肥料,来年必当又是一个丰收年。”李斯也改了口。
两人苦口婆心,开始后悔来找子婴了。
子婴没有多言,而是从眼前这小山堆的文书中找了一封,又递给了李斯。
李斯茫然接过,细细一瞧,竟是王崇文寄来的信件,上面汇报了第一批海外开拓者的成就。
他不明白子婴的意思,王崇文的事干的很漂亮,便敷衍道:“公子,王大人真是辅国良臣,这未来非洲和美洲,也会是我大秦重要的一部分。”
“你们看出问题了吗?”
李斯一愣,就连接过信的王贲也是一愣,不知道子婴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没看出来吗?我大秦缺人啊,非常缺!”
……
后世的黑奴贸易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应该是大航海时代,广开殖民地后,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情况下,繁盛而来。
可子婴并不想搞什么黑奴贸易,他想要的,是稳扎稳打,一步步建设一个强大且传世的大秦。
一个好的口碑,便至关重要。
而眼下,打下罗马,便不能造成人口的大衰减。
有了这些人,大秦便可以更快速地进军另外的两个大陆,当然,世界上还有其余的大陆等待被大秦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