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等待的功夫,侯君集开口问道。
“本王听闻这裴明礼在商贾一道颇有建树,如今我纪王府正是用人之际,
所以想要让裴明礼入纪王府负责处理一些事情。
陈国公也知道,我纪王府现在家业太大,人手不够用啊。”
李慎慢慢的喝着茶水,一边说着。
“王爷所言极是,臣也听说这裴明礼才智过人,尤其是商贾之术。
陛下也是听说了他的事迹才会破格下诏让他入朝为官。
没有想到竟然也能入了纪王殿下眼,真是裴明礼的机缘。
若是真能入纪王府,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侯君集笑着奉承了几句。
对于这种商业互吹,李慎并不感兴趣,不过自己也不能失了礼数,只能含笑点头:
“这也是没有办法,王府那些掌柜做一些小事还可以,其他的就不堪大用了。
本王也是无奈才来陈国公这里抢人,还望陈国公不要怪罪才是。”
“哪里哪里,这怎么能叫抢呢,无论是在朝中做官,还是在纪王府做官,
都是朝廷命官,同样是为国效力,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
侯君集连忙摇头。
“那就多谢陈国公。”李慎再次感谢,他感觉这侯君集并没有他印象当中那般孤傲。
历史上侯君集最后参与谋反被杀,又说他心胸狭隘,还居功自傲什么的。
可是现在李慎看来侯君集的态度温文尔雅,礼数周到,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
“纪王殿下,家婿多年前跟纪王殿下有些不快,纪王殿下大量并没有与他计较。
老臣在这里替他赔罪了。”
侯君集话锋一转,起身对着李慎躬身行了一礼。
“敢问陈国公的良婿是”李慎一愣,不明就里的问道。
“王爷,陈国公的良婿就是东宫府千牛贺兰楚石。”身后的王玄策低声提醒。
“哦~~原来是贺兰楚石。”李慎这才恍然,哦了一声。
(我查过资料,左右千牛府是唐高宗显庆五年改的,神龙元年改为左右千牛卫。
但是我在资治通鉴中发现,很多人在贞观或者武德年间都标注着千牛备身,或者千牛出身。
比如李渊出身千牛备身,庞同本,王大礼,高履行,柴绍,窦德玄等等很多人。李勣的儿子李震也是。
这个让人搞不懂。那个时候应该叫左右领卫才是。
有懂的解释一下呗。)
对于纪王连自己的女婿的名字都没记住,侯君集脸上没有露出一丝的不快。
而是继续笑着点头:
“不错,家婿正史贺兰楚石。几年前他曾与纪王殿下发生过一些不快。
臣本该早些登门请罪,可奈何身份原因,不便前往。
相信纪王殿下也能够明白。今日老臣在此多谢纪王殿下手下留情,并没有与他计较。”
侯君集的话李慎听来就是客气罢了,身份原因,意思是他乃是国公,跟自己一个亲王走的太近不太好。
李慎心中不屑,要是存心请罪,你跪在纪王府门口谁也不会误会什么。
这客套话说的太假了。
“哈哈,陈国公不必如此,你乃是陛下的股肱之臣,又是我大唐的开国功勋,
本王看在陈国公的情分上,自然不会与他计较。
不过陈国公还是应该严加管教,令婿仰仗陈国公的权势,在外面可没少给陈国公惹麻烦。
就怕有一天会给陈国公带来滔天大祸就不好了。”
李慎一脸的真诚,将侯君集的夸赞了一番,说的侯君集脸上的笑容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