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对了,你们今日要见本王所何事?”李慎不在意的摆手问道。

    “回纪王殿下,我们是来向纪王殿下求助的。”金春秋回道。

    “求助?啥意思?”李慎脸上露出了不解。

    看到纪王疑惑,金春秋也能够理解,纪王不在朝堂,对于他们和百济的事情不知道也不奇怪。

    于是解释道:

    “纪王殿下,自从百济对我新罗发起攻击以来,我新罗前线吃紧,四处征召青壮抵御,

    再加上征召劳役,使得国内缺少青壮耕种,大片大片的土地荒废,

    周而复始,使得新罗的粮食已经供应不上百姓的消耗。

    从去年开始我新罗国就出现了闹饥荒的形式,今年有为严重。

    若是继续如此,我新罗百万百姓恐怕就要饿死大半。

    所以外臣请纪王殿下能够伸出援手,帮助我新罗百万百姓渡过难关。

    我新罗感激不尽。”

    说完金春秋和金文王站起身对李慎深施一礼。

    李慎听后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在金春秋二人的注视下,李慎对外面喊了一声:

    “去把王长史召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说完,李慎又对金春秋说道:

    “金使者稍等片刻,你也知道本王久不在朝堂,对外界之事也不甚了解,

    不过本王觉得,若是你们真的有难处,应该跟我大唐的朝廷寻求帮助才对。

    你们找本王是不是找错人了?”

    金春秋听后立刻回道:

    “回纪王殿下,实不相瞒,今日朝会外臣已经祈求过太子殿下了。”

    “那不是挺好?你们新罗乃是我们的属国,朝廷定会帮衬一二。”

    李慎插嘴说道。

    金春秋摇了摇头:

    “纪王殿下,若是如此,外臣也不会来纪王府叨扰纪王殿下了。

    刚刚在朝堂上,诸公意见不一,唐尚书说如今关中大旱,百姓颗粒无收。

    朝廷的粮食准备留给关中的百姓,没有多余的粮食帮衬新罗。”

    “这个倒是不错。”李慎点点头,“金使者,本王也略有耳闻,关中确实大旱。

    我的几个庄子上,数十万亩良田都无法耕种,前不久本王还去庄子上祭天求雨。

    希望上苍能够保佑。

    关中人口密集,单单长安城就有近百万人口,朝廷是应该调集粮食以抵御饥荒。

    并不是朝廷不想帮助新罗,恐怕是朝廷也无能为力。

    相信金使者应该也知晓大旱一事吧?”

    李慎耐心的给金春秋解释了一下,告诉他朝廷说的没错。

    “是,外臣也知道朝廷的难处,所以外臣才来求助纪王殿下。

    唐尚书说,纪王府有足够百万人吃的粮食,

    外臣恳请纪王殿下伸出援手,救助我新罗百万百姓的性命。”

    金春秋不想再这件事上纠结,对错都不重要,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粮来的。

    “启禀王爷,王长史到了。”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禀报。

    “让他进来。”李慎说了一句。

    王玄策听后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金春秋父子也有些意外。

    不是说纪王要去鸿胪寺找他们的么,他们怎么来纪王府了?

    不过只是慌神的功夫,王玄策来到李慎身前躬身行礼:

    “臣参见王爷。”

    “嗯,不必多礼,坐下吧。”李慎点头。

    “谢王爷。”

    王玄策行了后坐到了李慎的右手边。

    “玄策,刚刚金使者说百济一直在攻打新罗,造成新罗缺乏壮丁耕种,粮食短缺,已经开始闹饥荒了。

    此事你可有所耳闻?”

    李慎端起茶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