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苏辰安的科举之路 > 第403章 初露锋芒

第403章 初露锋芒

    “殿下,值此雪灾肆虐、民生多艰之际,臣遂斗胆进言,望能于赈灾一事略尽绵薄之力。

    今灾患突至,赈灾事宜千头万绪,臣以为需慎思熟虑、通盘筹谋、尽快抢险救灾。

    方才数位大臣所提紧急调粮、派遣能吏之策。

    高屋建瓴,直击要害,实乃当下要务。臣于此稍作补充,如有不足的地方,还望殿下与各位大人见谅。”

    这一段话,让原本对苏辰安不太了解的朝中大员,也是多了几分意外。

    毕竟对方光是态度上面就无可挑剔,给了他们这一群朝中老臣该有的颜面和体面。

    足够的谦逊有礼,在这种一朝青云直上之后,大部分的骄傲自得不一样。

    眼前是一个十分会来事的年轻人。

    所以哪怕众人,原本不想听对方狗屁不通的见解,此刻也愿意耐着性子听上两句。

    就见,在他们这一群老家伙当中,显得格外年轻有朝气的家伙。

    眉眼沉静,说话的声音不急不徐,如沐春风,让人对他的第一感官都格外的不错。

    “古往今来,民间力量汇聚之时,常能解危难于须臾。

    前贤有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昔有北宣年间,地方灾荒,乡绅富户受感召挺身而出,或捐粮赠衣,或出资修堤筑坝。

    彼时朝廷予以嘉奖,或赐以荣誉名号,或恩准其家族子弟入庠求学优待之权,一时善举如潮,百姓多受其惠。

    今亦可效此法,号召当地士绅富户倾囊相助,许以相应表彰,既全其急公好义之心,又能广聚救灾资财,为赈灾添薪助力。”

    这话一出,朝中的大臣们就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是有点东西的。

    要知道他们刚才说了这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却是迟迟没有开口。

    那就是国库空虚,这些年来各地的建设陆陆续续的投了大笔的银钱。

    现在的国库,面对这么大型的灾害,想要拿出足够的赈灾银子,是真的有些头痛。

    所以众人大部分都是出些,与以往流程一样的办法。

    根本就不敢提起这一茬。

    为的就是害怕,太子殿下,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未来储君。

    朝他们动手,万一让他们来个拿出自己的半数身家来赈灾。

    那他们肯定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的。

    却不想让他们如此头疼的一个问题,眼前的年轻人竟然如此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要知道对方的这个设想可不是无的放矢,这些案例,在以前,那是有据可查的。

    不怪他们想不出这个办法,实在是,时间紧迫之间,的确是没想到。

    在一个,以前他们也做过这种事情,但是反响平平。

    那些当地的富商豪绅个个精的跟猴似的,让他们掏银子,哪里有那么简单。

    而眼前的年轻人,则是直接以利诱,以这种种的好处在前,反正就算是他们。

    设身处地之下,都忍不住心甘情愿的掏出这笔银子。

    反而会为了让自己的家族走的更远,说不定,还会超出预期的往外掏银子。

    可以说,苏辰安光是这一个计策,他们都能够想象到后面的路该有多好走了。

    与此同时,朝中的这些老臣,也不免有些感叹。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果然他们老了,现在是属于年轻人的天下了。

    苏辰安,不顾众人的反应,依然自顾自的讲着他自己的策略。

    毕竟无论是让自己第一次亮相,完美一些,还是,真的设身处地的为那群灾民们着想。

    他都,丝毫没有保留的,把他所学所懂得本事,通通都说了出来。

    “且疫病无情,大雪之后,天寒地冻,最易滋生瘟邪。

    臣忆往昔,明万历年间疫病横行,幸有医者如李时珍之门徒。

    毅然奔赴疫区,凭借精湛医术、无畏勇气,施药救人,探寻病源,遏制疫病蔓延之势。

    当下,朝廷宜速速组建医者队伍,星夜兼程赶赴灾区。

    携精良药材,运用精妙医术,防患于未然,悉心照料病患,护百姓免遭疫病荼毒。

    再者,受灾百姓,流离失所,心中惶惶。

    物质之援助固然紧要,然慰藉民心亦不容小觑。

    “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年,河北大水,圣祖仁皇帝除发帑赈济外,特遣温文尔雅、善解人意之文吏深入灾区。

    他们走村串户,耐心倾听百姓诉求,将朝廷关怀娓娓道来。

    百姓闻之,仿若暗夜得灯,重拾生活信心,齐心协力共抗天灾。

    今臣恳请殿下恩准,选派良吏,以春风化雨之情,抚慰受灾百姓,使其深知朝廷关怀备至,坚定其战胜灾厄之信念。

    殿下,臣自知才疏学浅,所言或有疏漏。

    唯愿此番谏言能为赈灾大业提供些许思路。

    望殿下明鉴,集众臣之智,聚举国之力,引领我朝平稳度过此次灾情。臣不胜感激,恭听殿下圣裁。”

    苏辰安一番话毕,朝堂上先是短暂的寂静,继而响起了几声低低的赞许。

    其中比苏辰安还要嘚瑟一点的,当然是姚忠胜。

    毕竟对方可是他板上钉钉的女婿,足以可见他的眼光到底有多么独到。

    在对方微弱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对方身上的潜力。

    瞧瞧这群老家伙,眼中的欣赏,以及对他的羡慕,都让他的心里就跟喝了好几坛的陈酿美酒一般舒爽。

    更何况,就今天自家女婿的一番亮相,以后谁能不知道,他家女婿必然是太子殿下的心腹重臣,左膀右臂。

    以后的前途是不可限量,他可真是给他家雪儿寻了一个好归宿。

    台上的太子殿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微微点头示意他归列。

    哪怕他已经对自家师弟的才华十分了解,可依然会被对方的治国谋略所惊艳。

    这样的臣子,是他大成的子民,简直就是他们国家的一大幸事。

    起码第一次上朝的苏辰安,已经给很多人都留下了印象。

    谁都不用预测,都明白对方以后的成就一定不一般。

    对方很有可能,成为整个朝堂之上最闪耀的那颗星,让人无法忽视。

    苏辰安心中明白,这一次,他算是稳稳地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往后的路,还长着呢,而他必须凭借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早朝结束之后,并不是一切都已经结束。

    一些不相干的人回到自己的部门各司其政,另外一些人则是被太子殿下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