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到门口,便传来唐寅的声音。
“老郑,你派影子跟着我,到底是为什么?”
郑老太监闻言,顿时停下了脚步,头也不回的道。
“影子跟在你身边,是陛下之意,”
“不过,老夫希望她能一直跟着你!”
唐寅听到这话,低头沉思片刻,再抬起头来时,郑老太监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房门口。
唐寅咧嘴一笑,撩起袍服,也走出房门。
房门外,已经没有郑老太监的身影,只有影子独自站在院子内,俏脸上带着一丝不满。
唐寅见状,忍不住皱了皱眉。
影子看到唐寅却是快步迎了上来,轻声喝道。
“郑大监与你说了什么?”
唐寅瞥了她一眼,反问道。
“你和老郑是什么关系?”
影子顿时一愣,美眸死死盯着唐寅。
“你如此问,是什么意思?”
唐寅闻言,扯了扯嘴角,看了影子一眼,突然失去了刨根问底的兴趣,摆了摆手道。
“今日本官要去礼部,你跟上!”
影子不由语气一滞,想要再说什么的时候,唐寅已经大步走出了院子。
看着唐寅的背影,影子跺了跺脚,也跟了上去。
出了府门,老方兢兢业业的赶着马车走了过来。
唐寅瞥了他一眼,轻喝一声。
“去礼部!”
说完,便上了马车。
老方脸上不由露出怪异的神色,拦下跟在后面的影子问道。
“影子大人,姑爷这是怎么了?”
影子瞥了他一眼,语气不岔道。
“他这个人的脾气,时好时坏,你又不是不知道!”
说着,便也进了马车。
老方挠了挠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随后憨笑一声,坐上马车,挥舞马鞭,赶着马车,朝着礼部而去。
就在唐寅去往礼部的路上,郑老太监回到皇宫。
御花园内,天佑皇帝罕见的没有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而是负手而立,看着池水内的鱼儿怔怔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一会,郑老太监躬着身子,走了过来,站在天佑皇帝身后。
两人便静静的站着,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周围的小太监和小宫女们,都不敢靠近。
良久之后,天佑皇帝转过头来,看着郑老太监,轻声问道。
“郑三啊,见到那小子了?”
郑老太监闻言,并未惊讶,拢着手回道。
“陛下英明,那小子果然在查影子!”
天佑皇帝呵呵一笑。
“司马天南,当年与你也算是挚友,”
“郑三啊,你不会怪朕吧?”
郑老太监低着头回道。
“陛下,老奴这条命是陛下给的,此生只会忠于陛下,”
“老奴一辈子都是陛下的忠实奴仆!”
天佑皇帝闻言,轻笑道。
“你个老家伙,朕可从来没有将你当成奴仆,”
“这些年,朕如履薄冰,都是你陪着过来的,朕早就将你当成了知己!”
郑老太监闻言,老脸上露出动容之色,躬身道。
“老奴不敢!”
天佑皇帝见状,摆了摆手,转移话题道。
“舅兄那边如何了?”
郑老太监回道。
“靖国公那边一切如常,”
“对于唐寅之事,李帅有言,陛下的旨意,便是他的态度!”
天佑皇帝点了点头,笑道。
“朕的这位舅兄,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谨慎了!”
说着,天佑皇帝甩了甩衣袖,转身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郑老太监微微弓着身子,连忙跟上。
一路上,唐寅自顾自的靠坐在车厢内,低着头,沉思着。
郑老太监的突然出现,一番话下来,看似说了许多,其实什么都没有说。
对于天佑皇帝的计划,唐寅猜了个十之八九,但是有些事情,却让他更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