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郑老太监再次躬身,拍马屁道。
“陛下英明!”
天佑皇帝见状,不由轻笑起来。
“你呀,明知故问,”
“朕将武卫调离京城,必然引起他们的猜忌,”
“不过,朕要的便是他们的猜忌!”
郑老太监却是拢着手,闭口不言。
天佑皇帝见状,也没有在意,而是端起御案上的茶水,轻轻喝了一口后,淡淡的问道。
“魏勿那边如何了?”
郑老太监闻言,身子一紧,躬身道。
“陛下,魏勿那边一切顺利,不过尚需要些时日!”
天佑皇帝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你亲自盯着点!”
郑老太监连忙点头称是。
天佑皇帝微微一笑,挥手道。
“你先退下吧,朕还有些奏折要批阅!”
郑老太监闻言,却是没有动。
天佑皇帝见状,不由看了他一眼。
“还有事?”
郑老太监筹措一番后,这才硬着头皮,轻声道。
“老奴按照陛下旨意,答应唐寅,让影子帮他带书信,”
“不过,若是那小子胡言乱语,岂不是坏了陛下大事?”
天佑皇帝闻言,先是一怔,随后笑骂道。
“不过,是一封书信,你紧张什么?”
郑老太监眨了眨眼睛。
“此事,要不要知会靖国公?”
天佑皇帝歪着脑袋,沉思片刻后,摆了摆手。
“罢了,朕的这位舅兄,看似和气,其实倔强的很,”
“若是他知道了,朕可没好果子吃!”
郑老太监皱了皱眉,再要说什么,却是被天佑皇帝打断道。
“你就别操心此事了,令月是朕的外甥女,小两口都在京城,却是别居两地,一份书信而已,不碍事的!”
郑老太监闻言,顿时压低了身子,没有再出言,只不过,眼眸中依旧带着一丝忧色。
天佑皇帝呵呵一笑。
“你只管看好那小子,若是他出了事,朕才不好向舅兄交待!”
说着,天佑皇帝又补充了一句。
“对了,李晋那个浪子,你也派人盯着点,”
“那家伙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这两年,脾气看似收敛了些,然则,惹祸的本事可没见少!”
郑老太监闻言,顿时会心的笑了笑,躬身一礼。
“老奴明白了,这便去办!”
说罢,便缓缓退了出去。
天佑皇帝看着郑老太监退出大殿,不由得摇了摇头,随后,继续伏案批阅起了奏折。
一夜无话。
第二日,唐寅睁开眼睛,一张娃娃脸便映入眼帘。
唐寅顿时吓了一跳,坐直身子,待看清影子的容貌,不由得轻笑一声,调侃道。
“哎哎,本公子虽然秀色可餐,然,士可杀不可辱啊!”
影子见状,俏脸一红。
“呸,谁要辱你了?”
唐寅眨了眨眼睛。
“那你这是干嘛?”
影子哼了一声,瓮声道。
“天都大亮了,你还不起来?”
唐寅闻言,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晃了晃脑袋。
“本官的事情,要你管?”
影子眼眸一凝,小手悄悄摸上腰间。
唐寅见状,身子一紧,连忙爬了起来。
“哎哎,君子动口不动手,咱这就起床!”
影子闻言,俏脸又是一红,红唇微动,也不知道嘀咕了一句什么,转身走出里间。
不一会,唐寅便穿戴整齐,走了出来,见影子双手抱胸站在那里,不由奇怪的看她一眼。
“你今日这是怎么了?”
影子闻言,瞥了他一眼。
“那个东倭人来找你了!”
唐寅皱了皱眉。
“什么东倭人?”
影子哼了一声。
“就是那个东倭女人的手下,叫三井什么的!”
唐寅不由一惊,问道。
“人呢?”
影子朝着房门外,努力努嘴。
“早就在院子里,等着了!”
唐寅闻言,不满的嘟囔了一声。
“你不早说!”
说着,便快速朝着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