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武备区外十二公里,小公孙放下手上的面碗,笑着说道:
“任务到这儿就算完成了吧?钱到账之后,人质你可以带走,但是记住我说的话,千万别着急去用这人质威胁沈源和,这种人,是不怕你们来硬的,尤其是不能给他们留下任何把柄,别留下什么蛛丝马迹,他们精着呢!”
李英点了点头,将一张卡按在了桌上,喝了口茶水:
“钱都在这里面了,只多不少,我建议你们应该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对方近一段时间肯定会疯了似的找你们的踪迹,任何消息都有走漏的可能!”
“放心吧,我们干这一行有一段时间了,多少知道点规矩,那就这样,希望下次还有合作的机会!”
小公孙看着远处开过来几辆军车,立刻对着身边的兄弟示意了一下,众人上车离开。
李英目送着他们远去,将目光放在了车队前方,这趟活儿不简单, 常战也十分上心,护送他们过来的,有两个团的兵力,不过没有露面,这两个团接到的调令也只是正常换防巡逻的工作,直到来到了京畿武备区之外,他们的任务才算是完成。
出来迎接李英的这支队伍,是常战找关系调动的武备区甲类部队,十三师。
师长是常战的学长,也是常战父亲手下的兵,为人完全可以信任,曾经多次在战场上立功,之前更是拿到过数次军功章,也算是虎将了。
只是为人性格十分古怪,朋友不多。
李英并没有看到十三师的师长,带队的是他手底下的一个警卫连长,将沈源和的家属带走之后,也将李英一块送到了市区内的三零三总部。
“哥们,上面发话了,不让我们多说多问,但是我还是得说,你们这活儿干的是真牛逼!我们是真佩服!”
警卫连长坐在车上,眼看着要进市区了,突然来了一句:
“你也知道,沈源和这个王八犊子,为了石油的事儿,灭了整整一个村子,这他妈得是多畜生的人才能干出来这种事儿?要不是我们连队还有其他任务,距离太远,早他妈去前线干他了!”
李英扯了扯嘴角,点了点头,没成想这个十三师的警卫连长看起来挺严肃的,一开口也是个性情中人。
“只是恰巧碰到了,而且现在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就是沈源和下的手,没准是沈系其他人……”
“那不都一样吗?你可能对京畿的情况不太了解,但是他一撅屁股,我都知道在盘算用什么角度拉屎……沈源和不点头,他手下的兵能动手吗?”
李英转念一想,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只是有些话不能摆在明面上说。
……
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李英推开了常战办公室的门,后者披着外套正在电脑上处理公务,撰写文件,看到李英走进来,笑着起身,示意他可以随便坐,并且亲自倒了一壶茶。
“你这次的行动过后,最高政这边马上就要面临一些风言风语,不过这是很正常的事儿,我们的手段和往年大不相同了,现在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舆论,总长默许这种越线的行为,是无奈之举……”
李英闻言点了点头:
“我明白的,而且这个提议最开始就是我提出来的,绑架沈源和的家里人,单纯是我的个人行为,和华邦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点我在路上就想好了……”
“你以为,我们是那种指挥下面的同志去办事儿,结果最后来一个死不认账的领导?”
常战当即就笑了:“我们跟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我们能分得清什么事儿是不得不做,什么事儿是有选择的可以不做,最高政这么多年也干过不少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不过人都会走错路,选择这条路的初衷十分重要!”
站在常战的角度,李英是个很难界定的人,因为他心中没有针对最高政的忠诚,这个人偏偏还很有能力,这多年来各种磨难的历练,造就的品质,可不是军校里面几节课就能教出来的。
用张天恒的话说,自从李英的母亲去世之后,他的性格之中多了几分自我毁灭,却也多了不少令人感觉恐惧的冷静。
越是绝境,李英反倒越是冷静,这是真正的精英谍报人员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但李英的观念,从根本上就不适合当间谍,特种作战他倒是也有经验,不过却不像是一个士兵,很多时候张天恒不在的话,他都会自己拿主意,上层的命令,必须要建立在符合他对局面的判断之下。
所以张天恒在唐婧晚睡着之后,曾经和常战有过一次谈话,关于李英今后的去处。
常战接过了李英的任务简报后,开口说道:
“你有一个很在乎你的兄弟,张天恒昨晚给我打电话了,他给我提了一个建议,派你去废土区,建立起一支游荡在废土区的情报后勤队伍,你有兴趣吗?”
没错,李英的性格,就适合在废土区发展,在区内的话,他会自动忽略许多条条框框,效果的确斐然,但也太容易得罪人,在羽翼没有丰满之前,是容易被针对的,按照李英的脾气,绝对不会忍,一旦开始针锋相对的话,那结果自然就不用说了。
区外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现在废土区因为战争,局面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之下,三零三要进一步掌控废土区的动向,区内培养出来的这些情报人员,对废土区的情况都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容易吃亏,李英等人就完全不同,他们就是在废土区成长起来的,自然是如鱼得水。
李英沉吟了一会儿之后,开口说道:
“我需要回去考虑考虑!”
“没问题,随时联系我,我不在的话,你直接和张天恒对接就行!”
李英从常战的办公室离开之后,没有着急打车,而是就在京畿的街头开始散步,思考自己日后的去向。
这个乱世给了很多人崛起的机会,放在十年前,即便是五年前,李英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有能进入最高政编制的一天。
但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是希望母亲能够看到今天的自己。
还有那些没能走到今天的朋友。
今天倒是阳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