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2133章 太难了
    赵强运说道:“你就这么确定?”

    他都有些想笑了。

    易飞是不是自信得有点过头了。

    别的单位就会把项目给废了。

    他就没有问题。

    他说的别的单位可包括国家级的企业、研究院所。

    易飞说道:“那当然,因为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挣钱的人,丽丽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有钱有技术,自然能确定。”

    他这话不是吹牛,而是事实。

    作弊加开挂都不行的话,那真是脑子进水了。

    他可以养着一大批人不停对软件优化。

    就是五年十年没有利润都成,那怕开源都没问题。

    别的单位可能不行。

    这也是证明过的,过几年也有国产的eda工具出来,很快就消失了。

    直到一二十年后,才重新有国产eda工具。

    苏炳海笑了,“老赵,易飞说得对,他出力出钱的,让他把成果交出去就有些不近人情了,这事是因陈老而起,回头把情况说给陈老,由他定夺吧。”

    老赵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别说是侄女婿,就是儿子也不一定听他的。

    还好丽丽没在这边,要不然估计就急了。

    易飞说的也没错。

    飞来电子公司是属于华夏的。

    科研成果自然也属于华夏。

    太和他较真的话,这家伙真的敢摞挑子。

    他又不缺钱,也不缺挣钱的门路。

    逼急了,他真跑了,那才叫得不偿失呢。

    易飞是不是全世界最会挣钱的人不知道,但这小家伙确实会挣钱,他有超前的商业眼光,就说在这次抢购事件中,不管他咋想的,确实被他挣到不少钱。

    而且他没有被金钱蒙蔽中眼睛。

    一直在试图压低物价。

    而且不失时机的推出热水器新型号,向博物馆捐出两件文物,建两所希望小学,让他从调查名单中消失了。

    赵强运说道:“易飞,港城五十多名研发人员,你能控制得了吗?”

    易飞的意思明显对国内一些研发人员不信任。

    就那么信任来的几十名港城人?

    所有的事总要问清楚。

    他不但是丽飞公司、飞来电子公司的老板,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侄女婿。

    从公从私,都不想他出事,或判断出错。

    易飞说道:“我妈在十几年前就在港城创办个儿童院,和易遥儿童福利院差不多,这十多年来,她也救助了很多青少年,有的是家庭贫困,上不起学的,有的是误入岐路,被她救出火海的,而来的这五十多个人,有的出自儿童院,有的是我妈救助的,他们本来在港城都有很好的工作,我说我要成立电子公司研发中心,他们纷纷辞去现有的工作,加入飞来电子公司。”

    最重要的还是飞来电子公司的作为。

    优秀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如果仅靠妈妈对他们的恩情,也许可以维持五年十年。

    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才是重中之重。

    但至少现在,他们都是可信的。

    苏炳海说道:“你妈妈算是高瞻远瞩了。”

    十多年,能培养出这么多的人才,真的很厉害。

    这么说的话。

    易飞还真能控制这些人。

    他其实也担心,人员太复杂造成技术泄密。

    易飞说道:“虽然我妈妈当年走的很狼狈,但爱国之心从来没有少过,这些人都会说普通话,也认识简体字,对国家认可度很高,这是妈妈从小对他们的要求。”

    妈妈虽然提议把研发中心建在国外。

    但她从来没觉得自己不是华夏人。

    心中也许有些怨念,也只是对某些人。

    绝不是针对国家和民族。

    苗记执着于重返国内,也不仅仅看中了国内的市场。

    目前,能看好国内市场的还占少数。

    真正发生转变得92年以后。

    苏炳海点点头,“这点我认同,不说别的,捐给博物馆的两件文物就可以大书特书。如今出钱出人支持你在电子工业发展,可以说居功至伟。”

    以易飞的性格。

    他是不会向有关部门申请这些项目的。

    如果不是苗惠昕的支持,他很难短时间的完成这些项目。

    研发人员他一时半会也凑不齐。

    丽丽再聪明,也不能靠她一个人。

    易飞再能挣钱,短时间也难凑齐一亿美金。

    除非他不做别的投资。

    易飞说道:“苏伯伯,叔叔,其实这几个项目真的不算多大项目,也只是半导体工业中整个生产链中的一个小环节,针对的是芯片设计,在西方封锁的情况下,最难的还是芯片的生产工艺、封装、测试,甚至是生产材料,设计出芯片,还得委外加工,国内加工不了,工艺要求达不到,这才是最头疼的问题。想要远全摆脱国外的限制,就得实现半导体工业全生产链,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光刻机就能把大家都难倒了。

    生产芯片可不仅仅是光刻机。

    那上千道的工序就是个大麻烦。

    也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芯片生产的全产业链。

    自己在芯片生产这方面,也没有多少优势。

    最多也就是了解整个发展历程。

    生产工艺流程则是基本上一窍不通,他没有见过芯片生产车间,也就是见过一些没多大意义的图片。

    陈武文说道:“小易总,你能解决芯片架构、eda工具已经非常了不起,这是半导体工业中的基础,您想解决所有问题,那根本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

    他觉得就这两项就是两个巨大的工程。

    他实在想不明白小易总怎么能在一年内完成。

    哪怕港城来的五十人全力研发一个项目,一年内都不可能完成。

    芯片架构,不是简单写出一些指令就成的。

    这也是他辞去一切职务加入飞来电子公司的原因。

    如果这两个项目真能在一年内,哪怕是两年完成,也绝对是个奇迹。

    陈武文想见证奇迹的诞生。

    他又不是书呆子。

    如果不加入飞来电子公司,易飞绝对不让他接触到核心技术。

    两位总督多次提及和相着研究部门合作,都被他拒绝了。

    易飞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解决一个说一个吧,走一步算一步吧,如果相关部门有在这方面的研究,我倒能提供些资金上的支持。”

    他倒也不是特别的担心。

    和国外的全面芯片战争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而且到那时候,华夏的半导体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就是有些遗憾。

    重活一世,也不能改变整个局面。

    陈武文看到易飞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也深有感触。

    两人也不管别人,就国际上电子工业的发展聊了起来。

    越聊。

    陈武文越觉得易飞是个不可思议的人。

    甚至觉得他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他才多,今年才特招上了临东大学,他是从哪学到这些知识的,他刚才说,他是最全世界最会挣钱的人,赵老师才是全世界最聪呢的人,陈武文觉得自己数年的留学生涯算是白费了,他的思路根本追不上小易总。

    成文芳、赵丽丽、余春芳、杨叶四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吃饭。

    人多,餐桌有些紧张。

    成文芳说道:“丽丽,你是什么时候学的电子学啊。”

    她上学的时候学的化学,咋得对电子方面也这么精通了。

    “自学的啊。”

    赵丽丽说道:“漫漫长夜,我和易飞都属于夜猫子型,睡觉比较少,总不能只研究如何生小易总小丽丽,总得研究点别的。我们有飞来电子公司,那就研究电子了。”

    杨叶正好喝了口红酒,听赵丽丽如此说,就呛住了,剧烈咳嗽起来。

    能不能脸皮再厚点。

    成文芳在赵丽丽头上不轻不重的拍了下,“好好说话。”

    这孩子直是没救了。

    赵丽丽毫不在意,“婶婶,如果我说我睡了一觉,做个梦,梦里一个漂亮的女人教给我的,你信吗?”

    这次是真的没说谎,覃玉铃也挺漂亮的。

    自己会的都算跟他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