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2130章 讲讲吧
    赵强运说道:“既然能讲,就给大家讲讲,陈老的意思很明显,让大家支持你名下公司的健康发展,让你和丽丽全心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去,这也是把关副府长和于副府长叫来的原因,科技署的陈处长也是可以信任的,他是专家,将对你们的项目做出评估。”

    关云涛知道一些,为啥没有向省里汇报?

    可能他没有认识到几个项目的重要性。

    易飞总是搞出一些新颖的问题。

    新颖到这种东西还不存在,关云涛毕竟不是专业高科技术人才。

    没有太当回事也正常。

    陈老听易飞讲完,估计向有关人员求证后,知道项目的重要性,才给老苏打了电话。

    这事就更得引起重视。

    最好还是陈老回帝都后,派人过去一趟,看看陈老的意思。

    赵丽丽说道:“叔叔,你的意思就是如果陈处长评估项目不重要,陈老交待的事就算了呗?”

    老头讲究啊。

    确保自己安全啥的不重要,自己和易飞在一起就是最安全的。

    那家伙几乎算是拥有超能力。

    重要的是对易飞名下的公司一路绿灯的啊。

    那样的话,几大公司在这几年可以更快速发展。

    过几年,大量外企涌入华夏的时候,才有能力和他们全方位展开竞争。

    苏伯伯和叔叔也太随意了啊。

    从省科学署找个处长来就对这几个项目评估。

    他有资格吗?

    专家?

    赵丽丽只能呵呵了。

    苏炳海笑道:“丽丽,省府对丽飞公司和易飞名下的其它公司一向是支持的,和你们要进行的项目关系并不大,陈处长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赴汉斯国留学的学生,并获得电子工程学博士,东江省人,归国后主动到省科学署,为整个东江省电子工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叫他来也不能说是评估,就是一起听听。要不然,太专业的东西你觉得我和你叔叔、廖叔叔谁能听明白。”

    支持丽飞公司并不是纵容,并不是特殊照顾。

    那样对丽飞公司的整体发展并不是好事。

    也会对那些一直反对私营企业的人留下口舌。

    无论易飞和丽丽研发的项目再重要。

    对丽飞公司的支持也会在一定限度上。

    不能因为他们的巨大贡献而让丽飞公司走上不归路。

    适当开放些限制,那是可以的。

    比如他要收购集企业,价格合适也可以商量。

    几个人来到厢房客厅。

    屋里的人看到他们进来,都不说话了。

    苏炳海说道:“没什么大事,就是让易飞讲讲他名下飞来电子公司的要研发的几个项目,大家都听听,听完了再说。”

    他也觉得有些仓促,陈老关注的项目居然在赵秋城家的客厅来讨论。

    参会者五花八门。

    可也没办法。

    陈老明确说,项目易飞想说就说,不想说就当不知道。

    要是在省府大张旗鼓的搞个研讨会,那还保啥密。

    廖远光说道:“电子的东西我不懂,这样,我和胡总去弄点饭。”

    这么大阵仗,肯定不是一般项目。

    得。

    他还是不听的好,反正他也不懂。

    有需要他的,易飞自然会找他。

    赵秋城说道:“我都听易飞讲过几次了,我和远光一起去吧。”

    三人说着都出去了。

    余春芳也跟着走了。

    杨叶想走,想了想又坐了下来。

    她是丽飞公司的啊,听听没问题吧。

    廖远光出了门,低声说:“秋城哥,啥项目啊,把关副府长和于副府长那么远都叫来了。”

    这项目小不了啊。

    否则能搞这么大场面?

    难怪易飞说忙,要赶回临东。

    丽丽差点和张中瑞翻脸。

    赵秋城说道:“就是几个电子产品,我也不太懂,易飞和丽丽也没太当回事,谁知道苏总督咋想的。管他呢,反正不是啥坏事,咱们去弄点菜,晚上喝两口。”

    不用说,是陈家老爷子讲给苏总督的。

    没关系啊。

    省府越重视,易飞做事越方便,怎么看都是好事。

    廖远光说道:“跟着小易总干就是长脸,他们一时半会结束不了,老胡,咱们去开点好吃的来。”

    胡三答应一声。

    四个人开上一辆车走了。

    易飞说道:“丽丽,还是你来讲吧。”

    她是老师,讲起来更有条理。

    也容易让人听懂些。

    赵丽丽也不客气,把飞来电子公司将要研发的几个项目讲了遍。

    着重讲了这几个项目的重大意义。

    讲技术细节,估计除了那个叫陈武文的,没人听得懂。

    又不是技术研讨会。

    但考虑到陈武文的存在,她还是把一些技术重要环节透露些。

    啥也不讲。

    那家伙会不会认为她在吹牛。

    赵丽丽说道:“飞来电子要成立材料研发中心和电子研发中心,章氏的苗总,也就是易飞的妈妈给飞来电子公司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是这几个项目一年内完成的保证,飞来电子在未来几年内也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秒系,研发更多的项目。”

    妈妈给准备了五十多人,还不包括东南亚的一些人。

    让赵丽丽充满了信心。

    只要几个项目一出,自然能吸引大量的人才。

    加上自己持续不断的培养。

    还有飞来电子做不到的事情。

    资金。

    她不担心这个。

    赵强运问道:“丽丽,你刚才说这次的研发人员全是港城人,那科研成果属于谁。”

    他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按丽丽的说法,苗惠昕将派来五十多名研发人员。

    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甚至有不少都在国外留过学。

    这股力量到哪个单位去都不可小觑。

    可是参与这么重大的科研项目,是不是有些不妥。

    “成果当然属于飞来电子公司。”

    赵丽丽说道:“那些港城人都是飞来电子公司的员工,也许将来他们会在飞来电子公司港城分公司上班,但不管在国内,还是在港城研发的成果都属于飞来电子公司,只所以在港城建立研发中心,是因为港城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甚至包括外国人,飞来电子公司是华夏的公司,间接来说,成果也属于华夏。”

    叔叔看样子也就随口一问。

    可牵涉的事情却很多,这样的项目参与者肯定是要政审的。

    那五十多个人政审的话,一个也过不关。

    陈老曾问,为啥不向上面申请。

    申请了,铁定是钱也不够用,人也不够用。

    给你几百万人民币顶天了,人估计能有一些。

    可有那些人听话吗?

    以易飞和自己的资格,估计连个小组长都混不上,明年这时候也开工不了。

    成果的归属问题也是大问题。

    现在倒也好说,无论资金和人都是飞来电子的,如果有阻力,那就在港城研发,大不了自己和易飞以后常住港城。

    赵强运说道:“这么大的项目,需要不少资金吧,资金来源怎么办?”

    他这么问也是常规的问询。

    易飞和丽丽搞这么大动作,省里肯定是要上报的。

    无论易飞和丽丽同不同意。

    这不是研发一种电器,牵涉太大了。

    赵丽丽说道:“资金部分由飞来电子公司自筹,章氏集团公司董事长苗惠昕女士,也就是易飞的妈妈提供大部分资金,预计一亿美金。”

    多少就这么说呗。

    国内建两个研发中心,港城建两个研发中心。

    搞不好还真的需要这么多钱。

    赵强运不再问了。

    由民营企业承担大的科研项目,自筹资金、人员并没有遇见过。

    也不是承担,项目是他们自己立项的,总之有些复杂。

    苏炳海说道:“罗处长,你评估下这几个项目。”

    丽丽讲得重要意义部分,他都听懂了。

    确实很重要,也很有意义。

    可对项目本身,他如听天书。

    全是一些新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