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2099章 国内空白

第2099章 国内空白

    易飞说道:“妈,电子公司近期赚不到钱,恐怕还得您来投资,而且投资还比较大。”

    方希箬说得不错。

    丽丽比自己厉害得多,她有覃玉铃的记忆啊。

    自己在覃玉铃那里学的东西才多少。

    只是他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自己教的就自己教的吧。

    就当自己不想出风头。

    教给了丽丽。

    覃玉铃说过,要当自己一辈子的老师,可惜前世她做不到了。

    自己认识她十多年后,就跑了,而且跑得非常彻底。

    前世的自己怎么样。

    大概是死了吧。

    那个不重要,只是覃玉铃的愿望在这个世界也许能达到了。

    丽丽教自己,比她本人要教的好。

    易飞轻轻摇摇头,摆脱这种有的没的想法。

    还是和妈妈说说电子公司的事吧。

    真正建一个芯片设计公司,投资额度肯定小不了。

    各种设备估计就得上千万美金不止。

    如果加上丽丽的材料研究院。

    搞不好投资得五千万美金以上。

    都不算这些人的工资,那是个小头。

    丽丽写的那个清单,有几种关键设备,价格昂贵的设备没有写。

    每台都得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美金。

    但现在研发的项目能赚钱的却不多,看着项目挺高大尚,短期内却创造不了多少利润。

    比起他种菜种蘑菇都差得远。

    就说锂电池吧。

    研发出来,哪怕量产,起码得有两三年没啥市场,东瀛后年搞出来锂电的那家公司早期也只是用在自己的家电设备上。

    主要用在他们比较贵的设备上,像手持摄像机之类的。

    飞来电子公司用在哪上面?

    不仅仅飞来电子公司。

    就是全国的电器公司,有什么能用到锂电池?

    就算明年推出的bp机都用上锂电,那也是推广,不是为了赚钱,总不能左手赚右手的钱吧?

    两节五号电池,bp机就可以续航一个月。

    用得着配上锂电池?还得弄个充电器出来。

    直接充电倒也没啥难度。

    只是有些画蛇添足之嫌。

    飞来电子的bp机芯片高度集成。

    连那个震动器,易飞都准备采用多年后用在手机上的那种,而不是现在bp机上个头老大的那种。

    相比其它寻呼机,飞来公司的寻呼机更加节能。

    更用不着非得上锂电。

    别的电器?

    总不能用在收音机上吧?

    一个收音机才多少钱,都没有一块锂电池贵。

    锂电池想赚钱,得几年后。

    当手机出现以后,笔记本电脑出现以后,然后在各个行业慢慢普及。

    前几年赚多少钱是别想了。

    cpu架构不说了,那玩意得有产品才赚钱。

    除非卖了它。

    如果是为了卖,也不研发这玩意了。

    eda软件就是推出来,国内能有多少人买?短期内想进入国际市场也不容易。

    靠这玩意赚钱。

    也得几年,或者时间更长。

    寻呼机整体赚钱吧,那玩意真的赚钱。

    如果自己研发芯片,找人代加工,其它部分在飞讯电子厂生产,那玩意的成本能高不到哪去?

    那玩意只是个单向接收的通讯工具。

    所有零件就没有值钱的。

    飞来公司重新设计的寻呼机,甚至能避开所有的专利。

    可是近几年每年销售的数量实在有限。

    哪怕宣传的再好。

    市场总份额在那呢,还能自己全占了?

    那是想也不要想。

    哪怕自己做出的bp机比国外的质量更好,外观更漂亮,如果和国外品牌同一个价格的话,保证卖不过国外品牌。

    外国的月亮都是比华夏的圆,何况bp机呢。

    这是现代的普通观点,而且要持续很长时间。

    飞来电子想挣大钱,那就得四五年后。

    现在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以后做准备。

    丽飞公司虽然也能赚钱,但投资也大。

    还有一堆的半拉子工程和工厂呢。

    建厂房花不了多少钱,但生产设备可不便宜。

    尤其是自己还希望用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

    就说江城玻璃厂吧,想做好,投资小不了。

    飞来电子公司前两年,还得妈妈投资。

    苗惠昕笑道:“投就投呗,我也认为电子行业会越来越好,在这个行业投资绝对是划算的。”

    不看重电子行业。

    她就不会在深市建两个电子厂了。

    虽然名义上是收购的村办、镇办企业。

    但和建新厂也差不多,厂房几乎是推了重建,生产线也都是全新的。

    以前的那厂房和设备。

    比起十多年前的港城电子厂还落后。

    早就被她扔了。

    易飞的前瞻性自然没啥说的。

    他想投资就投呗。

    就算每年投入两亿美金,她目前的钱还能投二三十年呢。

    苗惠昕不相信,持续的投入会不赚钱。

    东瀛的股市正在按易飞说的趋势发展,明年先清仓,再做空,还缺钱吗?

    然后接着在其它地方投资。

    肖振光说道:“易飞,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稳扎稳打不好吗?”

    江城的三个工厂还没有开建呢。

    临东也有好多个工厂没建好。

    咋又要开公司了。

    还要建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是说建就建的吗?那是国家做的事。

    弄那么多半拉子工程可怎么办?

    他是说过,他妈妈有钱,个人资产都有几十个亿,还是美金。

    可是有钱也不能这么个花法啊。

    建好一个能赚钱了再建一个不更好吗?

    就像他的生物科技公司,起码能正常运行了,每年能赚不少钱。

    在江城自己说过他。

    他也不听啊。

    难怪老刘说,易飞答应什么别当回事,他自己有主意,该怎么干怎么干。

    小昕也是。

    他说什么是什么,根本问一下都不问。

    易飞再聪明。

    他仍是个孩子。

    易飞说道:“爸,我也想建好一个说一个,可是时间不等人啊,我们现在全面落后西方国家,目前还能看见人家的影子,再过几年,连人家荡起的灰都看不到了,再追就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我要坐的几个项目虽然暂时不赚钱,但都是填补咱国内的空白,能追上一个是一个吧。”

    他说到这里,想想一会要是爸问自己怎么能搞出国内空白,还真不好说。

    他不想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爸爸。

    更不能把丽丽的情况告诉任何人。

    告诉妈妈是没有办法。

    不然,有些项目做不下去。

    还好,妈妈不在乎。

    爸爸可说不定,搞不好他主动把自己送到相关部门研究。

    丽丽的事更是谁也不能说。

    易飞接着说道:“我在江城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但没有能力,主要是没人,谁曾想我妈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给我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们中有不少在国外留过学,工作过,我妈又有钱,我就想早点试试,要是能成功了,我妈才是第一功臣,国家得给她发奖状。”

    现在真的是有能力做些事了。

    钱有了,人才了,关键是丽丽啊。

    她有了覃玉铃的记忆,以前很多不能做的事可以做了。

    凭自己,也就能做一部分,

    肖振光说道:“填补国家的空白?”

    他看看易飞,又看看赵丽丽。

    就靠他俩?

    填补国家在某项技术上的空白?

    那些项目不都是国家组织大量的国内专家,投入大量的财力才能搞出来吗?

    财力?

    小昕真有几十亿美金的话,那财力是够了。

    没听说哪个项目要投入一二百亿人民币呢。

    人力呢?

    易飞和丽丽再聪明,比起那起老专家总还要是差点。

    小昕培养的?

    能有国家培养的厉害?

    无论怎么说,能填补国家空白的项目得支持。

    赵丽丽说道:“爸,我就告诉你吧,我和易飞这次来深市主要是和妈妈谈下以后的项目,参加陈乐宁婚礼只是顺道,见到妈培养的那批人后,我和易飞中午商量了下,公司和项目都做了些调整,我来和爸爸、妈妈说一下吧。”

    她把和易飞商量好的方案重说了一遍。

    其实在座的除了易飞,就没有一个听懂的。

    电池算是能听懂。

    反正就是目前还没有的一款能充电的电池,再稀奇,那也是电池。

    别的还是算了。

    但听起来都很牛的,都是国内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