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1958章 改了吧
    易飞从沉思中醒来。

    一二十年时间的点点滴滴迅速涌上心头。

    恍若就发生在眼前。

    覃玉铃那充满哀怨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这个你得背住,省得以后再查,这个你得自己做一次,这样印象才深。

    易飞回来后。

    并没有想过在芯片工业中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资金。

    那玩意太烧钱烧脑了。

    哪怕成立费莱电子公司,他也是想在液晶技术上取得发展。

    顺道挣些快钱。

    像生产bp机、随身听、vcd这些。

    根本没有想着去研发、制造芯片。

    尽管他回来前的几年,和覃玉铃设计了不少的芯片,可那工作实在太累,不仅仅是设计,还要翻越一座座专利的高山,可以说华夏的电子产品,从下个世纪都要交大批的专利费。

    最后出来个出类拔萃的企业,也受到西方国家各方面的打压。

    易飞觉得覃玉铃翻各种专利的时间比她设计芯片的时间还多。

    绕不过去的专利都要算在成本内的。

    成本太高了,设计开发芯片是没有意义的。

    像后来国产的手机厂家。

    可能大家都觉得他们特赚钱。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国产手机,光专利费都要上交售价的30以上。

    易飞最后几年,净是帮着覃玉铃查阅各种专利文件了。

    那些繁琐的东西。

    过后谁还会记得。

    那些繁杂的集成电路,就算他是专业芯片开发的,过后,还能记得多少?

    他回来后,就是自己万分熟悉的家电。

    都得赶紧用本子写下来,省得随着时间的流失,记忆变模糊,以至于完全消失。

    现在,他记起来了。

    而且所有的事不是发生在昨天,而是就发生在眼前。

    易飞再次怀疑,一切都是注定的。

    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主持着一切事情。

    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个计划。

    周书文、覃玉铃似乎都是为自己回来做准备,否则,她们的行为都太令人费解了。

    周书文没必要一次次跟她讲解如何投资。

    她是个很严肃的人,有必要把过去的事情如此周密的演算吗?

    就像她经常说的,人生苦短,不能浪费时间。

    她对自己做的事,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吗?

    覃玉铃本就是脑子里只有芯片、电路的人,可她却不厌其烦的从最基础的东西教自己,她设计好的东西,非得让自己重新设计一遍。

    连她最不擅长的撒娇卖萌都用出来了。

    周书文经常去国外。

    很放心的把自己和覃玉铃留在家里,这也不符合她的性格。

    周书文是个占有欲很强的女人。

    唯独对自己和覃玉铃大度的让人不可理解。

    也许一切都在控制中。

    易飞不会纠结这个问题,既然都记起来了。

    他就想试试,在这个世界,起码在未来的电子行业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有机会的话,真应该去各个考古中心走一走。

    看看他能不能记起他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如果真能记起,那也不叫记起,那就更神奇了。

    季钢杨看易飞表情变换,半天不说话,他也不敢吭声。

    小易总似乎在思考问题。

    季钢杨看到易飞表情平复,才小心的叫了声,“小易总?”

    很正常,天才总是和正常人不一样的。

    他和周安交流过几次。

    相比周安。

    小易总更天才,但要正常得多。

    周安那家伙,有时候你和他说了半天话,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说的什么。

    他能下意识的和你交流,还不会出差错。

    过后根本不知道谈的什么。

    易飞笑笑,“季师兄,刚才想问题有些出神,不好意思,师兄,你想什么时候出去?”

    如果他想今年就走。

    也不是办不到。

    这世道,有钱就能办到绝大部分的事,国外也一样。

    季钢杨说道:“小易总,就是最快的话也得明年的8月份,一是我研究生还没有毕业,二是出去的学校也都是9月份开学,今年无论如何也是赶不上了。”

    哪怕自己不等毕业。

    可办手续什么的下来怎么着也一两个月吧。

    到时候人家都开学两个月了。

    易飞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季师兄,你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课题有没有确定?”

    他明年8月份出去也行。

    这一年跟着自己练练手,比他出去一年能学更多的东西。

    季钢杨摇摇头,“还没有确定,可能就在这几天吧,无外乎一些小型集成电路的设计,也就是纸上谈兵。”

    说到这个。

    他的感谢小易总把两套集成电路开发工具放到了学校。

    名义是费莱公司的研发分部。

    实际上也是小易总赠送给电子工程学院的。

    要承担研究生、博士生的上课任务的。

    电脑什么的都是最新款的,加上一些开发工具、软件。

    总价值怎么着也得大几十万。

    相当于丽飞公司出钱给临东大学建了一个非常先进的研究室。

    易飞说道:“改了吧。”

    这种论文课题拿到国外去,人家看都不会看一眼。

    “改了?”

    季钢杨问道:“什么改了?”

    小易总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啥意思,改啥啊。

    易飞笑道:“你的毕业课题改了啊,改成os图像传感器件的研发。”

    他虽然决定进军电子行业。

    也不能每个行业都齐头并进。

    至少目前不行。

    易飞想进的还是消费类电子领域。

    这东西很容易赚钱啊。

    os图像传感器可是有大用途。

    别管啥设备上的摄像头将来大部分采用的都是这个方式。

    虽然现在大部分人不知道这玩意。

    但搞出这个却是当务之急。

    因为在爱丁大学已经有人在研发这个,主研发的还是两名华夏人。

    明年,他们就将发表有关这项工作的文章。

    90年底,他们设计的芯片就会流片成功,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台芯片摄像机。

    易飞决定把这个殊荣抢回来。

    为以后的智能设备打下基础。

    他只所以有这个信心,是因为覃玉铃后来接了几个有关摄像头的芯片设计的项目,立志做易飞一辈子老师的她,自然把这项目技术教给他。

    按覃玉铃的惯例。

    要教自然得从头教起。

    甚至开发工具都模拟90年代初的样子,从黑白到彩色教起。

    如果研发这个项目。

    易飞一个人一个多月就能完成设计,去进行流片。

    啥都不干的话。

    年底就可以推出一款芯片相机。

    本来就像昨天刚完成这个项目,现在再重新来一次。

    就相当抄一遍作业那么简单。

    易飞现在并不太着急,明年季钢杨毕业前能流片成功就成。

    就这样也提前了一年多。

    季钢杨莫名其妙地看着易飞,“小易总,啥玩意?”

    小易总说了一个他听都没听过的概念,然后说,让他把毕业课题改成这个。

    季钢杨不怀疑小易总所说的这个东西是否存在。

    只是一听就是个高科技的东西。

    那自己还能毕得了业吗?

    易飞说道:“一个小玩意,是做相机和摄像机的芯片,我建议师兄改研发这个,保证成功了,师兄名气大振。”

    毕竟是全球第一台。

    而且有国外的专家认为这东西不可能实现。

    真做出来,季钢杨真能出大名。

    哪怕他仅仅做为项目的参与者。

    季钢杨有点犹豫,“小易总,如果是费莱公司的项目,我是义无反顾去努力,也是我份内的事,可我的毕业论文还是不要改了吧?”

    听起来小易总是要在费莱公司立项了。

    他明年才能去国外。

    现在也算是费莱公司的员工,参加项目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毕业论文明年6月份就用啊。

    不到一年的时间,项目能搞出眉目吗?

    哪怕完不成,多少有些眉目,当毕业论文也说得过去。

    要是没有一点眉目,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