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黄瓜柿子那哥俩”现在有一个任务,寻找更大的货源。
连续在家属院卖了几茬黄瓜柿子,白菜蒜苗菠菜后,名气越来越大。好多老师和家属第一次见有人送菜上门,新奇地很。
因为六中家属院属于半封闭式管理,外边的小商小贩是不能进来叫卖的,而家属院这么多人口,肯定有大量需求,尤其是西区家属院刚刚入驻,基本是年轻的双职工老师,他们的特点就是工作忙,空闲时间少,又不吝惜花钱。现在有熟悉可靠的人送菜上门,新鲜便宜又方便,逐渐成了习惯。
连家兄弟俩像两只小仓鼠,不停地把姥家的蔬菜运到六中家属院,再分发给老师们,乐此不疲,利润也很可观。
突然有一天,那个给小孙孙买西红柿的老爷子又找到他们:“你们就只卖这几种菜吗,不能多弄点品种吗?也可以适当弄点水果啊!”
云平豁然开朗,也是哈。
舅家姥家自己种的菜毕竟少,村里其他人种的品类也都差不多,像“小能人”那样的能人一个村里有一个也是难得,所以,光靠这些货源显然不行,云平想着去附近的批发市场看看。
城关街道有个九巷村,是附近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在这里的蔬菜果品都是批发性质的,交易动辄以筐以车起,但也有零售,云平想着去探探路子。
云洁不同意。
“从姥家舅家拿货卖货,一是亏不了,舅舅给的进价都是最低,品控把得严,又新鲜又便宜;二是累不着,离得近,又都给收拾利索,拿来就卖,隔一天一次,全当回家看看;三是没压力,各种时令小菜舅舅搭配着来,保证卖得了,实在卖不了可以拿回去。”
云升插一句:“也没有卖不了拿回去啊。”
“那是因为舅舅的菜品质好,量不多。”云洁认真地说。
“自己去交易市场贩菜,这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像一条小鱼被丢到了大江大河里,风浪波涛全靠自己挣扎,拿货品类、数量、价格,光这三项,不知要踩多少坑。”
云洁已经预想到了云平云升碰得头破血流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咱们是课余顺便的营生,你们知道蔬菜交易市场的大宗交易都是几点吗?凌晨两三点!当然,你们这种小打小闹可以晚点去,早上五点钟起床,六点钟到的话,还可以赶上个小尾巴。”
云洁一直摇头。
云平惊讶:“你怎么知道他们的营业时间?”
云洁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云平:“我问的舅舅啊。”
“哦。”原来云洁又想到我前面去了。
云平虽然知道这样不大合适,如果让卖菜影响到生活和学习,可就本末倒置了,这是万万不行的。
但此时此刻,他心中的火花已起,想就这么熄灭也是不可能的。
云洁看着沉默的云平,心里也知道,既然他起了心思,光凭自己几句话的劝说,他是不会听的。
也罢,也罢,放开手让他小范围试一试,受了跌打也就安稳了。无非是付出点时间和经费,收获的可是满满的人生经验啊。
最终,三个人商议好,这个周六,云平云升早点起床,去九巷批发市场看一看,先不说拿不拿货,趟趟路子见识一下也行啊。
云平定了五点钟的闹钟。
周六一早,在闹铃敲响之前就醒过来了,但他没有立即起身,起身后就意味着进入繁忙的一天,他想多回味一下被窝里的温暖时光,顺便细细理一下今天的任务安排。
去批发市场探探路子,如果有合适的菜,可以带一些回来,下午四点之前还能再送一批。
在被窝里使劲抻一下腿,云平还是起床了。
云升一听到哥哥起床的动静,马上从床上爬起来,生怕他不带自己。
云平本不想带云升一起去。一是因为天太冷,没有必要大早上一起受冻;二是云升如果跟着去,两个人骑一辆车子,后座就不能拉菜了。
虽然云洁一再强调今天只是去探探路子,不要拿菜,可云平想着,我都出去了,将在外有令可不为。怎么也得拿几样稀罕菜回来试试。我亲爱的顾客们可不能只吃老几样。
堂屋,云洁已经把面条摆在了八仙桌上:“天太冷了,先吃点热乎的垫垫肚子。”
云平没想到云洁比他们起得还要早,有点不好意思,自己坚持去批发市场,连累大家一起起早。
云洁捂嘴笑:“我等你哥俩挣了大钱,给我和连莲买花买衣服呢。”
云平云升笑嘻嘻。
云洁就是这样,不管什么事情,总是兴兴头头,仿佛在她眼里,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好事,所有不好的事情,下一步都是向好发展。
不管兄弟妹妹做什么事情,她说归说,临了,都是鼎力支持,情绪价值给得满满。
吃饱穿暖,云平载着云升兴冲冲骑车离去。
云洁看着兄弟俩远去的身影,长叹一口气,这也太辛苦了,投入如此大的时间和人力,还不一定有多少出息呢。
街道上雾蒙蒙的,像雾又像雨,“不好!”云平心里想,继续这样骑下去,很快就成落汤鸡了。
好在潮湿的天气好像就那么一小段,一会就过去了。骑车骑了半个多小时,云平感觉自己的脸硬邦邦的,手都不听使唤了。
云升想和哥哥换换,哥哥坚决不同意。
好不容易。
云平看到前方有个高大的建筑物,在雾气中,朦朦胧胧,闪烁着暖暖的黄光,像是末日中的堡垒。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
这简直就是个巨大的山洞!
一个巨大的,筒状的,两面透风的山洞。
天还没有大亮,黑暗中的山洞露出浅浅淡淡的黄光,一个个的人,进进出出的,在昏暗的光下照出长长的阴影,像是山洞里的野人。
各种牛车、驴车穿梭其中,还有几辆带动力的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是这场闹哄哄皮影剧的主角。
进了洞,云平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人影会晃动,因为每隔一段距离,都燃烧着一小块火堆,真的,就是火堆。
卖菜的摊主,搜集了若干稻草、树叶、树枝、烂木头,燃起一个又一个火堆,有的稍稍用铁皮围挡一下,有的干脆就是原始火堆,非常随意。
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火堆,几乎每个卖家都有一个,也是这个批发市场的一个奇特景观。
这其实就是一个有着巨大顶棚的棚子,目测大概有五六个人摞起来那么高,半空中胡乱拉着几根绳子,绳子上挂着几个灯泡,小小的灯泡在巨大的空间里显得杯水车薪,人们在空地上燃起火堆,一是为了取暖,二是为了照明。
大量的菜堆放在火堆后面,堆成了一个个白菜山,芹菜山、土豆山、香菜山
云平终于知道为啥云洁不同意他们来这里进菜,这里根本不是他们该来的地方,这么说吧,你要大喊一声:“我要一筐白菜,一筐芹菜,根本没人理你。”
云平瞅准一个机会,一个中年妇女刚刚接完一车土豆,刚要坐下来歇息,他俩凑上去:“大姐,你家土豆怎么卖?”
“五分六。”
云平云升一喜。
“你们要几包?精选的八分,通货五分六,问问你家大人要几包。”
“额”
云平决定实话实说,不浪费时间:“大姐,我们是自己来的,想进点菜回去卖,小打小闹要不多。”
大姐闻言,回过头来,认真打量两个小伙子,看样子年纪不大,小的那个也就将将10岁吧,这是家里遇到事了?
“你们是自己拉回去自己卖吗?”大姐问。
“是的,大姐,我们没有爹妈了,想周末进点菜卖卖,挣点生活费。”
其实大姐已经猜到了这两个少年是有点事的,不过也没想到是两个孤儿。看气质穿戴不像是没有爹妈的闪孩子。
云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竟然很自然地就说出自己是孤儿这个事实,要知道,他从来没在别人面前提过这件事。
“你们才多大,应该叫我大姨的。”女人拍拍火堆旁的马扎子,示意他俩坐下。
云平云升赶紧坐下,这是要跟他俩说道说道了。
火堆燎地脸蛋一热,云升默默把马扎子拿开一点。
这火堆真是奇怪,离得近了热得出汗,稍稍一离开点,马上就感觉一阵凉爽,怪不得敢在大棚里点火烧,离得远的蔬菜完全不受影响,热气直直地就往上去了。
“你们几点来的?”这会应该叫大姨了。
“我们刚到,大约6点到的。”
“这里最忙的时候是三四点,这会子大宗交易差不多就忙完了,”大姨大手一挥,在身后画了一个圈,像是把所有的菜堆都划拉进来,“下面是小商小贩来进货了。也有附近的老农来送货,直接跟小商贩交易。”
“你们要的少的话,七八点来就行,捡个尾巴,有些卖不了的老农,会在外面便宜处理,他们的菜样式多,新鲜,也便宜,你去外面跟他们交易。”大姨细细地跟他俩说明。
“棚里的都是大买卖,三四点接菜,五六点出菜。七点之前没人理你们的。”
“哦哦。”云平忙答应着。
原来如此。
被这个架势吓到了,原来零售和小批发都在大棚外边。告别热心的大姨,两人来到大棚外。
此时,天已经大亮,从山洞般的大棚里走出来,眼前豁然开朗,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放眼望去,以大棚为中心,四面八方都围满了卖菜买菜的人群。
熙熙攘攘的人群,鼎沸的声音,满满的都是牛车驴车,个个都是头朝外,屁股朝里,云升不禁感叹:“感觉我们像将军,被一群牛屁股列队欢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