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禀告暴君,贵妃说她是你祖宗! > 第71章 去看看真的大秦

第71章 去看看真的大秦

    第七十一章  去看看真的大秦

    “该死!”

    乾清宫内,姬致面色铁青,怒火中烧。

    “都怪你们!若不是你们胡言乱语,姜妩怎会自作主张去冒险!”

    端妃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敢抬头:“陛下息怒,臣妾也是为了江山社稷……”

    “闭嘴!”姬致愤怒地往地上摔瓷杯,瓷片碎了一地。

    丽妃战栗不已,咬唇道:“陛下,且先冷静,贵妃娘娘留了信……”

    姬致闻言猛地扑过去一把夺过信纸,迫不及待地拆开。

    信中秀美的字迹映入眼帘——

    【陛下勿忧,臣妾此行只为探查虚实,绝不逞匹夫之勇。知礼随行,必安全返宫。望陛下宽心。】

    姬致手中信纸微颤,怒火渐消,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无力与自责。

    他挥手示意所有人退下,踉跄着坐回龙椅,双手掩面。

    “朕……”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朕何等无用,竟要爱妃以身犯险……”

    次日午时,林阁老求见。

    “陛下,微臣已得知姜娘娘离宫之事。”老臣垂首拱手,眉宇间带着忧虑。

    姬致抬眼,眼中满是血丝:“你来做甚?也是来笑话朕的无能吗?”

    “陛下!”林阁老正色道,“微臣怎敢。只是前来告知,微臣早有准备,已派十名暗卫随行保护贵妃。”

    姬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当真?”

    “千真万确。”林阁老捋须道,“暗卫皆是一等一的好手,自幼训练,能文能武。即便贵妃身份暴露,也能护她脱身。”

    姬致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

    “况且,”林阁老继续道,“贵妃聪明绝顶,又有知礼随行。陛下不必过于忧虑。”

    殿外忽然传来嘈杂声,打断了两人谈话。

    “摄政王求见!”

    姬致向林阁老使了个眼色:“替朕应付他。朕……暂时不想见他。”

    说罢,竟径直起身离去,留下林阁老独自面对摄政王。

    长安城外,荒僻小路。

    一辆破旧马车晃晃悠悠前行。

    “娘娘,那林阁老派来的十名暗卫一直跟着咱们。”知礼小声道,“要不要甩掉他们?”

    姜妩摇摇头:“就让他们跟着吧,这样陛下那边也好放心。”

    她望向窗外,“知礼,我们此行不只为了潜入白莲教,更要看清楚大秦的真实情况。”

    知礼眉头微蹙:“娘娘的意思是……”

    “我在宫里听到的都是粉饰太平的奏章。现在正好趁此机会去看看真正的大秦。”姜妩声音低沉,“想救大秦,就要先知道它病在何处。”

    马车忽然停下,车夫高喊:“前面检查站!”

    姜妩和知礼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凝重表情。

    “官爷,放行吧,我们交了钱的!”一个面黄肌瘦的汉子跪在地上哀求。

    衙役狞笑着踹了他一脚:“交得太少!不够塞牙缝的!”

    周围十几个饥肠辘辘的百姓手持锄头木棍,眼睁睁看着自家的粮车被官府扣下。

    “王八蛋!那是我们一年的口粮!”有人忍不住怒吼。

    “反了你们!”衙役吹哨,引来数十官兵,手中刀光闪闪,“再敢啰嗦,统统治罪!”

    百姓们面面相觑,最终只能垂头丧气散去。

    姜妩站在不远处,脸色阴沉。

    “娘娘,这已经是过路的第二个县了。”知礼叹气,“不管哪哪都是这种景象。”

    姜妩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心痛:“走,去下一个地方。”

    长川县,一座荒废的庙宇外。

    哭声震天,数十具饿殍横陈,妇人们抱着死去的孩子嚎啕大哭。

    “又是可恶的蝗灾……”一位老者叹息,“朝廷的救灾粮根本没发下来,全被那县太爷贪了去。”

    姜妩强忍心中悲痛,上前询问:“老伯,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吗?”

    老者抬头,看到眼前这对夫妻,疲惫地点点头:“年年都这样。上头拨的钱,一层层剥削下来,到咱们手里只剩空壳子。”

    知礼握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姜妩继续问:“就没人管吗?朝廷派的钦差呢?”

    老者苦笑:“钦差?他们跟地方官是一伙的!哪有人真心为百姓做事?”

    路过的一个年轻人听到对话,忽然凑过来:“要说真心为百姓,只有白莲教!他们说天将降下圣人,救苦救难……”

    “闭嘴!”老者一把捂住年轻人的嘴,惊恐地环顾四周,“这话是能乱说的吗?”

    姜妩心头一震:“白莲教?那是什么?”

    老者警惕地打量她:“你们不是官府的人吧?”

    “我们只是流民,家乡闹灾,无处可去。”姜妩装出一副可怜相。

    老者稍稍放松警惕:“不是我劝你们,白莲教的事,还是少打听为妙。”

    姜妩和知礼相视一眼,见问不出什么默默离开。

    破旧的茅屋连成一片,沟壑纵横,污水横流。

    姜妩与知礼已经在此安顿下来,装作一对流离失所的夫妻。

    “娘子,粥熬好了。”知礼端上一碗稀得见底的白粥。

    姜妩接过,眉头紧锁:“快一个月了,这城里城外,看到的尽是民不聊生。”

    “娘娘,这百姓怨声已成燎原之势,摄政王若借白莲教煽动,后果不堪设想。”知礼压低声音。

    屋外传来吵闹声,打断了二人对话。

    “又有人被抓了?”姜妩起身探头望去。

    只见几名衙役拖着一个男人向外走去,那人衣衫褴褛,但面色坚毅。

    “白莲教的人,又一个!”邻居凑过来小声道。

    姜妩眼睛一亮:“他是白莲教的人?”

    “嘘!”邻居比了个噤声手势,赶紧跑开了。

    次日清晨,姜妩早早来到集市,装作不经意地和摊贩闲聊。

    “听说白莲教在招人?我家道中落,想找条活路……”她试探着问一个卖菜的婆婆。

    婆婆脸色骤变,一把推开她:“胡说什么!不买菜就走开!”

    姜妩又尝试几次,结果都是一样——或是惊恐离开,或是装作没听见。

    夕阳西斜,姜妩失望地回到小屋。

    “打听到什么了吗?”知礼迎上来。

    姜妩摇摇头:“没人愿意说。看来白莲教比我想象的还要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