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朕看贵妃很 ~紧 ~张~啊~
夜风吹散血腥味。
知礼双眼紧闭,脸色苍白,胸膛微微起伏,呼吸浅而急促。
太医匆匆赶来,手指颤抖地为他包扎伤口。
“娘娘……”知礼眉头紧蹙,唇间溢出低语。
姜妩靠近他,轻声安抚。
知礼却不断喊她的名字:“阿妩,阿妩……”
阿妩?
姜妩身形一滞,这声称呼刺入耳膜,太过亲昵,太过熟稔。
姬致眉头微蹙,目光在姜妩与知礼之间游移。
太医终于包扎完毕,退了出去。殿内只剩三人,烛火摇曳。
“知礼?”姜妩俯身,轻声唤他,“为何要如此冒险去谢辞府上?”
“为你……”知礼声音断断续续,“只为你……”
姜妩眉头紧锁,这些言语不似下属对主子的忠诚,更像是——
“他昏迷中说胡话呢。”姬致走近,语气微妙,“朕看贵妃很紧张啊。”
姜妩侧目看他:“臣妾只是不想失去一个得力助手。”
姬致不置可否,笑而不语。
夜渐深,姬致离去,只余姜妩独自照顾知礼。她替他擦去额头冷汗,手指触到滚烫的肌肤——伤口感染了。
知礼又开始呼唤她的名字,热烈而绝望。
姜妩盯着他的面容。
“知礼,你到底是谁?”她轻声问。
知礼眉头紧蹙,眼皮微微颤动,仿佛挣扎着要醒来。
“为何要帮我?”姜妩继续问,手指轻触他的脸颊,“你我素不相识,为何对我如此忠心?”
“你救了我……”知礼唇间溢出微弱声音,“将军府……荒山……大火……”
姜妩心头一震。
将军府?难道是重生前原身做过的事?
知礼的情绪忽然激动起来,手指痉挛般抓住被褥,呼吸急促,冷汗浸透衣衫。
“别走……”他喃喃道,“阿妩……别丢下我……”
姜妩不再追问,只轻抚他的额头。
天光微亮,知礼终于平静下来。姜妩疲惫不堪,眼皮沉重,她靠在椅背上,意识开始模糊——
忽然,一阵窸窣声惊醒了她,知礼睁开了眼睛。
“娘娘……”他声音干涩。
姜妩迅速坐直身体,递上一杯温水。知礼挣扎着想起身,牵动伤口又疼得倒吸一口冷气。
“别动,伤口会裂开。”姜妩声音柔和却不容拒绝。
知礼定定地看着她,眼中满是复杂情绪:“娘娘守了一夜?”
姜妩没有回答,只是将杯子递到他唇边。
关于昨夜,此刻还是暂且不提罢了。现在,正事要紧。
姜妩轻声问道:“谢辞府上,你发现了什么?”
“我在他密室里找到了密信。”知礼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还有齐国皇室印玺。他要兵符和边防图都是为了给齐国!”
姜妩脸色骤变,怒火在胸腔炸裂,“难怪他一直想除掉陛下,原来是为敌国做内应!”
知礼点头:“密信上写得明白,只要他助齐国夺取三座城池,就封他为异姓王。”
姜妩眸光如冰,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她拂袖而起,大步向乾清宫走去。
乾清宫内,姬致听完姜妩的禀报,脸色阴沉:“卖国求荣,罪该万死!”
姜妩指尖点在案几上,声音冰冷:“陛下,此事不能再拖了。”
“确实不能再等了。”姬致眸光闪动,“朕本想借他钓更大的鱼,但现在——”
“我们得除掉谢辞。”姜妩斩钉截铁。
姬致凤眸微眯:“爱妃可有良策?”
姜妩唇角微勾:“臣妾以为可从两面入手。一是告知摄政王,让他派人盯着谢辞;二是给谢辞下套,引他上钩。”
“如何下套?”
姜妩眼中闪过寒光:“就说臣妾偷到了兵符,约他三日后晚上交接。到时陛下可设伏擒他。”
姬致赞许地点头:“妙计!”
“事不宜迟。”姜妩声音急促,“臣妾这就去安排。”
知礼受伤,不宜出面。姜妩让丽妃带着密信前往摄政王府。
丽妃领命而去,脸上写满忧虑:“姐姐,若谢辞真是齐国间谍,那摄政王呢?万一……”
“所以要查清楚。”姜妩目光如炬,“若摄政王与谢辞是一丘之貉,那他也会露出马脚。”
丽妃点头离去,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姜妩转身返回椒房殿,命人取来纸笔。
笔尖沾墨,在宣纸上游走。她字迹娟秀,内容却是步步杀机。
【兵符已到手,不过动静太大,恐有人察觉。三日后子时,椒房殿后花园相见,届时一并交付于你。阿妩】
宫女将信交到谢辞手中时,他面上惊喜交加。
“果然!”谢辞狂喜,“我就知道她不会背叛我!”
至于前几日的异样,定是因淑妃那事误会,现下看来,姜妩应是气消了。
他小心收好信件,完全没察觉信使眼中的冷意。
姜妩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暗影。
“谢辞收到信了?”姬致悄然走近,声音低沉。
姜妩点头:“是,已经下套了。”
“摄政王那边如何?”
“丽妃传信过去了。”姜妩转身看他,“陛下,此事不简单,若姬玄与谢辞的不合只是表演,那——”
姬致神色微动,似乎要说什么,却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贵妃娘娘!”丽妃急匆匆赶来,“密信已送达,摄政王大怒,立刻派人去盯谢辞了!”
姜妩眸光一亮:“他有什么反应?”
“摄政王听完愣了好一会儿,眼神惊骇万分。”丽妃轻声道,“然后立刻召集心腹,密议了许久,就派人盯谢辞去了。”
姬致拍案而起,“这下看他往哪逃!”
姜妩却若有所思:“陛下,这反应有些奇怪。摄政王为何会如此震惊?难道他真不知情?”
姬致凤眸深邃:“爱妃的意思是……”
“或许摄政王与谢辞并非一伙。”姜妩声音轻柔如羽,“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算盘。”
姬致冷笑,“既然不是一条船上的,就让他们继续自相残杀。”
姜妩缓缓点头,心中却盘算着另一件事。她必须找机会和摄政王单独交谈,才能判断他是否真如表面那般忠心于大秦。
夜色渐深,姜妩坐在灯下给谢辞准备了另一封密信——
【若事有变,以白绸系在椒房殿后西侧柳树上为号。你派人留意,见此物便不可前来。】
信使拿着这封信,匆匆没—入夜色之中。
墨香未散,谎言已成。
姜妩立于窗前,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猎物已入网,就等收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