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预应力的使用,原本能同时行驶30辆车的桥梁,再多一倍也不会有任何风险呀”

    吹牛的知识点又增加了一个,梁主任越嘀咕越是觉得牛批。

    生活中处处常见的小常识,往往蕴含着普通人容易忽略的大道理

    “不对呀庄医生!”

    “你说的预应力我听懂了,可人体骨骼又不是建筑结构,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梁主任猛然脑子一转,看似在否定庄竖的说法,可疑惑的小眼神却死死看向林逸。

    估摸着能将预应力和现在的八字腿联系在一起,就不是庄竖可以解释清楚的了

    “很简单的道理。”

    “生活中谁也不能用这样的八字腿正常走路,为了强行扭转这种现状,伤者就会花费更大的力气,来纠正自己的腿型。”

    “大量的受力行走,才会让伤者更快更好的恢复,进而有可能达到受伤前的状态。”

    “梁主任如果还无法理解,简单点来说,就是受虐的状态下,更容易刺激人体更快更好的恢复”

    经林逸时刻关注,王校长的双腿已经在成型骨水泥的固定下,明显不会出现位移。

    准备进行下一步操作流程的林逸,只好敷衍着结束了这次聊天过程

    “原来林逸的骨科手术,都已经精深到了如此程度,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在各个领域,拥有如此超凡的成就。”

    看着林逸开始为伤者进行更为复杂的缝合过程,回过味来的梁主任,久久还是无法平复震撼的心灵。

    “当我还在第一层,尽自己最大所能接续患者骨骼的时候。”

    “林逸已经来到了第二层之上,接续的同时,不但在考虑术后康复,甚至还要恢复到正常人状态,连带着受伤的心灵一并得到痊愈。”

    “高!实在是高”

    梁主任不得不在心中狠竖大拇指连连称赞林逸。

    先不说连预应力这种只能运用在建筑结构上的理论,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创新的使用在人体骨骼的接续上。

    就是这种为患者考虑周到和完美的治疗方案,梁主任拍马都赶不上

    “我跟林逸之间的差距,原来不仅仅是在医疗技术上!”

    “就这种创新的救治理念,完全是现代医生不敢想象的存在”

    庄竖看着运针如飞的林逸,眼神复杂心情沉重。

    当他以为,进入到林逸领导的攻关小组,尽量将对方的医疗技术学习到手之后,就能最大程度上缩小跟对方的差距时。

    他这才明白,自己的见识有多么浅薄,对整体医疗理念的理解有多么苍白。

    游老这种级别的院士名宿,心甘情愿的称呼林逸先生,不是没有道理。

    很多医生兢兢业业一辈子,估计都达不到这般年轻的林逸,由匠转师的境界

    “我是不是,也到了要改变称呼的时候”

    再次看向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林逸,庄竖第一次有了,心甘情愿称呼林老师的想法

    “神经、肌肉、动静脉大腿内部的各项组织已经缝合完毕。”

    “剩下的真皮和表皮组织,庄医生你来接手,记住我上次说过的要点,先不要追求速度,力保缝合的平顺度,以便于患者更好愈后。”

    完成右大腿内部各项组织的缝合后,林逸直接跟庄竖更换位置,来到救护车对侧,准备开展左大腿各项组织的缝合

    “额知道了,林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