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临朝姬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

    “入门见嫉,峨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谄,狐媚偏能惑主。”

    “”

    “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

    “今汉王李昊,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爱举义旗,以清妖孽!”

    随着王宾骆的声音停下。

    整个大帐内都陷入了寂静。

    草原之人虽然能听懂者寥寥无几,但哪怕是不能达意,都能感觉到这笔锋里亮出的明晃晃钢刀。

    “好一个天下第一檄文!”

    李昊有些泪目。

    心中暗暗发誓,自己的武功韬略,必然不能负了这样的才情。

    “陛下这这个写的很好吗?”

    颉利可汗能听懂一点,但是不多,不确定的看向了激动的李昊。

    “何止是很好!”

    “事昭理辩,气盛词断,檄露于外,皦然明白,行云流水酣畅淋漓,说是天下第一檄文毫不为过。”

    “如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直指人心!”

    这篇文章,可不单单甲方赞不绝口,前世的历史上就连身为乙方的女帝都连连点赞啊。

    当然,这些话李昊没说。

    这个时空和前世的不太相同,前世的武曌可做不出让皇子和亲这样的蠢事。

    她最多也就是派了个武姓不重要的角色而已。

    “此檄文,便可抵百万兵!”

    “啊!”

    颉利可汗傻了眼。

    李昊别的不说,但文学素养还是有的。

    尤其是那晚的:多少恨,今日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怨,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得是什么孤傲的婉约派才子才能做出来的诗。

    他说好,那一定是好。

    他说千古第一檄文,那一定就是!

    “取纸笔来!”

    颉利可汗猛地起身,立即又呸呸呸了几下。

    “来人,即刻誊抄八百份,用突厥文、粟特文、回鹘文汉文,反正能想到的语言,都给老子抄!”

    激动之下,他连本官的称呼也给忘了。

    “派轻骑分送草原三十六部,不,要派能背诵全文的传令官,每到一处便当众宣读。”

    “再派死士前往神都,前往中原各地,把这檄文刻在朱雀大街的石板上,刻在世家门阀的大门上!”

    “一日之内,老子要让整个中原的风都吹着这些文字!”

    颉利可汗雷厉风行,这个草原的传令官、密探、情报部门全部运作起来。

    一夜之间,北方草原改国号为唐,以及这篇千古第一檄文,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神都。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青楼勾栏人人都在议论此事,无不傻眼。

    “怎么回事,一夜之间我们都成了叛军了?”

    “没错咱们神都内土生土长的百姓,如今都是乱臣贼子了。”

    “北方草原成了李唐正统,咱们算什么,大周余孽啊。”

    “呵呵,那有什么办法,是女帝亲手把正统给送到了草原,现在还是考虑收拾收拾东西,前往草原吧。”

    “有这么严重?”

    “你说呢,也不动动脑子想想,女帝再怎么说都是篡的李唐的皇位,他若一直把李唐后人留在神都,还能压制住,如今她亲手把正统交了出去”

    “这天底下到底有多少人是李唐旧臣,别人不说,就是我,心都是向着李唐的!”

    “李昊是谁,太宗皇帝嫡孙,大唐最正统的皇子,反观女帝呢,天下谁认他们姓姬的?”

    “李昊在草原振臂一呼,就是大周末日来临!”

    说话之人摇头苦笑。

    一夜之间,攻守之势异也。

    哪怕是最底层的百姓,也深深的明白一个正统皇子在别处的威力。

    女帝咋就想不明白呢。

    “哎!今日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千里迢迢的投奔北方而去,去的早了还能混个从龙之功,去的晚了,大家都是叛军。”

    “那咱们去了北方,岂不也成了蛮族了?”

    “什么蛮族!你没看到那边的旗号?那是匡扶汉室,是诛杀国贼,是复辟盛唐,这边算什么?这边现在才是那窃国的蛮族了!”

    大街之上,无数人围在一张告示之前。

    “有没有识字的,这上面写的什么啊?”

    “写的什么?什么也没写,这上面就是一把锋利的宝剑,一剑,就刺穿了那女帝的心脏!”

    人群之中,一名读书人看完告示之后,大笑几声扬长而去。

    “妈的,能不能好好说话,读书人就踏马装逼,这上面到底写的什么!”

    “是《讨姬曌檄》,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将女帝骂了个狗血淋头,别看只是几个字,这些字却可以让无数军队不战而降。”

    “如今真龙归位,伪帝大势已去!”

    “虽然不想承认,但如今大唐正统,的确就在草原,各位好自为之吧!”

    整个神都之内,大周疆土之中,到处都是如此光景。

    今日,是女帝寿诞。

    她刚刚登基不久,本着低调的原则,特意没有大张旗鼓的筹办。

    但手下之人却不这么想。

    以柳绯明为首的女帝近臣,特意瞒着她,要给她准备一个大大的惊喜。

    如同往日一样。

    女帝高坐龙椅,威仪万千。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同时她心中有些纳闷,今日只是小朝会,为何百官悉数到场?

    平常可没这么大的劲头啊,上朝都是能省则省的。

    开始自己还以武力威胁,后来也懒得管了。

    奇怪。

    “陛下,臣有本要奏!”

    宰相柳绯明看了一眼百官,步入百官之首的正中位置。

    “陛下雄才大略英明睿智,以女子之身登临大宝,君临天下。”

    “扫旧唐之颓靡,开大周之盛世。”

    “平内乱,拒蛮夷,如今大周之盛,纵观历史,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陛下之功,千秋不朽,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姬曌虽然很享受柳绯明的这段马屁,身体都有些轻飘飘。

    可——

    怎么突然歌功颂德呢?

    突厥投降了?

    千古一帝,这点倒是无法辩驳。

    自己以女子之身横扫八荒,握一国之权柄,有人能和自己比吗?

    没有!

    一个都没有!

    朕继位之后,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如今更是国富民强,万邦臣服,功在千秋同样实至名归。

    她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

    “今日乃陛下寿诞,臣同百官请奏,将今日定为万寿节,并发布告示,昭告天下!”

    “哦?”

    姬曌如今才算明白。

    原来如此。

    这些日子一直操劳国事,把自己的寿辰之日都给忘记了。

    当然这也不怪她,她早早就下令,现在国内局势不稳,绝不可因私废公,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寿诞而消耗国力。

    是以,无人敢在她面前提及。

    姬曌心中爽快,但脸色故作阴沉,眉眼之中露出一丝不喜。

    “柳爱卿,你身为大周宰相,怎么公然违背朕的命令?朕早就说过,切不可因朕寿辰而铺张浪费,大办特办!”

    “陛下,臣自然不敢抗旨,今日也绝非臣一人之意,是百官联名上书,臣就是想阻拦也阻拦不住啊。”

    柳绯明苦笑一声。

    “陛下,臣也只是转述一下百官的意思这都是他们自发而起。”

    “哼!你身为百官之首,难道还能被百官胁迫?”

    姬曌冷哼一声。

    “不过念在你们一片好心,朕也就不为难与你,千古一帝之事以后莫要再提。”

    “至于万寿节,就依了你们的意思吧!”

    “哎,你们可是害苦了朕啊!”

    柳绯明大喜,“陛下,这是顺应天意之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不管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这一刻,跪倒一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飘荡在整个太极殿内,回响在整个皇宫,绕梁不绝。

    “刚好借此机会。”

    姬曌站起身来,一脸肃穆。

    “朕也在此立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周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大周千秋万载,永世不衰!!!”

    女帝声音冷冽,宛若剑鸣。

    整个大殿之内,再度响起了震耳欲聋的万岁之声。

    而这时,太极殿之外,却传来了一道仓促的声音。

    “陛下,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