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阳平县挨着长白山,里面的木料做家具正合适。”
马卫元顿了顿,问道:“周老板,那你准备再盖个多大的厂子?”
制药厂需要高端人才,而且上班之前还得去培训,家具厂的木工就没那么多要求了。
只需要进厂学几天,就能轻松上手,甚至阳平县当地就有许多木工。
周勤给职工开的待遇,不比那些市里的大厂低,能拉动当地百姓就业,这可是大功一件。
“我昨天想了一夜,现在的厂子只用长白松做家具,虽然很赚钱,但规模太小。”
长白山里那些针叶松和落叶松,均是上好的木料,而且不受保护,想要多少直接进去拉就行。
即便出钱在附近的林场里买,做成家具也能赚三四倍的利润。
“这次新建分厂,面积要大一点,至少两百亩地。”
马卫元眼中泛起激动之色:“好,这没问题,等新厂建好以后,你准备招多少人?”
“怎么着也要四五百员工吧,这还不包括伐木的,以及后期运输和销售人员。”
周勤刚说完,马卫元就腾地一下站起身:“好,我这就去县委,跟我爹…还有那些领导商量一下。”
“不会很为难吧?”
马卫元满脸喜色道:“周老板,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家具厂建起来,能解决县城许多人的就业问题,领导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阳平县穷得叮当响,当地也没什么支柱产业,就算是县里的百姓,每天能不饿肚子,就已经算富裕人家了。
“那行,我在盐店胡同旁边买了小院,门口摆放着两尊石狮子,有消息了及时告诉我一声,这几天我都在家。”
跟马卫元道别后,周勤闲来无事,开车赶往山货大集。
早上八点多钟,正是大集上最热闹的时刻。
当初周勤在这里卖过药材,一些人都见过他。
这一路走来,商贩们纷纷打招呼,还有人主动上前,询问周勤手里有没有药材。
来到大集中央区域,不知什么时候多出几个水池子,一群人围在附近交头接耳,空气中还有一股刺鼻的鱼腥味。
周勤凑过去瞧了瞧,只见水池子里有半米长的鲑鱼,这都是东北特有的冷水鱼。
“这月最后一批鱼了,剩的不多,要买的赶紧啊!”
一位矮胖中年男子站在几个水池后面,满脸笑容地大声吆喝,手里还攥着厚厚的钞票。
“老板,一条茴鱼多少钱?”
鸭绿江茴鱼,肉质鲜嫩,少刺体肥,四五个月就能长到半米。
这种鱼不适合家养,必须要在十度以下的冷水中才能存活。
在龙川市那些高端饭店里,一份铁锅茴鱼,能卖十五块钱。
“一斤三毛。”矮胖男子随口回答一句,周勤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一条半米长的茴鱼,少说也有三十斤,这价钱可真不便宜。
“细鳞鲑呢?”
细鳞鲑主要生长在长白山的水潭里,个头比不上水老虎和大鳇龙,成年之后也能长到四五十斤。
“一斤五毛,小伙子你要几条?”
矮胖男子还以为来了大客户,满脸热情地问道。
“我就是随口问问价钱。”
周勤摆摆手,心中却掀起波澜。
长白山的特有鱼类个头都不小,而且价钱很贵。
如今开春,山上积雪融化,冰面解冻,正是进山捞鱼的好机会。
在大集上溜达一圈,周勤心里痒痒,恨不得再往山里跑一趟。
“二哥下月结婚,还有十多天呢,时间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