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最讲究完整性,其次才是年份大小。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哪怕只是折断一根须子,人参的价格也会大打折扣。

    故而采人参凭借数千年来的经验,发明出一系列采参的专用工具。

    例如嗦啰棍,按照采参人几百年的传统规矩,上山不能说话,否则会惊走人参。

    因此带上一根棍子,不仅能够防身使用,还能敲击发出声响用于沟通。

    其次便是棒槌针了,这可是采参人必备神器,上山采野参的不二之选。

    能够深入地下到达人参根部,保证起参过程中不损伤参身。

    除此之外,便是迷信的做法了。

    老一辈采参人认为万物有灵,人参模样似人,还具备灵智。

    故而会带上一团红绳,发现人参第一时间系上红绳,防止人参精逃跑。

    周勤自然不会相信这些封建说法,挑来挑去只选了最实用的棒槌针。

    这些工具家家户户都有,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每年到采参的季节,村里人都会上山碰碰运气。

    包括父亲周汉山也不例外,不过自从摔断腿,也就没再上过山了。

    现在一听儿子要去虎间山深处采参,周汉山的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要知道打猎和采参可不一样,前者只在林子外围一样能打到猎物。

    采参必须要钻进深山老林才能找到,危险系数自然跟着直线上升!

    搁在以前还好,山间野兽出没不像现在那么频繁。

    但眼下情况不同了,豺狼虎豹三天两头出来伤人,别说采参人了,就连上山打猎也要提起十二分精神。

    周汉山皱着眉头抽起旱烟,不愿儿子冒险去采人参。

    “仨啊,咱们打打猎,能吃上顿饱饭就知足了,你又何必去冒这个风险?”一旁的汪淑琴也是持反对意见。

    “远的咱不提,就说隔壁孙大娘她男人上山采参,结果一去不复返,到现在过去两年多了连个尸首都找不到!”

    为了劝说周勤放弃采参,汪淑琴又举起村里的活生生例子。

    周勤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但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于是说道:“我也是想采点人参须回来熬汤,给你们老两口补补身子尝尝鲜,你们尽管放心吧,我肯定不会进深山,只在林子外围碰运气。”

    这话听得周汉山和汪淑琴一阵暖洋洋。

    “仨,你的孝心娘心领了,我和你爹不图什么人参,只要你们三兄弟平平安安的,我们老两口就心满意足了。”

    “好的娘,我知道了。”周勤随口答应一声,便再次出门了。

    ……

    傍晚时分,周顺终于从山鹤村回来。

    “老三,沈姑娘真是太热情了,还要留我在那吃饭呢。该说不说,还是城里的姑娘好,人家有知识不说,还一个比一个长得水灵!”

    见到周勤,周顺眉飞色舞地说着。

    周勤没搭理他这茬,转移话题道:“二哥,有件正事要跟你谈。”

    “什么正事?”周顺露出好奇的神情。

    “是这样的,一年一度的采参季到了,工具我都准备好了,等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上山采参!”

    “老三,咱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能采到人参吗?听说那玩意藏得可深了,都长在深山老林里。”

    周勤笑了笑道:“放心吧,咱们和他们不一样,别忘了还有小紫和小金帮忙。”

    “嗯,你说的也对,那两个小家伙有大用处,老三你可要好好善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