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采纳了荀攸的建议。让蔡邕执笔写信,然后,自己也签上名字,并盖上并州牧的印章。

    蔡邕的字,是飞白书法。

    飞白书亦称“草篆”,乃是蔡邕自创的书法,其笔势燥润相宜,似断而意连,如鸟头凤尾,丝丝露白,故称飞白书。

    飞白书法堪称汉末一绝,天下读书人无不因得到蔡邕的“墨宝”而欣喜若狂。很多达官显贵死了老父老娘都要请蔡邕为之“书碑”。

    蔡邕因给人“书碑”而赚了不的钱,后世有人将其给死人所书碑文拓印成字帖供活人临摹,又赚了不少的钱。这就是传说中的赚死人钱。

    由蔡邕亲自写信给甄家家主,这个面子是很大的,也具有防伪的功能。仅是看在蔡邕的字上,甄家也会对王通的这个要求多几分重视。

    再加上王通答应的让利条件,以及如果不答应将失去采购精盐的资格等等,甄家肯定也不敢拒绝。

    (备注:大家关心的甄宓,生于183年,现在才9岁。此时的甄家还没有投靠袁绍,要再过9年,甄宓才会嫁给袁熙。)

    ……

    眭固带着书信,喜滋滋地走了。

    张魅娘留在了雁门郡。

    王通着人在自己的将军府旁边买下了一座宅子,用于安置张魅娘,又买了十几个丫环来照顾她的起居,并派了一队亲兵专门保护她。

    现在也没时间泡妞。

    安排好这些之后,就让人带她下去了。

    然后,王通又叫来熟悉雁门郡情况的廖春,问道:“本将听说雁门郡盛产煤铁,不知是否属实?”

    这个“听说”,自然是上辈子听说。

    后世的王通买股票,亏得只剩下最后一条内裤,还拎着那条内裤满大街寻找当铺,就是拜“某钢”所赐。

    股价从2047元跌到116元。

    让王通记忆深刻,欲哭无泪。

    每当午夜梦回之时想起此事,都要咬牙切齿地骂上一句“娘希匹”。

    其股价k线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某钢股价走势图。)

    ……

    (备注:有同样经历的股友,在此吱一声,比我更惨的吱两声,没我惨的别吱声。)

    ……

    也因为这个原因,王通才了解到,“某钢”最大的铁矿基地,名叫尖山铁矿,其位置就在娄烦县内。

    而娄烦县在东汉,属于雁门郡。

    果然,廖春听到王通问起煤铁,便对王通拱了拱手道:

    “雁门郡内,铁矿众多,而以娄烦县内铁矿为最。其地自战国时便有开采铁矿,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冶铁史。县内的尖山冶铁作坊,有数十家,规模非常庞大。

    至于煤矿,更是俯拾皆是。自远古时代,此地便有用煤取暖的习惯。不过,也只是烧煤取暧,却没人用来冶铁。据廖某所知,是用煤冶出来的铁,铁质太脆,不堪使用。”

    这个问题,拜“某钢”所赐,王通也是大概了解的。

    煤炭要炼成焦炭,才能用来炼铁的。而在古代,没人会炼焦炭,因此,冶铁一直用的是木炭

    不过,炼焦炭的方法,王通刚好知道,也就是农村里“卖炭翁”闷木炭的一样的方法,只不过是将木材换成煤炭而已,简单得很。

    于是,王通又带了一队亲兵,随着廖春匆匆赶往娄烦县。

    这一次,王通是想将高炉炼铁弄出来。

    关于高炉炼铁。

    王通也不会。

    只是略懂原理,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现场考察一番再做决定。

    ……

    一路催马急行,用了大半天时间,就赶到了娄烦县的尖山村。

    到了矿区才知道,廖春所说的“规模非常庞大”,其实就是二十多个小作坊。估计每天产铁总量为100斤左右都顶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