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7章 什么茶艺?我一片丹心!

第37章 什么茶艺?我一片丹心!

    “中山人士,但是算流民出身。”

    许泽没有这时代的局限,每次谈及此事,倒不会显得卑微。

    蔡琰点了点头,平静道:“既是英杰,又何须问出处,现在许兵曹亦是汉籍官吏,日后自可为乡里扬名。”

    许泽摆了摆手:“老家已回不去了,如今我在兖州,当真是孤身一人。”

    “小女子何尝不是……”

    蔡琰情绪忽而低落。

    许泽见状,知道触动了她的心事,忙将话题岔开,说起了边让、张邈等人,还有今年兖州平贼之事……

    衙署偏院。

    蔡琰听完后,心绪平静下来,毫不吝啬的点评:“若是如此,当以百姓为重,平定叛乱自然是首要之事。边文礼为一己私欲散布流言,还要伙同刘刺史驱赶豪杰,的确死不足惜。”

    “许兵曹,你那句话说得好,”蔡琰目光灼灼的看向他,“君子论迹不论心,眼下东郡收成百二十万斛粟米,可安置百万子民……”

    “有这样的政绩,又何须追问出身阉宦之后,还是流民商贾呢?”

    就算如他们所说别有用心,但所行乃是圣贤之事,难道就要驱赶吗?

    蔡琰和蔡邕都有这等见识。

    “我父亲在董贼任上时肯尽力相助,并非是贪图富贵、贪念董卓尊敬;而是想力劝董卓先达成长治久安,惠及百姓。”

    “至于其位如何得来,那反倒是后来再论,偏偏诸如袁隗、王允等人,非要肆意攻讦我父,不顾百姓死活,先与朝堂争斗。”

    她说来激动,脸色绯红,已有了血色,再也不似刚开始见到时那样死气沉沉。

    两人在偏院内说得兴起,仿佛聊不完的话题,不一会儿典韦他们赶到,在衙署吃过饭之后继续赶路。

    蔡琰和许泽并肩同行,大方拒绝了衙署为她安排马车的好意,只和许泽共乘。

    一路上许泽放慢了绝影的步伐,又可以接着话谈长安政局,蔡琰将所知尽数分析,一番言论有条有理,甚至还有论断。

    为许泽勾勒出长安附近犬牙交错的态势。

    并且断言李、郭二人必定还会闹翻,许泽觉得这也是个天赋怪。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时已到了济南鄄城,卫臻在此置办了宅邸,让蔡琰先行居住。

    “昭姬姑娘休息一段时日,待我告知河东,自会有车驾来接你。”

    “不必了,”蔡琰淡漠的站定,“父亲已死,小女子需将他迁葬家乡,且戴孝三年,之前和卫氏的婚事,权可作废。”

    “这……”

    卫臻在外愣了愣,旋即明白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告辞道:“在下先送书信告知。”

    他出了宅邸,直奔衙署,在东署兵曹院通告进入,许泽和典韦正在中院擦拭身体。

    有婢女在偏院屋中燃火坑,并且吩咐了庖厨做点酱肉来烤吃。

    这当口,卫臻提着一袋金饼到来,身后还有两名随行搬着箱子,放在了入门的地方。

    “子泓,剩余的黄金我将换成布匹,明日运来。”

    许泽招手让卫臻把手中的金袋拿来,里面都是打磨好的黄金饼。

    一共三十余块,一看就是世家储藏。

    黄金的价值很高,浮动不大,可以买到几乎一切商货,但乱世之中都不喜用来流通,以物易物的规则下,大多是私下谈价。

    许泽看了一眼,和典韦道:“这些金饼,再去外面那一箱拿点,每人一块。”

    典韦噌地起身:“真的?!”

    他闻言直接就站直了,恨不得大喊忠诚,典韦虽然不贪财,但是他很喜欢豪迈大方的上司!

    “去吧,随我出生入死者,人人得享分赏,”说完看向卫臻,笑道:“剩下的你拿回去。”

    卫臻连忙拒绝,起身拱手道:“子泓兄长,一诺千金,万望收下。”

    许泽眉头微皱,想了想自己暂且不缺这些,时下白昼公务,晚上演武。

    而且也不是贪婪之人,要这些黄金无非是给雷泽营的兄弟武装军备。

    “那这样,你拿这些黄金,为我置办一些宅邸,再购置些许马匹。”

    商旅一般走一趟商道,回来马匹都会多几十,几次之后就能攒得不少战马。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一地一个价。

    “好,”卫臻这才命仆人将剩余的黄金收回。

    “子泓兄长想在何处置办宅院?”

    许泽思索了片刻,笑道:“若是可以在颍川最好,试着给我在许县置办田产地产吧。”

    “许县?”卫臻苦笑摇头:“自前年遭劫掠之后,除却家族祖地,百姓大多搬迁而走,那地方已经不是当年的文汇圣地了,子泓兄长三思啊,恐怕日后四邻并非高贤,出入皆会空旷。”

    “无妨,就是那吧。”

    许泽不在意的喝了一口酒。

    第二日,曹操听闻了故人之女蔡琰为许泽救来,赐了金银、帛布,将这件事告示百姓。

    并且将许泽叫到了跟前。

    正堂上,曹操绕着许泽缓步而行,期间目光不断打量端详。

    看得许泽心里发毛。

    “主公,你要干什么啊?”

    曹操闻言冷哼发笑:“呵呵,你很神勇嘛。”

    那是,我超勇的好不好,许泽心里默默接道。

    “我听说,有人率五十骑,就敢出延津而渡河内?”

    “不是主公说的让我自己主理,一切从宜决定吗?”

    许泽大呼冤枉。

    曹操背着手面色凝重:“我意思是让你坐镇延津渡口,听消息便可!可你呢?冲动、莽撞、逞英雄!”

    嚓!不早说,曹贼!

    许泽低下头腹诽,但表情管理得还是很到位,不漏分毫情绪。

    “为将者,应当处变不惊,坐镇不乱!不可为情绪所累。”

    “他人所托你便着急?你可知渡口外是何等局势?能建功尚且还好,若是深陷重围怎么办?若是被人算计,引袁绍、西凉贼兵伏击怎么办?”

    “卫公振许你千金,你便要舍生忘死?你许子泓的命岂是这般轻贱?万一他也是被人蒙骗,有人刻意设局害你呢!?”

    “是我考虑不周……”许泽站得很稳,他知道曹老板话语里担忧的成分占多。

    曹操摇了摇头,长叹道:“下次若再这般冲动行事,我定要罚你!”

    这小子智计出众,但是又勇武过人。

    让他上战场怕伤了,不上又浪费!

    这时许泽哀叹道:“我只以为,大儒蔡邕在天下儒林中声望甚隆,譬如郑玄、马日磾这些经学大家之人,都与他交好。”

    “蔡中郎受难,他们无力护卫其家眷,若是我能帮主公将蔡中郎之女迎来安置,便可大开西向之路,让主公的声名、事迹传到长安。”

    “也好让天子、三公九卿,都看看主公的功绩!所以才舍生忘死,出关去迎,此事在主公看来或许危险,可在泽看来,其重要不比青徐大战差!”

    “出发那一夜,我和奉孝、志才两位兄长谈及天子圣驾之前无人为我兖州请功,大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得卫公振请求,在下便觉得是天赐良机!”

    “主公,我岂是贪恋千金之人!”

    许泽痛心疾首。

    曹操痛彻心扉。

    “子泓……”

    这番话说得无比动容,郭嘉在旁默默点头,轻声道:“那夜……的确是说起了此事,于天子道义上,主公只能受制于袁氏。”

    曹操闻言肩头一震,伸出手准备搭在许泽的肩膀上。

    而许泽正在拱手,感受到后则是仿佛惊吓一般退了些。

    曹操双手僵住,心里咯噔一下。

    你退半步的动作认真的吗?!

    他再次上前,这次许泽没有动作,让曹操心下安定,重重地拍打在他的肩膀上:“子泓,真乃英豪也!是我错怪了你!”

    曹操心都揪紧了,没想到子泓竟是这般为我所虑。

    我还怪罪他贪恋钱财……当真伤了豪士之心也!

    【你虚与委蛇、以退为进,智力+01】

    【你获得“茶艺”】

    茶艺什么鬼?!

    我这不是一片丹心?

    许泽默默吐槽,感觉好像解锁了一些奇怪的天赋。

    “子泓,我为你雷泽营送五十匹战马,以彰你此次功绩,千万莫要觉得委屈!接下来我会让文若向长安再派哨骑,这次定能建功,绝不枉费子泓的一番心意。”

    “只愿主公大业有益,在下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许泽谦虚的说道,神情悲恸。

    但郭嘉微微斜着脑袋看,总觉得这许泽在……偷笑?

    ……

    从正堂出来,许泽昂首阔步,向典韦挑了挑眉:“搞定。”

    “休想治我冲动领兵,孤军深入之罪。”

    典韦在旁两眼放光,一脸崇敬:“亏你想得出这样的理由!”

    许泽笑而不语,诡辩的时候,他的智力可是当世一流。

    典韦走了几步,忽然灵光一动,道:“俺再回去一下,有句话不吐不快!”

    许泽看着他的背影,不明就里。

    正堂内,曹操正打算和郭嘉商议遣使入长安之事。

    典韦门板一样的身躯令门外光线一暗,快步走进正堂,拱手道:“主公,俺还有话要说。”

    曹操瞥了他一眼,平淡道:“说。”

    典韦铿锵有力的抱拳,脸色郑重:“先生当真不是贪恋钱财,他事后得了黄金,全都分与了随行的五十骑。”

    曹操眉头一皱:“私下犒赏是吧?!”

    这种事不走功劳簿,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说出来岂不是有公藏私得之嫌?!

    “诶?!”

    典韦当场愣住,这态度怎么和刚才截然不同!

    此刻,他被曹操逼视的目光盯着,一瞬间感觉如芒在背、脚下慌忙,没忍住拔腿就跑。

    身后传来曹操威严的喝骂声。

    跑远后,典韦心有余悸的问道:“先生,俺不会被治罪吧?”

    “吓你呢,”许泽拍了拍他,“我自己的私产,分赏给你们又如何?”

    “主公是在提醒你适可而止。”

    “哦……”

    ……

    冬日来临,商道、百姓几近蛰伏。

    在休战之前,曹仁得许泽等军师预料,进攻泰山费县,平定阙宣之乱,阵杀阙宣。

    泰山郡守应劭不善兵事,感激涕零,不敢和曹仁相争,来书信归附,日后听曹操、鲍信之命。

    年关时,任城发生了几场冬灾,发放粮食后很快渡过。

    中山无极的商旅到来,在工坊买了一百刀兖州纸,每刀卖到一万二千钱的价格。

    商旅头领想拜会许泽,奉上厚礼,但是被许泽以公务繁忙而拒绝。

    许泽公务的确繁忙,除却日常征丁、训兵的事宜,他还常去雷泽新屯之地,带百姓查看地形,准备利用雷泽、濮水、巨野泽通渠。

    不知不觉初春已至。

    许泽从水泽里跳上岸来,环顾四周,道:“既是兴水利,不如通渠、建陂,连通灌溉与运河,将商贸、运粮、农耕三件事都顾上。”

    “那这水利工造,就成富足之道!”

    【你连续六十日从事水务勘查,学识+5】

    【你的“机巧百炼”提升为“神机百炼”】

    【添加“水利器物”、“各类运漕设计图”】

    许泽感觉一股暖流入脑,精神百倍,同时脑海中多了不少学识。

    枣祗跟随许泽走了好几日,关系大好,笑着回答:“若是如此,工造量巨大,劳民伤财啊。”

    “计入屯民功绩,以分田为赏,功绩出众者可以升户籍,赐宅田,定然踊跃。”

    许泽咧嘴笑道:“我就是最好的标杆!”

    枣祗欣慰而笑:“那就上书主公堂议此事,我回去便算出预支。”

    从流民、商贾这样的身份,到如今的兵曹从事史,许泽的功绩可不止是靠拼杀军功所得。

    一个冬日,他的名望和品行已在兖州广为流传,在民间亦是勤劳刻苦蔚然成风。

    谁都想成为许兵曹那样的人。

    ……

    徐州,下邳。

    历经叛乱,田土遭毁,一个年轻人带着数名头戴斗笠的中年人,沿河流而走。

    沿途遇到许多捕鱼的村民,正在谈及今年泗洪田土遭毁的惨状。

    说着说着,那几个乡亲脸色羡慕。

    “我听说,兖州是因为一个叫许泽的年轻人,农耕大才啊,耕种田土,一年得了一百多万斛。”

    “据商贾说,那年轻人才及冠,有不世才学,经国策论,可让一地温饱富足!”

    “咱们徐州也有吧?我记得那陈氏的年轻人陈登,不是也有多年的政绩吗?”

    “他不行!他父亲是陈太守,应该就是靠家里吹嘘出来的名声,我可听说兖州是人人都吃得上饱饭?你看咱们吃得上吗?”

    “还是靠自己打渔,这叛乱一来,田土尽毁,县衙那屯田征募,也是奔着要命去的,等活不下去了再去应征屯田。”

    这些乡民逐渐走远。

    在后面听的年轻人面色铁青,将斗笠啪地摔在了地上。

    他身后那些中年人都露出尴尬的神情。

    “元龙,不至于。”

    “陈公子,这些乡民不懂你的劳苦。”

    “不必动怒,那许泽我听说了,他有名望,其实并非政绩,是事出有因的,这是兖州曹公和冀州袁车骑之争。”

    年轻人叫陈登,字元龙。

    徐州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骄阳。

    但最近这几个月,他觉得自己一直活在许泽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