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态度问题

    “周青,你来过这?”尹春晓好奇询问。

    周青揉了揉鼻子,“来过几次,但也不算太熟。”

    “你先带我去找那个赵不平吧。”

    眼前这个村子就是不久之前,自己和一起斗大马猴换取子弹的那个地方。

    周青记得,这里的生产队长刘长贵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

    这件事情周青不打算惊动刘长贵。

    那家伙一直惦记着要拉拢他,加入他的生产队,成为他的手下。

    虽然人家是出于好意,并没有什么坏心思,但周青不想引来那么多麻烦事。

    “行,听你的。”

    “按照我的了解,赵不平他们的宿舍在村子外边,这会儿时间还早,应该还没有上工。”尹春晓十分乖巧地答应一声,然后在前面带路。

    同样都是知青宿舍,赵不平他们住的这个地方,相对于徐梦尹春晓略显寒酸。

    虽然也有一个院子,不过却是篱笆院,而且都是土坯房茅草顶,墙壁有些地方甚至都裂了口子,很随意的用草木灰和泥巴填补。

    “住这样的地方,这明显是没被生产队重视啊。”周青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他记得刘长贵那个人不是个刻薄吝啬的家伙,反倒是有些直爽,而且挺大方的。

    如今却让城里来的男女知青住在这么简陋寒酸的环境,实在是不应该。

    尹春晓回了一句,“这就不错了,这个生产队的人比较多没有空余的房屋,这些知青又不愿意分散住在老乡的家里,只能这样。”

    “你对他们的事情知道的挺多呀。”周青挑了挑眉毛。

    尹春晓抿了抿嘴,“你可不要想多了,我也是听别人聊天的时候听到的。”

    “你也清楚,我们这些知青从城里来到乡下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日子过得苦难免会有找人倾诉的欲望。”

    “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畅所欲言的,所以彼此之间没什么不知道的。”

    “不然的话,我也不可能知道赵不平接触过药材。”

    两个人说着话,很快就来到了篱笆院的外面。

    果然知青们都还没有上工,有半间土坯房的烟囱正在往上冒烟,这会儿应该是在做饭。

    土坯房里传来一阵男人的咳嗽声。

    接下来一个人影略显狼狈的从里面跑了出来,不断的伸手在口鼻前呼扇着,应该是被呛到了。

    “这不就是赵不平吗。”尹春晓说了一句。

    周青也认出来了。

    赵不平还穿着上一次自己跟他换刀时候的那件衣服,而且这个人长得高大清瘦,体型很有辨识度。

    只不过如今有点灰头土脸的,看上去比较狼狈。

    “赵兄弟,几天不见,别来无恙啊。”周青笑呵呵的上前打招呼。

    赵不平听到声音立刻抬起头。

    愣了两秒钟之后认出了周青,马上铁青着脸向他冲了过来。

    刚才可能是在炒菜,所以手里头还拿着一个大铁勺子,这架势看上去气势汹汹的。

    “诶,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手啊。”周青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

    赵不平攥紧了手里的大铁勺子,他并没有打算动手。

    只是站在那里死死的盯着周青,然后目光在他身上,来回一阵扫动。

    “刀呢?”

    “你该不会是把刀弄没了吧?”

    在这一刻,周青有一种感觉,如果自己说刀没了的话,估计这赵不平真的会轮着勺子上来跟自己拼命。

    即便他知道打不过自己。

    “刀好好的呢,被我收藏起来了,你不用担心。”

    “只要有我在,这把刀就绝对不会落在别人的手里。”周青赶紧解释。

    赵不平这才松了口气,继续皱着眉毛说,“那你干啥来了?”

    “现在我还没有攒够把刀换回来的物资,等攒够了,自然会去找你!”

    周青也没有反驳什么。

    他知道,在这个年代,在这个偏僻贫瘠的农村,赵不平除非是摔个跟头捡到了大元宝,不然的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足够的价码把刀换回去的。

    “我今天来找你是有别的事情。”

    “有没有时间简单聊一聊?”周青脸上陪着笑。

    既然是来求人家办事儿的,那态度自然要好一点才行。

    赵不平眉毛皱的越来越紧,“我和你又不熟,咱们有什么可以聊的?”

    “总之你把那把刀保管好了,如果是丢了或者是有什么损伤,我跟你拼命!”

    正说着话呢,突然尹春燕大声的喊了一句,“糟了,糊了糊了。”

    周青皱了皱眉,“你搁这打麻将呢?”

    “不是,是厨房里面的饭糊了,赶紧去看看吧。”尹春燕越发着急的提醒。

    赵不平这才惊呼一声,转身飞奔进了厨房。

    但可惜里面的东西已经彻底糊了,空气当中弥漫着一股焦糊难闻的味道。

    “赵不平,你说你一天到晚都能干点啥?”

    “让你做个早饭,居然还给弄糊了。”

    “咱们现在就这么点吃的了,如今大家早上被害的要饿肚子,你说怎么赔吧?”

    知青宿舍里的其他执勤都闻着味道跑了出来。

    有几个脾气大的,干脆围着赵不平狠狠的数落批评。

    赵不平也是个倔脾气,皱着眉毛回应,“大不了今天上午的活,我一个人全包了。”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没有人逼你啊。”

    “最近你给大家添的麻烦还少呢,都不稀的说你。”那几个知青又开始不停的责怪起来。

    周青皱了皱眉走过去,冷声说道,“你们还有没有点儿同情心了,懂不懂做人的道理?”

    “你们都是从城里来的,在一个生产队里当知青,人家都说了帮你们干活了,还逼逼什么?”

    “你算是哪头葱啊,我们知青队的事轮得着你管了吗,你要是同情他那不如你来陪。”

    “你要是赔不起,就少在这里说三道四!”知青队的人立刻把矛头对准了周青。

    一个个气势汹汹的围了上来。

    赵不平皱了皱眉,打算平息这场纷争。

    接下来他就看到周青从皮衣里面取出了一样东西。

    用绳子拴的很大的一块风干肉,看上去差不多得有个三四斤的样子。

    由于是风干过的,所以其实更实诚,也更加的诱人。

    “肉,而且好像是猪肉,这么大的一块!”知青队里的人顿时止住了谩骂,一个个盯着周青手里的那块猪肉目瞪口呆,口水都快要直接流了出来。

    俗话说人穷志短,这话还是有道理的。

    这帮知青不管以前在城里生活过得多么舒适,如今却都已经是饿的两眼发绿。

    多长时间没有见过猪肉了,现在这块猪肉或者说拿着猪肉的猪青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个活爹呀,谁还敢骂上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