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 > 第117章 奇葩的方式

第117章 奇葩的方式

    第117章 奇葩的方式

    所有人都兴趣满满,若是平常的帝王榜或者千古人物榜单他们闯不进去就算了,这回是小人物。

    那总有他们的份了吧~

    皇帝们却有些面露可惜,好不容易讲讲他们的事,怎么不出一个盘点帝王的呢,那些在历史上一笔带过的人能有什么太大的成就。

    若是人才倒也不算可惜。

    这样一想,皇帝朝臣内心安慰自己,总归是能够历史足迹的人,看看也无妨。

    【你是说这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光瞬间,但翻遍史书都找不到他们的痕迹,对吗?】

    【是的】

    【那就一起欣赏一下历史缝隙中那些小人物天花板吧】

    画面转换,后世明亮的场景转瞬消逝,谈话的两人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熟悉的古代装束。

    昏暗的光线下,一人提着灯笼,看不清他的面容,却清晰的可以看见旁边的画卷。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王希孟18岁时,用半年时间绘成长达12米的巨幅山水画《千里江山图》

    名垂千古

    但画完后,他便再无音讯

    整幅画富丽大气,囊括了50多座山,上千座高峰,399栋房屋;

    人物神态各异,细节精致;

    画布用珍贵矿石颜料绘制,千年不变色

    (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远近交替,众人看见那绮丽艳绝又高低起伏的山峰,看见山间错落的村户,整幅画浑然天成,让人拍案叫绝。

    哪怕是不懂得艺术的人也知道这幅画的价值绝不低,创作这样一幅画的人却再无音讯,着实叫人唏嘘。

    宋徽宗本人十分喜欢艺术,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可以说,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一名有名的艺术家。

    在位时期将画家提高到了历史上较高的地位,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即宫廷画院,还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

    赵佶脸上满是喜色,天幕里的画面让他得到了又一番灵感启发。

    各朝的文人墨客们也感觉大为开眼,看多了后世的科技,再看他们时代的丹青创作,耳目一新啊。

    【《赠汪伦》

    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铁粉,榜一大哥

    汪伦给李白写信:我叫汪伦,有钱,请你来,喝酒,给你钱。

    李白应邀前往,汪伦美酒美食款待,等离别时,赠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约人民币200多万)

    李白一激动,写下名篇《赠汪伦》。

    汪伦不仅追星成功,还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买卖太值了。

    杜甫,你学会了吗?】

    汪伦:!!!

    李白:……

    杜甫:???

    一首《赠汪伦》下来,各朝人都眼睛亮了。

    原来,名留青史还可以这样,学到了!

    杜甫张了张口,天幕这是鼓励他砸钱?不过,白哥的铁粉应该是他啊!

    李白喝酒的手也顿住了,没想到一顿饭居然还能上青史留名的榜单之上。

    该说是黑历史呢还是荣誉呢?

    周围人也是一顿夸赞,“李兄当真是千古人物”

    “白哥好大的手笔,直接助人千古留名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给我写一首诗啊,价钱不是问题”

    好友的酒局在文人墨客间不是稀罕事,只是这次因为天幕,倒是有些别样的吸引力。

    皇帝们也是无奈了,他们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才能在史书上得以流传美名,人家随便一首诗都能吊打大多数人,谁出去都是气死人不偿命的操作。

    这一天后,找诗人着墨的或皇帝或官员逐渐流传了风尚,而细究其原因,也是让人情不自禁。

    【被苏轼半夜喊起床的张怀民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大冤种”张怀民

    和苏轼玩了一晚,就名垂千古了

    距离张怀民被叫起床,已经过去了941年

    故事源自张怀民刚被贬到黄州

    当晚,他大概真的因仕途不顺睡不着

    苏轼牵挂好友怀民

    特地到承天寺夜游,想宽慰怀民

    真正名流千古的是《记承天寺夜游》中两人深厚的友谊】

    张怀民:……

    后世真是看点奇特,就记住他“怀民亦未寝”了。

    也不看看他弟弟是谁,说未寝就未寝呗。

    不过自己这另类的出名,恐怕没人知道是因为睡觉。

    苏轼有些不自在的左顾右盼,他也没想到啊,居然还能这么名垂青史。

    周边的官员看着苏轼仿佛看着一个香饽饽,好啊,距离被捞回来又得天幕公开提点,官家想必这次会留人久一点。

    苏辙只盼着哥哥苏轼能够安稳一点,他也可以放心一点。

    作为古时穷困的黄州,众人也明白恐怕这人是嘴又碎了,不过做诗人还是好处大大的,随便一写就能助人千古留名。

    要不,哪天他们也试试?

    苏轼感受到聚集在自己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甚至上面的官家也是如此,不由得抱紧了自己。

    哎!这该死的出名,可害苦他啦~

    皇帝们眼红,凭什么啊,他们也想这么简单就青史留名啊,天幕,你看看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