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萧哥身边美人环绕,还会记得她张婉清是谁吗?到时候,再想……怕是连门都进不去了!

    这机会,稍纵即逝啊!

    张富安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甚至隐隐有些埋怨。他觉得自己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婉清好,可她怎么就……

    郡守府,书房。

    林萧正埋首于一堆关于矿产开采和军工作坊进度的文书之中。

    “踏踏踏……”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宋清和快步走了进来,脸色凝重。

    “大人。”宋清和拱手行礼。

    林萧抬起头:“说。”

    “刚刚收到北面传来的最新消息,”宋清和声音低沉,“黑潮军……势如破竹,又连下三城,前锋距离我们青麟郡边界,最多只有五百里了。按照他们这个速度,恐怕……不出半月,就会兵临城下。”

    半个月……林萧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时间比预想的还要紧迫。

    宋清和接着说道:“而且,因为战火蔓延,北面几个郡的百姓纷纷南逃,最近几天,涌入我们青麟郡境内的难民越来越多,光是郡城外,就已经聚集了不下万人,衣衫褴褛,缺食少药,城门口都快被堵住了。下面各县也报上来,情况类似。这么多人……如何安置?若是处置不当,恐怕会生乱子啊。”

    难民潮,这是乱世中最常见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处理好了,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处理不好,就是巨大的隐患。

    林萧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照单全收。”

    “全收?”宋清和一惊,“大人,这么多人,吃喝拉撒,还有防疫……我们虽然抄了几家肥的,但也经不起这么消耗啊!”

    “谁说要白养着他们?”林萧转过身,目光锐利,“以工代赈。组织起来,青壮年去挖河修渠,加固城防,修建道路;妇孺老弱,可以安排些轻省的活计,比如纺线织布,缝补军服。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活干,让他们自食其力,也为我们建设青麟郡出力。”

    “挖河?修路?”宋清和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既解决了难民的生计问题,又能趁机大兴土木,改善郡内基础,“大人英明!只是……工程浩大,所需工具、人手调度、粮食发放……都需要细细规划。”

    “这些就交给你去统筹安排。”林萧道,“人尽其用,物尽其力。告诉那些难民,只要肯干活,在我青麟郡,就能吃饱饭,有安身之所。若有趁机作乱,严惩不贷!”

    “是!下官明白了!”宋清和精神一振,领命而去。

    处理完手头的急务,林萧走出郡守府,来到城门口附近。

    只见城外官道两侧,黑压压地挤满了人。

    拖家带口,扶老携幼,一张张面孔写满了疲惫、饥饿和惶恐。

    破烂的衣衫,空洞的眼神,偶尔传来孩童虚弱的哭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臭和绝望的气息。

    这就是乱世,人命如草芥。

    林萧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同情心不能当饭吃,他现在需要的是力量,是秩序。

    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投入到建设中去,才是对他们,也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朝着郡守府后院那片专门用来制造军械的空地走去。

    空地上,十余架崭新的投石车已经昂然矗立。张富安正带着一群木匠和士兵,满头大汗地对这些大家伙进行最后的调试和加固。

    看到林萧过来,张富安连忙擦了把汗,小跑上前:“萧哥!您看,这十五架投石车,都按您的吩咐造好了!试过了,个顶个的猛!”